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浮游 (第1/5页)
浮游 一. 我们坐在台湾戏院前的阶梯上等将军,已经等了半小时。 原本彰化所有的电影院都已荒废闲置,但近几个月来有了明显的改变。配合著拿都拿不完的折价卷,一场首轮电影只要一百二十块钱,比起邻近台中的华纳威秀,足足省了一半有余。就这样,彰化两间电影院又活了过来。 看了看表,四点零七分,距离电影开场只剩下十三分钟,我开始后悔之前没有注意到将军有没有手表就约下时间,就连仙女也是我刚刚在桥下碰巧遇到带来的。 陈禄不知比我先到多久,看到我时只是象征性点点头。 我杵著沉重的下巴,看了看旁边正在清理指甲缝里黑色污垢的陈禄。他对迟迟未到的将军漫不在乎,眼睛的焦距只集中在鼻前短短十公分,指甲里有抠不完的脏屑似的。 而坐在陈禄下两层阶梯的仙女,早靠在斑驳泛黄的墙上,缩著捆在酱红色棉袄里的瘦小身子,像是睡著了。 女游民是很稀奇的。 就像韶恩学姊说的,在求生这件事上女人比男人拥有更多的社会资本,只要还愿意化妆打扮,不论年纪多大,她们都可以靠出卖身体换来一瓶酒、几百块、一个睡觉的地方。总之还不至于流落到街头。 至于像仙女这样的女游民,常常得装疯扮丑来保护自己不遭到侵犯,连在公园的长椅上睡觉都不能安稳躺下去,只能坐著打盹,脑袋一点一点地晃著,随时从危险中醒觉。 就连现在,仙女的眼睛也是半睁半阖。看她睡觉只会让我觉得很疲累。 平常仙女是很多话的,她聊起以前住在新竹的好日子时,总能够以非常错乱的方式叨叨絮絮两个多小时。 “汝甘知影?汝甘知影底这件代志顶头,阮系受尽多少委屈甲拖磨?”仙女在叙述故事的时候总是习惯用这一句话当作开场白,好像所有人生阶段的起头都是一个错误,就像圆规一开始就刺错了圆心座标,之后不管直径半径怎么度量都决不可能正确。 起先,我都能压抑自己的耐心静静倾听,但仙女的眼睛总是看着我身旁的一团空气(我怀疑仙女是不是能够看到我漂荡的灵魂),前面讲过的总是切成片片段段、随时以各种排列组合穿插在后面重提…她如何无奈地嫁给那外省又早死的丈夫,她如何如何一边生下五女二男又一边学别口的国语,她如何如何如何辛辛苦苦打零工维持家计…然后又回到她如何如何如何如何嫁给她那外省又短命的丈夫。 像故意恶作剧似的,仙女总是不停地重复、打散、又重复,像一卷坏掉的录音带放进坏掉的录音机似的。 一开始我还会试图提醒仙女:“仙女,这个你刚刚十分钟前说过了。”或是“仙女,这个我昨天问你的时候你也说过了。”但仙女总是会用迷惑又略带不耐烦的眼神看着我(她只有在这个时候才会正视我的存在),继续那该死的重复。 我难免会失控。 我干脆拿出我的笔记本指著某段文字与交错复杂的情境符号,霹哩啪啦重复她正在重复的我听腻的人生回忆,钜细靡遗。此时仙女会咧开她的嘴,露出黄色的板牙呵呵地笑,颇满意我的好记忆。 然后又开始重复。 所以,我跟仙女之间的访谈记录只有十页而已,但她却不厌其烦耗尽了我差不多五百页的时间。 我无法理解,一个人的人生不过就是一个答案,并不是一组可供拆解的排列组合,仙女这样不厌其烦的将拴住所有事情的螺丝旋开、然后拼拼贴贴又贴贴拼拼的到底有什么意义?错误的人生并不会因为语言上的重新组合而正确起来。 后来陈禄跟我说了后才明白,仙女是怕我忘记她说的话。她害怕别人跟她一样,摸熟了一堆琐琐碎碎的回忆破片,却忘记了最重要的三件事。自己的名字,家里的住址,出走(或被遗弃)的原因。 这三块最关键的拼图遗落了,所以仙女的人生拼图总是残缺而扭曲。 我看着不知是真睡还是假睡的仙女。仙女虽然闭著眼睛,嘴角兀自喃喃呓语。 我想起仙女这毛病会传染。 前几天我跟我的指导教授会面,讨论我的田野调查记录时,她至少打断我的话五、六次,说:“等等,宇恒,这你刚刚说过了。” 一开始我总会一脸恍然大悟,但后来我却会丧失部份的谈话记忆,睁大眼睛说:“啊?真的吗?” 我想这应该只是个过渡现象,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永远存在的互噬游戏。被影响不可能只是研究本身,研究者到最后经常难以自拔,自溺在田野世界里。 韶恩学姊却是个逆向行驶的意外。 二. “做了这个研究以后,你会不会变得比较多愁善感?”我问。 灯光明亮的麦当劳里,我跟韶恩学姊聊著彼此的硕士论文。说是聊,其实是向她请益。 韶恩学姊不但跟我同一个指导教授,选的题目也很类似,她已经观察台中火车站附近地下道跟市立公园的游民一年多了,目的是要描绘出游民日常生活的节奏、路线图、座落在这城市的姿态。 为此,学姊孤单一个女孩子,常常半夜蹲在昏暗的地下道里整理白天的访谈记录,抄抄写写的,顺便等待一旁的游民睡醒后提供的另一个故事。 韶恩学姊是我的崇拜对象。 “正好相反,做游民研究之前,我反而会在脑袋中想像出一幅饥寒交迫的街头景色,有时候甚至还会哭呢。但几个月后,我就发现想像的图像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