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 (第3/4页)
义’吗?” 但几位在各种场合都见识过卢仙娣招数的记者却都只是觉得好玩而已,有一位小声对另一位说:“她可真能‘推陈出新’啊…今天怎么又不玩‘符号学’,不提什么苏珊·朗格,也不玩‘后殖民’,不提赛义德、霍米巴巴啦?” 卢仙娣回答着提问者,继续发挥着…由于她斜眼一瞥,发现似乎有更多的人在那边围聚着祝羽亮和吉虹,于是内心里更有一种非让眼前的记者们粘在她这儿的执拗…而视线中更出现了走过来的雍望辉,这也更让她产生出一种“非把所有人都震了”的冲动…她在滔滔不绝中获得一种人生的大快乐:“…你以为乔姆斯基是个‘新马’分子?笑话!…左派那当然是左派,不过,美国的左派跟我们这儿所说的左派,并不是一种概念,其‘所指’与‘能指’都有根本性的区别…” 雍望辉从两位记者的启后,注视着伶牙俐齿的卢仙娣,心里琢磨着:这是怎样的人物,怎样的欲求,怎样的存在,怎样的成功啊! 雍望辉认识卢仙娣快二十年了,当时他们都还年轻。可是,在岁月流逝中,雍望辉不仅自己觉得在一年年地老起来,别人也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调整着对他的态度;然而卢仙娣的年龄似乎永远凝固在了他们认识的那时候,不仅他对她的年龄感越来越模糊,圈里人也都“习以为常”地总把她视为“新锐”;其实,卢仙娣的生年,还早于雍望辉起码两年。这里面有卢仙娣的女性优势,更因为她有永葆先锋立场的“生存战略”是的,雍望辉认为那是一种“生存战略”并且是极其成功的“生存战略”须知,卢仙娣虽然在文化圈里混了这么久,但迄今她却没出过一本个人专著;她并无大学学历,也并不通任何一门外语,别看她可以在发言里把诺姆·乔姆斯基的名字说得就像美国meimei在介绍亲哥哥般的那么“神似”其实她并没读过乔姆斯基任何一本著作,但是她就能以那样的口气,仿佛她刚跟乔姆斯基通过电话似的,以乔姆斯基的观点,把你说得一愣又一愣,让你痛感自己的无知、落伍、幼稚、颟顸!她那点关于乔姆斯基的知识哪儿来的?雍望辉知道,无非是那位台湾的文比人杨致培,在卢仙娣接待他的时候,从他手里得到了一份台湾杂志,那杂志里有两篇介绍乔姆斯基的文章而已,她现炒现卖,可真叫快啊!这也是一种胆识呢! 雍望辉总在各种各样的场合与卢仙娣相会。其实卢仙娣所出现的一些场合,往往还没有雍望辉;有时是雍望辉懒得出席,有时是人家能想到请卢仙娣,而想不到请雍望辉;卢仙娣基本上就是在各种各样的“场面”里,以其语惊四座的新锐言论创造出自己的文化价值来的。这算得上是“文化活动家”吗?在西方,很早就有所谓的“文化沙龙”而沙龙女主人往往便是“艺术保护人”;也有人把卢仙娣比作那种性质的“沙龙女主人”但雍望辉很不以为然,因为,明摆着,不仅卢仙娣从未在她家里搞过任何文化人聚会,总是“一赶二”、“一赶三”地奔走在别人召集的聚会上,而且,即使有时仅是三、四个人的非公费聚会,她也从未付过一次帐,分明是个四处“吃白食”的,这怎么算得上“沙龙主人”呢?至于“艺术保护人”那就更沾不上边,因为她往往是总要用“高论”压人一头,让有作品的人败兴… 可是眼前的卢仙娣又在获取着新的价值积累。很显然,在过几天关于这部《栖凤楼》开机的报导中,一定会有好几张报纸提到她的名字,并引用她那视其失败的怪话…而电台的热线直播节目,乃至于电视中的某一夫于演艺圈的专题节目,她都会又一次成为嘉宾,并被冠之以“著名评论家”的头衔…可怜许许多多埋头笔耕于书斋的饱学之士,许许多多著作等身的专家学者,他们几生能修成卢仙娣似的知名度! 卢仙娣的成功秘诀之一是敢于在议论中从一个领域滚动到另一个领域,而且都是非常专业化的领域。这就不仅能震住一般的听者,就是只谙熟一个领域的专家,在她将话语一下子滚动到其它专业时,也往往不能不佩服。因为,越是学有专术的人,在进入他人的专业时总是非常之谨慎,听见卢仙娣如此这般地滚动着语言,只能设想她或者是一位罕见的懂得几国语言、专攻过几门学问的天才…其实,卢仙娣所滚动的那些学问,来源都无非是“杨致培杂志”之类的东西,似是而非,鸡零狗碎。不过,这是否也是一种能力?一种综合能力?… 雍望辉此时又听见卢仙娣在那里“滚动”:“…那些流狼画家,以为搞一点‘政治波普’、一点‘玩世现实主义’、一点‘肮脏行动艺术’,就很到位了,其实可笑之至!…瑞典的那个Roxettr早已过气!…你们应该考虑一下,如果美国的GuerrllaGins来了,又该怎么办?就是‘游击队女孩’,她们每个人都戴着一个大猩猩面具…怎么,这有什么不好想象的?日本的‘能乐’,我们国粹里川剧的‘变脸’,你一联想就直观化了嘛!…” 占仙娣发现雍望辉在对面盯着自己,便说着说着,踢给他一个“球”:“…我想我们倒无妨请教一下大顾问:在乔姆斯基对‘西方中心论’进行义无返顾的批判时,我们难道还能保持沉默吗?!” 这个“球”踢过来,那些本来眼睛望着卢仙娣——有的脸上表情如聆佛音——的记者,便都扭头望着雍望辉。雍望辉只觉得血在往太阳xue里冲。想来不过是五、六年前,你卢仙娣一天到晚盛赞《河殇》,口口声声说应把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改称为“先拿来再说主义”又满牙缝里什么马克思的“亚细亚生产方式”…等等,等等;现在,怎么摇身一变,又言必及乔姆斯基,要坚决抵制“西方中心主义”了?… 可是毕竟这是在大庭广众之中。雍望辉少不得满脸微笑,尽可能平心静气地说:“据我知道,乔姆斯基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资深教授,本行原是搞语言学的…是的,我想他那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是真诚的,也很批到了痛处,但说到头来,他不还是领着对资本主义最起巩固作用的常春藤学院里的高薪,以他那绝无危险的学问,来给反正是继续推进着的跨国资本,增添一些个辣椒面罢了…我们可以把他的学问,当作资本主义文化中的一个新品种,来考察一下罢了…总而言之,他的学问对我们中国人来说,起码是太奢侈了,好比他在说,鱼类不能吃得太多,最好多吃些猕猴桃…可是,中国目前并不是鱼和猕猴桃都太多,因而要调整比例的问题…中国目前为了改变贫穷落后,必须发展经济,必须搞市场经济,必须跟国际经济运作接轨,必须容纳跨国资本,以尽快实现现代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