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玉兰花开 (第2/4页)
长阳县委领导已给我们的专题片定了片名,电视台赶紧编辑、制作,赶在自治县人代会期间播映。1998年,县人大与电视台联合拍摄了反映人大工作五年回眸的电视片《足迹》,片长60多分钟,在宜昌三峡电视台和长阳电视台播映。两年拍了3个专题片,都在市里获了奖,受到全市人大代表和人大工作的同行赞同和认可,提高了长阳人大的知名度。 半壶茶水 小引:戌寅岁末,作者随同长阳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白冬莲、副县级调研员杨祖贵同志、办公室彭建洲、向克贵等五位同志考察湖南乡镇人大工作。此前曾随县委社教办公室在93年春去洞庭湖,参观君山祠和岳阳楼。 忆彭总 戎马倥偬半世情, 开国安邦授元勋。 性格豪爽无间介, 半壶香茶敬亲人。 有一次我到了湖南,路过湘潭。 人世沧桑,宇宙惟人至尊。光阴荏苒,白驹过隙,苍茫间何人何事得于永存?如果时间可以倒流,历史就定格在1974年11月29日,至今已过27年。 那天,北京西郊一处军队营房,一颗跳动了76年的顽强的心脏停止了跳动,这颗心脏的主人在弥留之际唯一的愿望没能实现,他是悲愤中带着无尽的遗憾走进了另一个世界。时间在这一刻凝固,一个人正常或非正常死亡,冰冷的医学字眼与他的姓名相连。 半壶家乡的茶水,让他在弥留之际想起了湖南湘潭。也许在这即将告别人世的时候,他想了很多。他想起湖南陆军军官讲武堂,想起北伐,想起平江起义,想起井岗山,遵义会议,想起赣州,广昌和高虎垴万年亭,想起长征,湘江大战,陕甘支队和陕北吴起镇。也许他想的更多,**专门写给他的诗词,他在心里一遍又一遍默念:“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是的,他真的想着默念着主席专门写给他的诗,而此时,他唯一的愿望就是“见见**”! 也是那时,他想百团大战,想起抗美援朝和金达莱盛开的地方,想起留在那里的毛岸英和志愿军烈士。他可是想起从朝鲜回国,负责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想起出任国防部长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和正规化建设。而最温情最能忘却疼痛的还是在中南海**亲自授予元帅军衔和三枚一级勋章的情景… 他什么都没能想,什么都无法想。快三十年过去,史海拾贝,已是残损的碎片。曾记得,庐山顶上,他诤诤谏骨,为民请命,在政治局扩大会议西北小组讨论时的发言,随后他写给**的亲笔信,毫不掩饰地指出大跃进以来中央工作严重问题以及失误原因。 开始他还象个孩子似的捧出灵魂深处的率真和纯洁,以他一生对**毫无疑问的忠诚坦率直言,无所顾忌。结果,就在**同意他去西南开展工作以后,又被红卫兵揪回北京,作为一名囚犯关押在西郊一处部队营房,开始了无休止的批斗。他受到**的冷淡,无人过问的委屈,暗无天日的囚禁,黑白不分的诬蔑,在临死前领教了绝望的滋味。一个曾统帅千军万马的元帅在孤独和忧愤中含冤死去,临死之时,他只喝了半壶家乡的茶水。 泪水沾湿的回忆,一个湖南人最后的悲惨,警诫中国强权政治的悲剧,这是一种无法名状的悲哀。不是他一个人,是一代中国的悲剧,他走了,连“见见**”的唯一愿望都没有实现,只有半壶香茶,半壶湖南湘潭家乡的茶水,陪伴他走上不归路。 他是彭德怀,一代开国元勋,一个敢于坚持真理,正气凛然,喜笑怒骂,心想百姓,性格耿直倔强的老人,在历史上铭刻一代英名。 富人和穷汉 在德国一家僻远的小镇上,住着一个鞋匠。他每天的事情很简单,就是做鞋。几十年如一日,那怕是二战期间,他依然每天在他住房的地下室做各种各样不同规格不同样式的鞋和皮靴。只有一点没变,他做的鞋价格一直稳定在25-30马克。几十年过去,他的鞋销遍全世界,闻名遐迩,他成了世界上最富有的皮鞋制造商。 我觉得衡量世上富人和穷人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 在中国鄂西的一个相对贫穷的山村,住着一对七十多岁的老人。他们俩佬数十年如一日,做着农民该做的事。终于有一天,小外孙女因父母工作忙,抽不开身,被寄养在外祖父母家里。外公每天给外孙女讲着山村的故事,有的故事都快老掉牙了。可外孙女爱听,她觉得外祖父的故事里,乡下的田园生活竟象一首美丽悦耳的牧歌,晶莹透明。 老人种了一生的田,看了一辈子的医书。年轻的后生找各种理由借走了他的医书和药书,常常是一借还给了图书馆。老人说没事儿,我不要了,这些线装的药书。…虽然内行人说有的价值连城。 老人一生勤劳,对儿女的爱是他最大的精神财富。终于他病倒了,在宜昌做完大手术后回家只过了40天。便瞌然去逝。邻近的村民自愿为他送葬,简单而隆重的葬礼让人不敢回忆。 这位老人不是别人,他是我的岳父。 怀想二伯父 最后一次送二伯到他单位的宿舍楼前,他已经体力不支,上梯爬楼要人搀扶。在此之前,他已完成《长阳金融志》的编纂出版工作,在家赋闲。 二伯父是一位人敬人爱的长辈。他毕业时全国没有解放,是国立湖北商专的学生,多年从事会计工作,是长阳金融部门的创始人之一,算得上县银行的*。他对工作极端认真负责,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确实为后人树立了做人的楷模。有次他在银行值班,竟为了客户多支付的拾元钱,不惜顶着烈日步行到津洋口习家湾村,使储户深受感动。他的言行举止和做人处事的态度影响了他的儿女,在金融部门工作的儿女一直将他严格的家教铭记在心,仔细做好每一件小事,直到担任行长和总经理。 我之所以怀念二伯父,是他渊博的学识,为人处世的态度和宽广的胸襟。他对晚辈不论是谁不分亲疏,体现一种长者风范和敬业精神,正因为他平凡中的伟大,他卓然出众的品德和才华,才赢得身前生后最高的赞誉。 时至清明,我只想在我的亲人中,有这么一位值得敬慕和尊重的老人,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要是他还活着,我又可以亲耳聆听他的教诲了。 亲历人大 又到县级人大换届选举时,我的思绪就回到了刚到人大上班的日子,想起了从自治县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开始连续三届的常委会领导、工作委员会和办公室的同志。一张张熟悉的面容,多半退休了,有的调离了人大机关,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甚至还有的已经离我们而去了,永远地告别了我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