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六章成败一夕间 (第8/11页)
什么好看的…你回头再带我去看一遍好不好?” 她拉着他,开始给他讲述今日外出的见闻。只是她原本就因为血祭伤了元气,今日又累了一天,一直到现在才消停下来,和他说着话她就趴在他身边睡着了。 天蒙蒙亮的时候,她从噩梦中惊醒,出了一身冷汗,又没了睡意。 枯坐了半天,一直没听着钟鼓楼的报时,她才混混沌沌地想起因为今日是他的忌辰,所以今晨是不鸣钟鼓的。 这已经不知是她第几次被噩梦惊醒了。自他走后,她就总做噩梦,一遍遍梦见他被病痛折磨而死的场景,一遍遍重历当时的恐慌绝望。 她之所以还没有被这种煎熬折腾得精神失常,也是因为她觉得自己有盼头。 人活着总是需要些希望的。 漪乔望着泛起鱼肚白的东方天际,在心中默祷。 日子像水一样流过。 宫外的生活自由很多,想出门随时都可以,不出门时还能养养花喂喂鱼。原本应当惬意不已,但漪乔还是觉得空落落的,做什么都提不起兴致。 那一日后不久,照儿说她气色太差,非要让她入宫瞧太医。漪乔想着反正她现在确实需要调养,就答应下来。 再次入宫,她发现那些昔日伺候她的老人儿全被换掉了。她自然知道这是儿子为了不露馅儿刻意为之,但心里多少有些不舒服。询问之下,得知儿子已经做了妥善的安置,对她们尽皆厚待,这才安心些。 因为祐樘那场要命的大病,她已经对太医院其他太医失去了信任,因此点名要汪机师徒来请脉。 但不曾想,汪机已经致仕离京了。从陈桷口中,漪乔得知了个中缘由。 原来,虽然已经时隔一年,但汪机一直对先帝之死耿耿于怀。原本明明治好过无数次的病,这一回却没能医好,最后只能眼睁睁看着病者死在面前而无能为力,这对于活人无数的汪机来说,是个巨大的打击,他实在无法接受,始终自责不已。因此,在搜集好所需医典之后,汪机便不顾众人挽留,在不久前请辞返乡,回祁门发愤著书,专心研究医道。 “微臣原本也要随家师回祁门,但家师说让微臣再在太医院历练几年,”陈桷低头道“家师还交代,要微臣尽心为娘娘办事,保娘娘安康。如此,也好稍稍报偿娘娘与先帝的知遇之恩。” 漪乔心里五味杂陈,感喟道:“汪先生其实不必自责的,此事不怪他。相反的,我还要感谢他,他帮了我不少忙了。” 陈桷正要客气几句,又听她继续道:“还有阁下。二位的尽心尽力我都看在眼里,一直感怀在心的。”她每每想起当初在百泉书院的经历,就禁不住庆幸自己能慧眼识珠。 陈桷见她如此客气,一时惶恐不已,赶忙跪地道:“微臣…” “好了,不用跪来跪去了,我说的都是肺腑之言,”漪乔挥手示意他起身,轻叹一声“帮我开几个调理身子的方子。” 陈桷觉得有点奇怪,娘娘也不问诊脉的结果直接这样吩咐是什么意思? 漪乔见他愣着不动,不禁问道:“怎么了?我的身子难道出了什么问题?” “没有没有,娘娘就是身子虚,元气不足,”陈桷犹豫着道“微臣只是…” “奇怪我为什么直接让你开方子是吧?我自己的身子我自己当然最清楚,”漪乔想了想,又交代道“再写一些各个时令宜食的补品,写好之后不要拿去御药房,直接给我。” 陈桷心中疑惑,但也不好询问缘由,只应声照做。 漪乔的身体一直都很好,除了孕期以外,她基本不会刻意进补。何况宫中御膳本就精致又丰富,不需要额外增进营养。但是眼下,她明显感觉到自己的身体渐渐虚弱下来,不多加调养,她都担心自己撑不到明年。 看过蓟门烟树后,燕京十景里还有一半没有看,她查好了路线排好了时间后,就趁着她每次血祭完歇得差不多了,一一看去。然后回来之后,她再一一讲给祐樘听。 她有时候会趁着外出,再拐到别处去。所以,她也会时常与他说起什刹海的湖水,楼桑村的桑树,香山寺的红叶,白云观的丘处机像,玉泉山的裂帛湖,或者画眉山的温泉。 画眉山风光秀美,山北的温泉更是一绝,她琢磨着回头一定要拉着他一起去泡泡温泉才好。 她开始去更多的地方,发掘更多的景致,也按照他遗书中所说,代他去领略这个世界。 “不过这只是暂时的,”漪乔每回与他说完外出的见闻,都不忘强调一句“我可不要一直代你去看。” “我要你跟我一起去看。”她俯在他身侧咬耳朵道。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身体一日弱似一日,到腊月的时候,已经几乎经不起出门的折腾。但她的身体越来越差,精神状况却越来越好。原因很简单,只差三个月她就熬到头了。 不能出门,她就索性呆在房里练琴打谱子,反正外头天寒地冻的,她也乐得在暖融融的室内窝着。 腊八节这日,她正打着谱子,就有婢女通传说云公子到访。她略有些意外,随即吩咐将人请进来,又低头继续手头的事。 自从大半年前他找过她那次之后,他也只来过两三次,每回来都不过和她讨论一下著书中遇到的问题,没有再提过阻止她血祭的事。只是今日腊八,他应该比较忙才是,突然过来倒让她有些惊讶。 墨意进来时,身后跟了两名小厮,小厮怀里各抱着一个书箧。墨意吩咐将书箧放下,便命两人出去候着。 “这里面装的,都是你写的手稿?”漪乔看着那两个大书箧,微微吃惊道。 “嗯,不过有些东西只是随手写来的,不一定能用得上。” 漪乔正要问他到底又写了多少,抬头便瞧见他略有些为难地站着。她瞧了瞧他身上毛绒丰厚的紫貂裘和额头上沁出的细汗,瞬间明白了什么,淡笑道:“这屋里头似乎是太暖和了些,你随意便好,不必拘泥。” 墨意笑笑,除下身上的貂裘,道:“外头冷得伸不出手,你这屋里倒是暖如阳春。” “我今年格外怕冷,一早就让他们烧了地火龙,又搬了两个大熏炉来,所以尤其暖和。” 墨意从她话里嗅出不对劲,神色微滞,遂将她打量一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