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玉兰花开 (第3/4页)
,而我自己,从一个青年学子到了上有老,下有小的负重的年龄。 我突然觉得一位乡镇党委书记的文章引起了心中强烈的共鸣,作者曾经在人大办公室同事多年。我想把它推荐给大家: 我们很普通,没有超人的智慧,没有出众的才华,老老实实地顺从命运的安排,循规蹈矩地过着自己的日子,不知不觉间已人到中年。 家庭的负担开始沉重起来,渐渐地让我们有了一种透不过气来的感觉。工作的负荷悄然无息地往身上加码,直累得我们精疲力竭。小心翼翼地应付着各种人情世故,时不时仍弄得灰头土脸。年龄已不再是我们的资本,学历也不再是我们的优势,有能耐的年轻人一茬一茬地冒出来,一拨一拨地往前去,相识或不相识的同龄人猝然间离我们而去,更让我们心中泛起莫名的酸楚和悲凉,感叹生命的脆弱、人生的苦短。一路摔打的经历和微不足道的成就,清清楚楚地预示着我们今生可以企及的高度和区间。也让我们领悟了世事的艰辛,掂量出自己的斤两,不再自感怀才不遇,不再妄言人非。功名利禄如过眼烟云,折腾的野心一点点从我们身上褪尽。世事的结果我们已不再在意,只求一分问心无愧的心境,多了几分宽容,少了几分妒忌,真心诚意地祝福他人的进步,兢兢业业地做着份内的事情。重新拾起因奔忙而忽视的亲情和友情,回家牵牵老婆的手,摸摸孩子的头,努力营造和享受着家庭的温馨。偶尔寻一帮老友,几碟小菜,几杯烧酒,直呼彼此的姓名和绰号,叙着旧时的趣事,没有尊卑贵贱的界限,没有勾心斗角的戒心,一种酣畅淋漓的痛快,一种宠辱皆忘的轻松。 中年是一个负重的年龄,是一个修炼的季节。过了大喜大悲的岁月,过了伤感落泪的年华,不必耿耿于怀自己的沉浮升迁,多多关心孩子的成长和家人的健康,珍视生命,热爱生活,善待他人。面对挫折与成功,我们的心境都会变得如湖如镜,正如一首歌中所唱:“我们过好今天,曾经就会永远。” 细读刘春阳同志的《人到中年》,品尝中年是一个负重的年龄,修炼的季节这样的佳句,用时尚的话说,任重而道远。 感念人大 中年人的怀旧情愫是在不知不觉中滋生出来的。当自己生命的年轮跨进39岁的门槛,年届不惑的我意识到自个儿不再年轻。 告别大学校园时,自己是一个青春健康、豪情满怀的20岁刚出头的小伙子,在一家学院担任五年大学助教后,我因照顾家庭调回家乡县城,在人大机关工作。县城位于长江南岸美丽的清江河畔,我的老家就在湖北长阳县城。我在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任工作员、副科长、工委委员、专职宣传干部,不知不觉中已在人大工作岗位上工作了15年。 我在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的15年,主要从事文字工作。在草拟公文、领导讲话、文件报告、调查材料之外,喜欢利用空闲爬格子,搞点新闻通讯。我在大学读的是中文系,一直爱好文学创作,是市作协会员。这两年在市以上报刊上发表的文章,加起来有300多篇。在全国人大《民族法制通讯》、《人大新闻导刊》,《中华诗词》等杂志上发表10余篇,在人大系统和各级党报上发表新闻报道、论文和文学作品近200篇。差不多每年都作为人大宣传和理论研究工作先进个人和优秀通讯员受到自治县人大常委会表彰。作品也数次在宜昌市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好新闻和好论文评选活动中获奖。除此,我还两次参加编辑通讯集和调研文集,作品集在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 真正让我记忆深刻的一件事情,是在1年夏天的一次采访。我和资丘人大主席团办公室主任田栋臣同志冒着酷暑,到海拔800多米的中坪村去采访一位身患绝症却数十年凭着顽强的毅力带领乡亲修通小康路的村党支部书记。我们背着简单的行囊,挎着照相机徒步两个多小时,顺着陡峭的山路爬到了目的地。回头一看,不禁吓出一身冷汗。悬崖下万丈深渊,天池河在山脚下奔腾呼啸,山崖间传来老鹰的叫声,在这种恶劣的自然条件下,不要国家扶助一分钱默默地坚持十余年,这个新时期的愚公移山的故事让我们好感动。那次采访无疑是成功的,文章很快在《湖北日报》、《宜昌日报》上刊登了。事隔不久,采访对象被病魔无情地夺去了生命,而我在他生前给他拍下了一张登记照被放大后成了他灵堂前摆放的遗像。那段时间,我们一直沉浸在悲痛之中… 在我从事人大新闻宣传的岁月里,这样的采访不只一次两次。我曾和同事一道到大堰乡采访全省农业战线的十面红旗――三洞水村,采写了长篇通讯《一个在农村改革中发挥人大代表作用的代表群体》;在边远的渔峡口镇采访县人大代表田开影,在高家堰镇采访市人大代表姚文梅,在龙舟坪镇采访全国人大代表覃立荣、陈生俊,省人大代表金梅…在领导关心和同事的支持下,特别是采访对象的理解和配合下,这些采访都很成功。《阳光洒满清江》、《让生命更充实》、《金梅的天空》、《田开影和布政村民代表议事会》、《人不贵心贵》等等一篇篇人物通讯和报告文学,先后分别在《民族法制通讯》、《人民代表报》、《楚天主人》、《湖北日报》等省级以上报刊发表和选刊,有的被国家级刊物选用。我觉得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不是我写得好,个人有什么才气,而是这些采访对象本身具有很高的品质,他们的身上确实有人大新闻的闪光点,能打动人。我只是将他们的事迹进行归纳整理加以提炼,用人物通讯和报告文学的形式表现出来,及时将他们的先进事迹通过新闻媒体宣传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和理解他们。所以,我只是在自己从事的新闻宣传工作中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蓦然回首,我已是在人大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度过了15个春秋的中年人了。尽管有时想留在学院任教,也许是教授了,待遇肯定比现在好。但我并不后悔,一是能回家乡工作用自己的所学报效家乡人民,问心无愧。二是在人大工作,学会了许多在校园里学不到的东西,人生的道路出现转折发生了变化,自己也并不一定非得走专家学者的路。关键的是,我在人大这些年,遇到了好领导和一起共事的好伙计,这些同事和朋友们在一起历经风雨,结下了深厚的友情。我感到了人生的充实和友情的珍贵,这不是又一种人生的风景线吗? 感念人大!我在内心深处一直非常珍惜和看重这十多年的人大工作历程,它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说中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据报道:美国东部时间12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抵达纽约,在与纽约侨界、留学生代表座谈时特别谈到了台湾问题。*说:台湾是中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