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七章 (第5/6页)
的话,咱哥儿俩也该我死在你前头才是。倒是你这一群侄子,你小侄子宗峦,还没有宗岩大哪!也该我先拜托你照应着才是呢!就算黄泉路上没老少,你也放心。到了啥时候,我也会先尽着她们娘儿俩的那一口!哪里会有多嫌之理?” 子霖点点头:“有大哥这话,我就是死了,也放心了。” 大哥道:“你也别放心!别想着我已经答应了你什么!你真的死了,事情可就说不定了。哦?你倒想得轻松,腿一伸,这一大摊子都丢给我一人撑啊?” 子霖笑了笑。见小宗岩又跑进屋来,手里拿着两个金黄诱人的杏梅子,分别塞到大伯和爹手里一个,两只眼睛亮亮地忽闪着:“三哥哥飞镖打的。爹一个,大爷一个。” 大哥乐呵呵地抚了抚小宗岩的脑袋瓜子夸道:“小宗岩越来越懂事儿啦!” 子霖望着小宗岩满脸慈笑地问:“你娘呢?” “娘在灶伙给爹熬粥哩!”小宗岩伏在子霖的床头答道。说话就见如茵亲自捧了一碗粥来到屋里。见如茵服侍子霖喝粥,大哥嘱咐了几句,便告辞而去了。 虽说大哥和家人四处求医问药地,可子霖的病却是眼见着一日重似一日了。好好歹歹地,在回到家来的第七天夜里,子霖一手紧握着如茵的手,一手拉着儿子宗岩,竟是满脸抱憾地去了。 大哥子霈强忍悲痛,一边着手办理丧事,请了道士和和尚来家中为亡灵超度;一边告知几个meimei、妹夫和众位亲友前来帮助办理丧事、接待吊唁。直忙到打发死者入土为安,自己也是因痛因累地,一下子也病得躺了好些天。 子霖去后的第二年,如茵接到了京城大表哥的信:说妹夫用性命勘察呈写的一份呈报,自送达朝廷后,因朝中动荡,政潮波起,一直被搁置在那里半年多。直到今年,瞿鸿机、岑春煊被革职查办后,朝廷才令都察院审理此案。 时下,布政使衙门几名同犯皆获罪解京。另,朝廷念子霖的忠义奉公,以身殉职,下诏谥封为朝议大夫… 自打儿子被朝廷谥封为朝议大夫之后,子霖娘手抚这独生儿子一条命换来的谥封,竟每日里泪流不止起来。因思儿成疾,日子不久,竟也一病不起了。 虽说家中有好几个丫头,如茵却是每天从早到晚地亲自服侍婆母身边,端屎倒尿,亲自熬药喂汤,每天换衣裤、晒被褥。 大哥吴子霈四处求医问药地,可毕竟治得了病、治不了命。眼见情势不好时,只好忍悲含痛,急忙着人分头去叫外面的几个meimei并自己的大儿子宗岳,赶回山城老家来给娘送终。 老太太弥留之际,已经说不大清话了。这天返过神来,见面前一大群的孙男弟女肃手站立在自己床前,抬眼扫视众人一番,最后把目光落在了小孙子宗岩身上,于是吃力地伸出手来。众人急忙把宗岩扯到老太太跟前,老太太脸上一时就露出了微笑。她颤颤巍巍地,伸出瘦骨嶙峋的手拉住宗岩,哆哆嗦嗦地指了指自己的枕边。 子霖的两个jiejie会意,从娘的枕边翻出来一个土黄缎子系着的大红描金小木匣子。老太太指了指匣子,又指指如茵,一边很厉害地喘着,一边对如茵微微点了点头。 因如茵对这位婆母一直都怀着敬而远之的态度,所以,虽说婆母染病的这两多月里,自己每天从早到晚地恭敬侍奉,可婆媳二人从未说过知心话儿。今见婆母专意示意自己,一时竟不知何故,只是站在那里犹豫着。 大哥子霈和几个jiejie在一旁催促道:“弟妹,看来,咱娘最惦挂的就是你们娘儿俩了。弟妹就算不稀罕这点东西,也请先接着娘的心意吧。” 如茵这时方知婆母的意思,顿时泪流满面起来。她接过匣子,当着众人的面打开了:只见里面竟是满满一匣子的金翠珠宝和几张一二百两不等的银票! 见如茵接过匣子,婆母竟从未有过地望着如茵慈爱地微笑起来。尔后伸手把如茵的一只手握在自己那瘦峋的手中,久久地不肯松开。 如茵只觉得自己寒冷坚硬的一颗心,一下子涌满了热热的暖流来!她扑通一下跪在婆母的床前,把自己的一张脸儿紧紧地贴在婆母手里,一时竟悲凄难抑地呜咽起来——婆婆也是不到三十便守了寡,只子霖一个亲生的儿子,却又白发人送黑发人!直到这时,如茵才悟出来:其实,在吴家,这个不大和自己亲热的女人,自打子霖去后,无疑已经成了与自己最休戚相关的一个亲人了! 老太太拉过小宗岩的手儿,抚了抚宗岩的头发,尔后,两眼直直地望定如茵,似有话说。如茵会意,流着泪哽咽道:“娘!你放心罢!我会好好教导宗岩念书,将来给吴家,给子霖和您老人家争气的!” 老太太面露微笑地点了点头,指了指大哥和子霖的几个jiejie,又指了指如茵母子,仿佛依旧不放心的样子。 大哥子霈和子霖的几个jiejie全都流着泪说:“娘!你放心罢!有我们大家吃的一口,就不会少了俺弟妹和俺侄儿的一口!” 老太太这才微微一笑,终于放心地去了… 婆母去后,如茵在吴家大宅自己的院落里,从此更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一心一意地教导起儿子来。 除了大嫂隔三差五地过来和如茵说说话儿,宗岙、宗岱和宗峦三个侄子,也会遵父母之嘱,每天一早一晚地过来问候婶娘一番。晚上,还把自己的文章功课或是诗词对联拿来,让婶娘评析或讲解一番。如茵也不厌其烦地教导他们兄弟几个。 大哥吴子霈和如茵商议过好几次,说要上表官府,为如茵立一座山城方圆最气派的节烈牌坊,旌表如茵到吴家这些年来的孝德懿范。 立节烈牌坊,在这个年月里,对每一个没有再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