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卷一 (第4/4页)
皇后说“:老东西你也会有末日吗?”左右扶皇后出去。皇上崩,耨斤自立为皇太后,这就是钦哀皇后。护卫冯家奴、喜孙等迎合钦哀之意旨,诬告北府宰相萧浞卜、国舅萧匹敌谋反。诏令审讯治罪,株连到仁德皇后。兴宗知道后说“:皇后侍奉先帝四十年,将我抚育成人,本当做太后;现在没有做成,反而要拿她治罪,怎么行呢?”钦哀说:“此人若在,恐怕成为后患。”皇上说“:皇后没有儿子而且年老,即使在我们这儿,也做不了什么事。”钦哀不听,迁仁德后于上京。 皇上春猎,钦哀担心皇上怀念养育之恩,急速派人加害仁德。使者到,仁德后说:“我确实是无辜的,天下人共知。你等我沐浴一下身子,然后去死,可以吗?”使者退下。待到回来,仁德后已崩,年五十岁。这一天,有人在木叶山北仿佛看见仁德后,乘坐青盖车,护卫侍从十分严整。 追尊仁德皇后。与钦哀一同礻付葬于庆陵。 圣宗钦哀皇后萧氏,乳名耨斤,淳钦皇后弟阿古只的五世孙。面色黝黑,目光凶狠。其母曾经梦见一金柱擎天而上,诸子想上去却不能;钦哀后后到,与其仆人都登了上去,其母心中很是奇怪。 过了很久,进入宫中,曾经在为承天皇太后掸扫床榻时,获得一只金鸡,便吞了它,肤色变得光泽超常。太后惊奇地说“:这一定是怀了奇子!”不久生下兴宗。仁德皇后无子,便收留兴宗并把他当亲生子一般养大。钦哀后因为兴宗侍奉仁德皇后十分恭谨,很不高兴。圣宗崩逝,钦哀后让冯家奴等人诬蔑仁德皇后与萧浞卜、萧匹敌等图谋作乱,将她迁至上京,杀害了她。自立为皇太后,摄理国政,将自己的生辰定作应圣节。 重熙元年(1032),尊为仁慈圣善钦孝广德安靖贞纯宽厚崇觉仪天皇太后。三年(1034),钦哀后暗里召集诸弟商议,想立少子重元为帝,重元将其谋划告知于皇上。皇上收了太后的符绶玉玺,迁她到庆州七括宫。六年(1037)秋,皇上后悔先前的举动,亲自驾车迎回太后,侍奉赡养更加孝顺恭谨。钦哀后总是不大高兴。兴宗崩逝,她也毫无悲戚之色。看见崇圣皇后依礼节悲恸哭泣,对她说:“你年纪还小,何至于这么哀痛!” 清宁初,尊为太皇太后。崩逝,谥为钦哀皇后。 钦哀后初摄国政时,追封曾祖为兰陵郡王,父亲为齐国王,诸弟也都封王,其贵显即使是汉代的五侯也无法超过。 兴宗仁懿皇后萧氏,乳名挞里,钦哀皇后弟萧孝穆长女。秉性宽厚容人,姿态容貌端庄美丽。兴宗即位,仁懿后入宫,生下道宗。重熙四年(1035),立为皇后。二十三年(1054),被尊为贞懿慈和文惠孝敬广爱崇圣皇后。 道宗即位,尊为皇太后。清宁二年(1056),上尊号为慈懿仁和文惠孝敬广爱宗天皇太后。九年(1063)秋,敦睦宫使耶律良将重元与其子涅鲁古谋反之事密告于太后,太后将此事说知皇上。皇上怀疑是诬告,太后说:“这是事关社稷传承的大事,应当及早谋划。”皇上便开始警惕戒惧。待到交战,太后亲自督率卫士,攻破逆党。大康二年(1076),崩逝,谥为仁懿皇后。 皇后仁慈贤良谨慎,内外官员均感激其恩德。凡是大年初一及生辰日各国进献的钱物,一概赐给贫穷之人。她曾经梦见重元说:“我的尸骨在太子山北,不能忍受寒冷。”醒来后,当即派人为之造屋,其仁慈悯恻大多类此。 道宗宣懿皇后萧氏,乳名观音,钦哀皇后弟枢密使萧惠之女。姿容冠绝一世,擅长做诗,又善于谈吐。自己创作歌词,尤其擅长弹琵琶。重熙年间,道宗时为燕赵王,纳为王妃。清宁初年,立为懿德皇后。 皇太叔重元之妻,因为艳丽妖冶而矜矜自得,皇后见了,告诫她说“:身为高贵人家之妇人,何必如此!” 皇后生太子耶律浚,有独占侍寝之宠爱。喜好音乐,伶官赵惟一得以侍从左右。大康初年,宫婢单登、孝坊朱顶鹤诬告皇后与赵惟一有私情,枢密使耶律乙辛奏闻。诏令耶律乙辛与张孝杰审理其罪状,因而证实之。族诛赵惟一,赐皇后自尽,由娘家收归其尸。 乾统初年,追谥为宣懿皇后,合葬于庆陵。 天祚文妃萧氏,乳名瑟瑟,国舅大父房之女。乾统初年,皇上行幸耶律挞葛府第,见到她,很是喜爱,藏在宫中几个月。皇太叔和鲁斡劝皇上依礼制选聘,三年(1103)冬,立为文妃。生蜀国公主、晋王敖卢斡,格外受宠于皇上。因为行柴册礼,加号承翼。 她擅长咏唱诗篇。女真之乱发生,我国一天天遭到侵犯凌逼。皇上田猎游幸,不恤国情民情,忠臣大多遭到疏远罢斥。文妃做歌讽谏,其词为:“不要嗟叹北方的阴云啊迷漫了原本清亮的天空,不要枉自伤情于多灾多难啊,畏惧夷人之侵迫;不如堵塞jianian佞升迁之路啊,选取贤臣辅国。正该卧薪尝胆啊,激励壮士们为国捐躯;如此我们便可早晨廓清漠北的妖雾,傍晚荡平燕、云而安枕于寝宫。”又咏唱道:“丞相来上朝啊,宝剑和垂佩叮当作响,群臣束手侧目啊噤口无声。养成外患坐大啊到今日嗟叹何及!忠臣尽被残害啊刑罚如此不明。他的亲戚啊都占据着那么多的要塞,私家门里啊暗地畜养着爪牙之兵。可怜我们的幻想如往古之秦皇那样一统山河的天子啊,还在面对宫门啊,想望着那遥遥无期的太平!”天祚见了,记恨于心。 天子流亡以来,郡县几乎失陷了一半,皇上颇有些厌倦于政事的辛劳,有传位之意。诸皇子中以敖卢斡最贤明,一向得人心。元后(寺里懒)兄萧奉先十分忌恨于他,便诬告南军都统余睹阴谋扶立晋王,诬称文妃也知情,赐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