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旗杨_第四十七章刺史董卓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七章刺史董卓 (第2/3页)

只有一千残存之兵,而且被屯长搞得没有数月,甚至数年的功夫都别想恢复正常。我们有什么好思虑的。”

    陈元听完后,突然笑了起来,杨奇也是面带微笑的看着刘二。

    “你们笑什么?”刘二疑惑的看着二人,刘二感觉他的这几句话并没有说错,也没什么好笑的。

    “呵呵,我笑,这几天为了对付鲜卑人,每天不停的想着鲜卑人会怎么做,想的都有些魔怔了。居然猜测其刺史大人的想法来了,却忘了我们现在不过是一个小小的队长而已,那些事正如你说的,我们有什么好考虑的,留给刺史大人去想就好了。”陈元笑着说道,然后面色一变道:“不过,我怎么从来不知道刘二你居然会动脑子了,这些事情都想得清楚。”

    “你…混蛋!”刘二向着陈元打去…

    杨奇看着打闹的二人,脸上的笑容逐渐消失。陈元说是那么说的,但是话语中深深的留恋和自嘲却是掩饰不住的,过惯了掌管一方的生活,虽然艰苦,但是突然要回到别人的手下,总是有些不自然,权利的滋味只要尝过就不会那么轻易的放弃。

    想起来前些日子,自己的手下不过是四百余人,但是一切却能按自己的意愿随心所欲,想到马上就要开始听从别人的命令,杨奇的心中也有些不自然。这也是杨奇阻挡胡锐、朱贵二人成为假县尉的原因,权利的美酒谁又不喜欢。

    府衙之中,董卓进入内堂之中,原县长的家眷已经被另行安置了。董卓卸甲穿上一身便服,来到堂外。一名儒生已经在那里端坐,就见那儒生身着白袍,面如冠玉,剑眉星目,坐在那里是说不出的随意和洒脱,修长的手指,正端着一杯茶水品尝。见董卓出来起身行礼道:“明公。”

    “李儒啊,已经到了。”说着董卓在主位坐下,严肃道“今日观城中如何?”

    “尚好。”李儒嘴角含笑道“原以为城池早已不在,现在内城尚在已是不错,更何况尚有千余精锐之士,足堪大用。”

    “观城中诸将如何?”

    “明公,心中早有所想,何必再问。”

    “哈哈,”董卓大笑一声“城中诸将,多不堪用,无甚大将,不过城外的那名屯长,我却是很感兴趣。你看如何。”

    李儒思索一会道:“堪用,能用,而且要重用。”

    “哦。”董卓对李儒能够给一人如此大的评价意外非常。“说说看。”

    “是,在城外我观此人年不及弱冠,后入城后翻阅军籍,证实此人今年不过十七而已,参军也不过数月之间。而军籍之上已经是履历战功,升任屯长全凭战功而已。此人可用,而年不过十七,便家破人亡,心中定然充满了仇恨,而现在整个天下观之能为其报仇之人除明公外尚有何人。再者其人出身贫寒,亦非士人,正是明公可用之人。”

    李儒每说一条,董卓便会微微点头,尤其是说到杨奇的出身之时,董卓脸上的神色更是认同非常,显然这一条是说到了他的心中。

    “而且,明公也发现城中残余的那些士卒的不同。战场上用活人练兵,练出来的都是精锐,更何况还是吃人rou练出来的。难道明公不想把这些士卒掌握在手中。”

    说道这里董卓的双眼习惯的眯了起来“我看到城中如此多的尸骨的时候,也是吃惊不已,就算是杀了再多的人,也不应该有这么多的白骨。后来听到城中的粮仓被烧,才知道那究竟是怎么回事。这种士卒如果不要,我也就白带了这么多年的兵了。”

    李儒脸上浮现出一丝笑容,自己这个主公虽然因为是军功出身,不容于士人,但这一点直爽却正是自己看中的。“正是如此,而明公若想掌握他们,普通的将领可能镇得住他们,显然不能。便是李蒙也未必可行,当然如果有时间的,明公自然可以花时间慢慢的调教他们,只是明公马上要做的事,恐怕还要用到他们。因此此人就不能不用,而且要大用。”

    董卓显然也是知道,要快速而又稳定的掌握一直军队,主要的办法还是靠军队中原有的将领,或者是和军中有莫大关系的将领,否则士卒心中难免会有其他的情绪。现在其他两人显然没有那个能力,或者说是没有能力应付接下来的任务,那就只有那个人。想到这里,董卓已经是有了主意。只是事到临头却有些犹豫。

    “他和五原的吕布比起来如何?”虽然已经下定决心了,但是却还是想要看一下别人的意见,毕竟经历了这场战斗之后的这一千士卒很快就能脱胎换骨了,一千精锐之士已经是很重要的力量,要知道当年霍去病北击匈奴,最少的时候甚至只有过八百人。因此董卓也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