王牌设计师_世界著名设计师有兴趣可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世界著名设计师有兴趣可看 (第4/5页)

从设计到完工达14年之

    久,耗资1。2亿美元,建成后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

    纽约世界贸易中心,美国(1973年)

    建筑师:山琦实

    纽约曼哈顿岛上的世界贸易中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贸易机构,也是世界上最高的

    建筑物之一。

    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占地约6。5公顷,它是一项耗资7亿美元,由六幢建筑组成的建筑

    群,包括一座海关大楼,一座饭店,两座专供重要的政府贸易机构使用以及国际商品展

    览用的九层大楼和两座主要建筑――高411。5米的110层塔楼。两座大楼都是方柱形体,

    外形完全一样。每边宽63。5米,每幢塔楼面积达46。6万平方米,两幢塔楼面积合计有93

    万多平方米。大楼的外墙是排列很密的钢柱,外表包以银色铝板。大楼受到很大的风压

    力,在普通风力下,楼顶摆幅为2。5厘米,实测到的最大位移有28厘米。整个世界贸易

    中心有5万人在其中工作。每天客人即达8万人次。两座大楼有46部高速电梯,114部区

    间电梯,8部货梯。客梯一部最多可载55人。电梯可直达能容纳2000辆汽车的停车场,

    并与地铁相连,可以迅速地将来往于世界贸易中心的工作人员及来客疏散到四面八方。

    蓬皮杜艺术与文化中心,法国巴黎(1977年)

    建筑师:r。罗杰斯和r。皮亚诺

    蓬皮杜艺术与文化中心总造价约4。8亿法郎,总面积约10万平方米,地上六层,地

    下四层。该建筑内设有工业设计中心、音乐与声学研究所、现代艺术博物馆、公共情报

    知识图书馆以及相应的服务设施。整个建筑被纵横交错的管道和钢架所包围,根本不像

    我们常见的博物馆,倒像一幢地地道道的化工厂。这座艺术文化中心是意大利建筑师r。

    皮亚诺和英国建筑师r。罗杰斯共同设计的。他们认为现代建筑常常忽视起决定性作用的

    结构和设计。为了改变这一陈旧的观念,特意把结构和设备加以突出和颂扬,6层楼的

    钢结构、电梯。电缆、上下水管、通风管道都悬挂在立面上,并涂上大红大绿的色彩。

    建筑师有意将这座建筑设计成类似机械框架的装置,将内部做成宽敞的无阻拦的大空间,

    允许内部布置灵活变动。这座中心是本世纪高技派建筑的代表作。

    国家美术馆东馆,美国华盛顿(1978年)

    建筑师:贝聿铭

    对贝聿铭而言,国家美术馆的扩建,不是在基地上创造一幢单纯的建筑物,基地受

    条件限制,与原有馆舍的配合,在华盛顿的地位、建筑计划的需求等,这些都是艰巨的

    挑战。

    1978年落成的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包括陈列馆和艺术研究中心两部分。它在议

    会大厦和白宫之间,是白宫前最后一块空地,位置很重要。但是地段的形状不完整,是

    个斜角的楔(梯形)。因为东馆是整个美术馆的一部分,所以它的大门必须面向1941年

    建的旧馆(一座新古典形式的建筑)。同时,陈列馆和研究中心两部分要求有分有合,

    各自有出入口。这通常会带来一些麻烦:在一个面上设两个门,处理得不好,会使人感

    到一个是大门,一个是“狗洞”设计者把梯形分成两个三角形:一个大的等腰三角形,

    做陈列馆;一个较小的直角三角形,做研究中心。进陈列馆的大门设在等腰三角形的底

    边,研究中心的小门设在两个三角形之间的凹缝里。这座建筑的整个构思都是由三角形

    变化出来的,没有一般的矩形空间。造型既清闲简洁而又庄重典雅。陈列馆的中心是个

    多层空间,有纵横天桥联接,中央大厅顶部为玻璃天窗,中间有纵横跨过的栈桥或挑出

    及四进的廊子。参观者在其中走动时,步移景随,空间景象变化万端。东馆与古典主义

    的老馆及附近的美国国会大厦相邻,在对比中又有配合。开幕时由卡特总统亲自剪彩,

    他称赞这座建筑是世界上最好的美术馆。

    海伊美术馆,美国亚特兰大(1983年)

    建筑师:r。迈耶

    美国建筑师r。迈耶以擅长设计美术馆而闻名,海伊美术馆外部造型复杂多变,轮廓

    生动。r。迈耶的建筑作品用白色,在阳光照射下,光影明暗层次十分丰富。内部有一扇

    形中庭,内部空间在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绵延流动,景象万千。

    香港汇丰银行大厦,中国(1985年)

    建筑师:n。福斯特

    这是英国建筑师n。福斯特的作品。大楼外形上显著暴露出钢柱和钢桁架,成为立面

    的主角。大楼底部完全开敞,自动扶梯从二楼伸下来,人员即由扶梯往上进入大楼,楼

    内空间也尽量开通。这座大楼处处显示现代技术的成就,属于“高技派”建筑风格,这

    种建筑虽然不另加装饰,但实际造价相当昂贵。

    伦敦劳埃德大厦,英国(1979~1986年)

    建筑师:r。罗杰斯事务所

    擅长以外露结构而表明其“高技派”(high-tech)风格的理查德;罗杰斯是当今

    世界最著名的建筑师之一。他所设计的这座位于伦敦的劳埃德总部大厦包括一个12层、

    能同时容纳10000人工作的保险业务大厅以及侧翼呈阶梯状布局的写字楼。建筑师考虑

    到公司的持续扩展和建筑的分期扩建的可能,在设计中有意将用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