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晃晃_第13-1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14节 (第1/2页)

    第13-14节

    十三

    这对于我而言也是一次转折,回到报社时,我还仿佛在做梦一般,不敢相信我曾参与过这样的行动。但是摸摸口袋中的5000元,确实yingying的还在。我一直处于兴奋中,趴在桌上以新闻特写的形式完成了此篇稿件《神警乔装赌客,夜端一神秘赌场》。写完时才上午9点多,此时报社的人才开始来上班。我们主任看到我向我怒吼,你昨下午一直到晚上跑哪去了,电话也不开,还有没有一点纪律性了。

    我心情很好,不与计较地马上向他认错,把打印好的稿子交给他。他一看,明显地眼睛一亮,但他马上恢复了正常的严肃表情。不露声色地说这稿子要刘部看看再说。他向总编室跑去了,徐亮不解地看着我说,你他妈的搞什么名堂。我对他说,没什么,就是抢到一篇稿子,还不知道咱们刘总满不满意呢。徐亮悻悻地看我一眼消失了。我正满心希望地等着从总编室传来好消息,这一定是赞扬的声音,虽然说我昨天出去没有打招呼,但是许多记者不都如此么?这算不是什么大问题,我的报道可是来自第一现场的全程深度报道,要说是一篇精彩的故事也不为过,也够得上最近市政府关于打击非法赌博专项整治的主旋律。而且面容详实,既有正面的警察形象,还有反面的混混形象,更有许多赌徒的形象。无论从哪方面来说,这都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报道。正得意间,徐亮却突然跑过来说,刘总编喊你去一趟。

    我突然预感到并不能如预期的那样好,我去总编室,刘总仍然一如既往地笑容可掬地说,边峰,来来,坐。我们的主任正坐在一旁,从他的脸上看不了什么来。我的稿子正摆在刘总桌上。刘总发表如下意见:边峰啊,这是昨天下午和晚上的成绩啊?我看不错,年轻人就是要敢于深度挖掘,我们是什么?是报纸,是代表民生与党的政策方针的舆论导向,我看这篇稿子基本上抓住了这些重点,但是你记住,我们是有纪律的,尽管你是去工作了,但是仍然也得跟报纸打招呼才是,以前就有一个记者几天不来上班,打电话也不通,你猜怎么了?他居然去嫖娼被警察抓了,还是我去保他出来的,这丢人啊,丢的是我报社的人。一个记者的素质如此之低,还指望他怎样去披露黑暗面呢?还怎样去铁肩担道义呢?当然了,我不是批评你,你还年轻,还大有前途,我只是提醒一下你,以后注意了啊。

    我听得头皮发麻,看着他敦厚的面孔恨不能给他一拳,我想如果是肖水生站在我位置他会怎样?曾继来呢?他们会有我同样的想法吗?不过我可以肯定,李鸣一定是站得笔直地听完的,并且还会说:谢谢领导的教诲。而我只能是满头大汗,一夜未眠的加上赶稿子,让我非常的累。

    刘总最后说,关于这篇稿子我看还需要加强一下,一些内容还需要再核实,另外还得需要一些照片来补充一下。哦,具体情况让钱主任跟你说吧。然后他低下头,不再看我一眼。我暗松一口气,还好,稿子并没有毙掉!随钱主任出来,去了他的办公室,他喊来徐亮,然后对我们说:这件稿子刘总很重视,边峰抓了一条好线索,徐亮你看完稿子后与武昌分局的同志联系一下,再拍些照片回来,那个现场也去看看,再采访一下分局与市局的领导,把稿子做扎实一点,别让其它报纸笑话我们。徐亮唯唯诺诺领命而去,他出门时似乎还向我眨了一下眼。我却傻站着不知如何是好,这明明是我的新闻,为什么他会给了徐亮去做呢?

    钱主任说,边峰你上午休息一下吧,昨天也累了,我这个当领导的可是很爱惜下属的哦,别到时候在背后骂我把你们当牛在使啊,呵呵。

    我浑身虚脱般出来,我很想哭一场,但是却又不知找谁哭诉。在经过赵北方办公室时,发现她还没来,我默默地收拾自己的东西下楼,出了报社的门。街上阳光明媚,春天的风已经悄悄吹绿街头的树木,每一个人都来去匆匆,满怀希望。而我却只能回到我那破旧的出租屋中重新开始这样的生活。

    多年后我扪心自问,我才明白我为什么一直在报社不那么逗人喜欢,报纸其实也是家企业,或者也是一个江湖,而我只是一个出道的新人,从来就不知道江湖是有恩怨的。我不是一个骄傲的人,也想与更多的人交朋友,包括徐亮,但是我这才发觉,他们却不想与我交朋友!但是我发觉除了当年的“粮道街中学五虎”外,我竟然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朋友。所以曾继来后来对我说:真正的朋友只能是少年时代的伙伴,过后就不再是朋友了,而是生意伙伴!有利则聚,无利则散,有害则除之!

    果然第二天,我采写的报道在头版用醒目的标题套出,二版用了一个整版。但是在作者署名上我只能屈居第三,徐亮的名字赫然列首,第二个名字是一个公安局政工部的宣传科长。市局领导照片赫然在列,另外徐亮还拍了一张位于沙湖的那个用作赌场的破旧平房,这平房黑呼呼的,残破不堪,如同一块肿瘤长在日新月异的城市肌体之中。

    十四

    突然接到母亲的电话,她是一个沉稳的知识分子,做为一个大学出版社的编辑她不是那么成功,一辈子没有编出什么有名的书出来,但是她绝对是一个贤慧的妻子和严肃的母亲,已经53岁的她再也没有属于自己的梦想与追求,丈夫和我大约是她的一切。我在报社上班,不常回家,她常常打电话过来问我的情况,但是这次电话她不再问我是否吃得好或睡得好,有一次还专门跑过来看我住的地方,大为感叹了一番,说我的儿你如何受得了这样苦呢。当时正好隔壁的女孩刘燕正在帮我洗衣服,她疑惑地看着刘燕,问我这女孩是干什么的。

    我说不知道,只是碰巧的邻居而已。母亲说,这女孩长得倒是挺漂亮的,就是不知道是干什么的,你可要弄清楚了再说。我笑着说,你想哪去了,人家跟我只是邻居,谈得来而已。母亲马上找一个机会拉着刘燕问长问短,不一会儿功夫,她拉着脸回来说,原来她是农村来的,并没有正当职业的,说是在什么歌厅当DJ,DJ是啥我不知道,但是在歌厅那种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