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浮游 (第3/5页)
愿意接受访谈的僵局,我的硕士论文真不晓得该怎么开始。 四. 那时我刻意不刮胡子两星期,穿上汗酸味中人欲呕的格子衬衫,伪装成叛逆的跷家青年,一连在深夜的彰化火车站塑胶椅上睡了五天。 我承认刚开始一两天心里是相当轻松,很有些流狼在浮浮俗世的浪漫。只是五天过去,除了偶而例行公事来赶人的警察,没有一个游民主动跟我说话;我甚至也没有看见谁在跟谁说话,所有应该很有趣的、透露著多层关系与意义的游离阶级互动,全都缄默凝滞。 我想主动出击,每个人立刻躲的老远,不然就是得了“对不起,我暂时听不到你说的话”的病。更惨的是,我的背跟头皮也越来越痒,身上的怪味道透过我的嗅觉侵入我身体里某个控制意志力的装置,流狼天涯的忧郁解放感荡然无存,我只觉得疲累又空虚。 正当我懊丧到开始思索是否应该换个论文题目时,一个穿著浅蓝色衬衫、黑色打褶裤的中年男子,拿了一份刚刚过期的旧杂志走向我。礼貌性笑了笑,在我身边坐了下来。 我警戒地打量著他。 “少年仔,你还是学生吧?”中年男子头上的发油味很浓,脸上的表情还算亲切。 “嗯。”我点头。 “你是来作研究的吧?好心告诉你,你就算继续在这边睡一个月也不会有人来理你的。”中年男子似笑非笑的表情我永远记得。 “啊?”我坐立难安,不晓得该不该爽快承认。 他当然就是陈禄,一个早已在角落逆向观察我很久的边缘游民。 这篇论文要是由陈禄来写早完成了,我只需要负责理论填充的部份。陈禄在这个城市游荡已久,又跟好几个游民有点往来,这是很难得的。 “少年仔,他们都是独来独往惯了,就算你扮得再像啊他们也懒得理你,你说,他们理你可以得到什么好处?而且你根本就不像啊。”陈禄笑笑。 他喜欢用“他们”称呼他即将成为的那一群人。 “哪里不像啊?”我把握机会、赶紧用问题缠住这个陌生男子。 任何相关的访谈,只要是访谈,都能写进我的田野经验里。尤其我根本没有任何访谈。 接下来在两个多小时的谈话里,我认识到自己的肤浅与愚蠢,以及过多的不必要。 陈禄说,我种种刻意的落魄打扮与行为根本不符合我的年龄…像我这种年纪的杰出跷家青年,如果不去网咖附近逗留,也应该在弹子房前蹓跶才是,就算无所事事在街上倒立走路也好,总之就是不应该整天暮气沉沉在火车站前伪装发呆。 最明显的错误在于,我的眼神有种不该的神采。一种“在找什么东西”的神采。 而“他们”其实并不打算找什么东西。 “什么也不打算找吗?”我诧异问道。 “找什么?”陈禄反问。 “…找铝罐还是宝特瓶啊?”我搔搔头,头实在痒得一塌糊涂。 “少年啊!会找铝罐跟宝特瓶的人哪叫游民?那叫做拾荒…”陈禄笑的很斯文,然后肚子就咕噜咕噜叫了来。 后来,我爽快放弃卧底在游民里的浪漫计画,请陈禄到麦当劳吃了一顿。从此我升格为总指挥官,有了一个很合作的线民。 透过他,我认识了将军跟仙女。 五. “将军”其实不是真的将军。 我一开始听陈禄这样介绍他的时候,我还以为将军是个外省籍的老游民,以前官阶是将军或者官阶很大之类的。念社会学的毛病。 “不是,将军只是他的故事。”陈禄拍著我的肩膀。 游民很像是一种灰色的拟态,他们在城市里到处蔓延爬梭,却刻意采取让人忽视的生存哲学,无声无息黏著在我们周遭。 但将军却是个强有力的惊叹号。 将军大都在文化中心一带活动,他经常穿著破旧的、两肩上至少缝了十五颗梅花的军服在八卦山附近巡逻,威风凛凛不可一世。 有时候累了,将军会站在广场上孔子铜像前叹气,像见识过大风大狼的孤臣孽子,时而闭目皱眉不语,时而仰天大声咒骂。 黄昏的时候,许多国中生背著书包走下八卦山,将军总是站在山下牌楼旁,神气地拦下几个吊儿啷当的男孩子,开始演讲他如何在芦沟桥事变中扮演关键的角色、又如何在八年抗战中跟谢晋元团长死守四行仓库。 “你们这些小兔崽子仔细听著,当年你爷爷在谢晋元团长一声令下,扛起大机关炮掩护十多位国军弟兄在枪林弹雨中架起大国旗,正所谓旗正飘飘,马正箫箫,枪在肩,刀在腰!日本鬼子炮声不断,可就是阻挡不了飘扬在青天中的烈烈国旗!一阵炮响,我最要好的弟兄全躺在国旗脚下,头飞的到处都是,满地的爱国热血啊!”说到激动处,将军就会拉开他的军服,露出肚子上的长长的深红色疤痕详加解释子弹如何从这里射穿到那里,然后谢晋元团长如何亲自拿高粱酒跟小刀帮他料理伤口。 但最精彩的莫过于重庆大撤退一役。 当时军情危急,将军拿著鬼头大刀亲自护送蒋介石上车离去时,好几个共军敢死队气喘吁吁追了上来,将军大喝一声,胸前舞出一团杀气腾腾的刀光往贼子冲去,一阵杀杀杀杀后,贼脑袋淅哩哗啦滚了一地。 几个国中生像是在看志村大爆笑一样,总是夸张地笑到前仰后翻,那群小鬼将军将军的叫个不停,呼嚷著要将军瞎掰下一个千惊万险的“亲身经历” 看起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