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1_5豺狼虎豹全不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5豺狼虎豹全不怕 (第2/4页)

陪送东西,粮食、物品、丝帛金银。我女儿嫁给你,你就是我的女婿,然后你的孩子就是我的外孙子,我死之后,我儿即位,你的孩子就是我儿的外甥,所以匈奴跟汉是甥舅之国,那你还能打我吗?你忘了人家忘君臣、略婚宦,所以东西收了,公主娶了,打的就是舅舅,谁让舅舅怂呢。所以这个和亲解决不了问题,暴力是他们唯一听得懂的语言。

    舅舅打外甥

    汉武帝的时候,国力强盛了“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粮食多得从粮仓漏出来,都烂了,打开国库一看,串铜钱的绳都烂了,铜钱洒了满地没法数,太有钱了。关键是马,汉武帝的时候军马60万匹。高祖刘邦的时候才3000匹,所以“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皇帝的马应该是醇驷,四匹白马拉着多漂亮,结果当初皇上的那个马白的、黑的、花的都有,将相没有马,坐牛车上朝,32万步兵就是这么来的。相比之下汉武帝的资源富庶得多,所以敢对匈奴展开反攻。汉武帝任用自己的舅子大将军卫青和卫青的外甥霍去病来攻打匈奴。霍去病17岁率800勇士横绝大漠,深入匈奴一千余里,斩杀匈奴两千多人,把匈奴单于的叔爷爷都给杀了,我们把体育比赛第一名给翻译成冠军,出处就是霍去病17岁冠军侯。于是他20多岁就成了骠骑将军,兵分两路进攻匈奴,也是深入大漠两千余里,在外蒙古击败了匈奴,匈奴被迫远徙漠北,对汉朝的威胁就减轻了。霍去病起的名比较妨他,他叫去病,结果24岁就病死了,要叫个霍感冒可能没事。他主要是经营河西走廊,常年驻军在外,皇帝赐以美酒,霍去病不敢独饮,把酒倒在泉水中,让将士拿头盔舀着喝,此地得名酒泉,今天的卫星发射中心,就是霍去病当年驻守之地。他死后陪葬汉武帝的茂陵,跟皇上埋在一起是无上光荣,所以他的坟墓修建成了祁连山的形状。

    河西走廊在祁连山下,水草丰美,这地儿被夺回来之后,汉朝才有可能通西域。匈奴失去河西走廊,只好远徙漠北,导致后来内部混战,到汉元帝时呼韩邪单于归汉,才有昭君出塞之事。

    孙子娶奶奶

    王昭君14岁入宫做宫女,据说她天生丽质,结果因为不肯行贿画师,画师就用印象派把她画成丑女,害她在宫里一直待到25岁。汉朝人平均寿命也就25岁,唐朝人是29岁,所以当时25岁就算老太太了,还没见着皇帝。正好皇上贴出一个告示征募志愿者去匈奴和亲,王昭君想到那儿当第一夫人也一样,于是她就志愿去了。送行宴上,皇上一看王昭君眼珠子掉地下了,惊为天人,宫里怎么有这样的人?气得皇上把那画师毛延寿给宰了,跟呼韩邪说咱换一个成吗,你以为呼韩邪傻呀,不退不换,就是她。

    王昭君出塞才25岁,呼韩邪奔70岁的人可以当她爷爷,所以王昭君过去没几年呼韩邪就死了。匈奴是收继婚,所以呼韩邪一死,他儿子就要娶王昭君。王昭君就上书朝廷,表示任务已经完成,申请回国。皇上说你以两国友好大局为重,再干一任吧,王昭君就又干了一任。等呼韩邪的儿子死了,他孙子又要娶王昭君。王昭君就跟他的孙子年纪差不多,估计这时候也不想走了,因为论辈分她已经是太皇太后;而且她跟第二个单于的儿子是匈奴的右贤王,就是将来能继承王位的;她的女婿是右大将,相当于匈奴的总司令,那她还回国干什么。不过她半真半假还是给皇帝上了一道表,说想回国。当时汉朝的皇帝是汉成帝,元帝都已经挂了。成帝哪儿想得起来先帝派去的人,一看表,说你再干一任吧。

    最后王昭君在匈奴一干干了40多年,朝廷封她为宁胡阏氏。她是汉朝宫女远嫁匈奴,执行的政策自然对两族的友好非常有利,特别到第三代单于的时候,她等于是奶奶辈的人了。我当初跟你爷爷,跟你爸的事都这么定的,你小崽子怎么的,特别是我儿子将来有兵,我女婿有兵,你还来什么劲呢?所以昭君出塞的作用是,密切汉匈关系,互市兴旺,文化往来增多,双方和睦相处。匈奴跟汉朝打仗不就为了抢东西吗,不用抢,你要铁器、丝绸,我要马匹、毛皮,咱们换不就完了吗,这个对双方都有好处。所以史学家翦伯赞先生称赞王昭君说“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尽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古代打仗打不起,农业经济基础薄弱,一打就没,所以汉武帝打了这么多年仗,到晚年一看,高祖、惠帝、文帝、景帝70多年的积累让他打光了,导致汉朝由盛转衰。烽烟四起,还不如昭君出塞一曲琵琶好,五十年不打仗。当然王昭君琵琶管用也是有前提的,以前没少给人送宫女,就是不管用,偏偏这时候管用,因为匈奴已经被打服了,是在战胜的基础上送过去的。

    匈奴李小二

    中国古代朝代的疆域跟今天版图的概念大不一样,疆域按今天的话讲就是势力范围。盛唐时期1600万平方公里,没错,也就三年。汉朝极盛的时候1400万平方公里,没错,也就汉武帝的时期是1400万。新皇帝一继位就少了,他觉得我爸我爷爷要那么大地干什么,往回撤,不要了。他有他的理由,先皇好大喜功连年战争,军队一下深入新疆那么老远,建一城堡,表示这个地归我,但归我的地种不了粮食,粮食还得中原年年往那儿运,还没运到就被路上的运粮人吃差不多了。这事不划算,这地就不要了,撤回来。

    当时基本是这种格局,疆域有大有小,实际上就是势力范围的消长。不像今天说我这儿立界碑,这地永远是我的。匈奴是游牧民族,就更谈不上有什么领土了。

    昭君当国,汉匈40多年和睦相处。直到东汉,匈奴分为南北二部。南匈奴与汉人杂居,咱们不定谁就是匈奴人的后代,完全有可能。北京是辽金元明清五朝故都,除了明朝,辽金元清全是少数民族,所以北京这个地方自古胡汉杂居,胡人统治的时间可能比汉人还要长。你说我是最正宗的华夏民族,不可能。孔子说的都可能是闽南话,因为北京话是满语、蒙语跟北方方言的混合种,是胡音。1928年国民政府定国语的时候,北京话以一票的优势战胜广州话,广州话差点成了国语,其实那才是古汉语。

    南匈奴跟汉人融合后,北匈奴退居漠北,威胁中原。东汉初,窦固、窦宪伯侄俩大败北匈奴,北匈奴政权瓦解。他们在中国史籍上的最后一次记载是公元119年,此后踪迹不见。两个世纪以后在欧洲出现,其间200年他们在哪儿待着,不知道,他们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