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三章 (第4/5页)
太太,一面吩咐:“你跪安辞行吧!” “是。”曹雪芹走到正中,恭恭敬敬的跪了下去,口中说道:“给老太太辞行,顺便辞岁。” 圣母老太太打算逊谢,却让傅太太按住了,不叫她起身;不过,他的手可以自由活动,探怀说道:“芹官,我给你压岁钱。” 她在怀中掏摸了好一会,取出来一枚金钱,向前一递;曹雪侵略一迟疑,决定接受“长者赐,不敢辞。谢谢老太太。”说完了又请了个安,才将那枚金钱接到手里,好热的钱,一直暖到他心里,差点要掉眼泪了。 “这个钱,我算算。”圣母老太太想了一下说:“在我身上十七年了。那年康熙爷登基六十年,四月底到热河,端午那天有人来叫我,说宓妃要我去,皇帝那时候就养在宓妃宫里。到了才知道康熙爷也在,我一生就见过这一回;当时吓得浑身发抖,也没有看清他老人家是什么样子。跪在地上只听宓妃再说,这就是某人的生母。康熙爷也没有说啥,后来叫人拿了这个钱来,说是皇上赏的。我一直放在身上,现在送了你。” 原来有这样一段来历,曹雪芹倒不知道该收不该收了。正在迟疑时,傅太太说道:“老太太请进去歇着吧。我还要交待雪芹几件事。”说着,向齐二姑使了个眼色。 于是齐二姑便半强迫的将圣母老太太搀了进去,曹雪芹已发现她面有泪光,低着头,不敢多看。 “雪芹,”傅太太只代圣母老太太的影子消失,方始开口:“我得告诉你一件事,皇上不愿人家知道圣母老太太以前的情形,所以这回你见了平郡王,不必提到圣母老太太跟你怎么谈她的过去。那对你没有好处。” 曹雪芹恍然大悟,怪不得她会问他,见了平郡王打算说些什么?同时他也想到,这是傅太太特为关照,实在令人心感。“多谢傅太太指点,感何可言。” “我也不要你感激。我们总算有缘,我能帮得上忙,何乐不为?我在问你一句:你想要个什么差使?老实跟我说。” “那,”曹雪芹毅然决然的答道:“我就老实跟傅太太说,我根本就不想当差。” “喔,”傅太太大为诧异“那是为什么?” “是因为我生性不善于伺候长官。” “原来你很清高,倒失敬了,人各有志,我就不必勉强了。” “不过!我还是很感激傅太太的。” “不必这么说。”傅太太急转直下的换了个话题“我托你件事。你见了平郡王,就说我请她跟内务府大臣商量,是不是能奏明皇后,再派一根能干的人来帮忙。我一个人,你看,你一走,我连代笔的人都没有了。” “傅太太的意思是,请再派一位命妇来跟圣母来太太做伴?” “也是给我作伴。” 这就不必一定要命妇了。曹雪芹心想,傅太太如能得秋月相伴辅佐,圣母老太太身上所发生的难题,大概都可以解消。但此念普起即消,自觉匪夷所思的可笑了。于是口中答应着,辞了出来,低头疾走,下决心要将傅太太的一切抛开。无奈这是办不到的,因为不是他一个人的事。 回京那天,正是除夕,马夫人不承望爱子会干回来过年;平生第一次发现,令时佳节,阖家团圆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围炉守岁,当然要谈圣母老太太,少不得要谈谈傅太太。只是傅太太跟她之间所答的交道,在马夫人及杏香面前,只字不提。直到夜半,爆竹越来越密,看着是时候了,秋月到厨房里照料下饺子,预备接神。 这年接神,格外热闹,因为马夫人白天看曹雪芹忽然归来,认为这意外之喜,皆蒙神恩,吩咐买一卦两万响的鞭炮接神。给的钱多,桐生乐得把各式各样的爆竹,都买了回来,一交子时,便开始在放了“咚”、“当”两声的“二脚踢”间杂着“咚”的一声,到得半天“噼里啪啦”一阵乱爆的“飞天十项”一直放到五更天接神,两万响长“鞭”加“麻雷子”惊心动魄,将曹雪芹的征途倦意,驱遣得干干净净。 站着“腊八醋”吃完了元宝饺子,马夫人说道:“都快睡一会儿去吧!我可掌不住了。” “不要给太福晋拜年吗?”曹雪芹说:“我可不睡了,一睡非睡到下午不可。” 这一来便得有人陪着,到天亮照料他出门拜年。秋月与杏香商量下来,决定轮班,杏香先睡,等曹雪芹出了门再换班。 “你不是说,你是托词王爷急召,傅太太还托你带话给王爷?” “那些话也用不着说了。根本没有王爷急召这回事,一说不漏了马脚? “不好!”秋月不以为然。 秋月认为这是两回事,对平郡王来说,他不必提赋归原因,只说辞行之时,傅太太托他带口信好了。这口信没有带到,傅太太就会查问,那时马腿尽露,反为不妙。 “你的理路很清楚。”曹雪芹笑道:“无怪乎我当时会有那种念头。” “什么念头?” “傅太太说,要请王爷跟内务府大臣商量,奏明皇后,能不能再派一个人去,跟她做伴,帮着她应付圣母老太太。我当时心里想,要是你去,倒是在合适不过了。” “怪念头!”秋月又问:“你既然要回来过年,怎么不早写信?四老爷回京,为什么不请他捎个口信呢?” “我是临时起意。” “喔,”秋月问说:“是忽然想家了?” “是啊。” “震二爷倒肯放你回来?” 曹雪芹不做声;傅太太的影子,以及曹震所转述的曹頫的顾虑,一下子都想了起来,在心里有点藏不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