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的旅行_15母亲们的美好的旅行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5母亲们的美好的旅行记 (第4/4页)

 ○学习过的语言,千万不要出了校门就算完事,如果不想法应用它,那就永远算不上学到手的语言。所以必须想方设法让孩子在感到有趣,感受到引人人胜之中记住。不能满足于他张着嘴出声音就行了。

    走路的时候,在院子里玩的时候,陪他睡觉的时候,有趣的话题多不胜数。厨房也好,别处也好,无处不是绝妙的教室,要经常注意予以指教。

    ○天气渐热了。孩子会洗自己的短裤了么。再过几天就到了汗流浃背的时候了,至多隔一天换一次,让他永远穿干净的。

    花子母亲打开的笔记本上全是月冈老师提的注意事项

    “啊,直到孩子的裤权也给以关怀…”

    花子母亲非常感动地这么说。

    还有,那笔记本开头的一页上写着:

    让孩子自己穿西装。西装、围裙、扣子、裤子

    让孩子自己穿袜子袜子、长的、短的

    让孩子早晚问候长辈:早上好,请歇息。

    这些都是让孩子在家里做到的,全是月冈老师亲笔写的。

    还有,最后的一页上写的是:

    “此后天气渐热,孩子小,上学校一个来回一定疲劳。注意让孩子充分休息,摄取营养,注意孩子身体。”

    每拜读一份记录,花子母亲无不为母亲的伟大而感动,有时禁不住滴下感动之泪。对孩子的生活注意到这种程度,实在难得。

    老师似乎不放过任何机会,往往是反复提出要求,而且认真实行,实在令人感动。母亲们总是同心协力给予很好的配合,这是她最大的希望。而且也很接近理想境界,自己人觉得非常高兴。

    月冈老师还写道:

    “孩子的母亲也罢,我自己也罢,都是人,所以常常感情用事,从而有各种各样的想法,各种各样的考虑。但是,只有突破这些关隘,在它的彼岸才会产生真实的东西。还有,在对孩子的爱的强大力量上彼此携起手来,那就不存在跨越不了的什么。”

    月冈老师每星期看一次学生母亲们写的记录,并在这个记录上写下老师的意见和注意事项。

    那些母亲们是怎样记录孩子们的?花子母亲很想知道,但是她觉得这和窥探不幸者的秘密一般,是心术不正的行为。

    因此,她只是随处选择老师写的字句读下去。

    月冈老师写给学生母亲们的话,每一句都打动了花子母亲的心。

    花子母亲读着那些话,好像她自己受到叱责,又受到勉励。

    她想到:

    “这个学校入学考试那一天,耳朵听不见而且眼睛也看不见的孩子来了两三个,也来了很多耳朵听不见又是白痴的孩子。和他们比较起来,我的孩子,不,你们大家的孩子…”

    这段话就像冰凉的针刺进花子母亲的胸膛。她想:

    “耳朵听不见而且眼睛也看不见的孩子,这里就有一个…”

    花子也属于盲人聋哑学校都进不去的孩子。

    而且聋孩子和她比较起来,聋孩子们反倒弓似为幸运,他们借此大可自我安慰了。

    对于月冈老师的话只有低头行礼,但是就花子母亲来说,对于这话十分反感。她只有下定决心,聋哑也罢,白痴也罢,她必须付出比聋哑孩子的母亲多达百倍的心血培养花子。

    她问月冈:

    “这个学校也有入学考试么?”

    “有,很难很难呀,只取10个或者11个,可是来参加考试的有60多个呢。”

    “啊?”

    花子母亲吃了一惊。

    “怪可怜的…”

    “确实可怜哪。本来不想让怪可怜的小小的孩子在入学考试上再遭一次罪,可是…”

    “那就是说,六七个人之中取一个?”

    “对,而且因为是聋孩子,考试中的考察很难,孩子不容易懂。”

    “考不上的孩子怎么办?”

    “明年再考,再取不上,后年再考。有的孩子哪次考试都来。”

    “啊!不是义务教育么?”

    “不是义务教育。没有足够的学校收容全部的聋孩子。虽然有私立学校,但是依然不够。所以也就谈不到义务教育。”

    月冈老师神色黯然。

    “有上不了小学的孩子么?”

    花子母亲惊奇地发问。

    因为她觉得,必须比普通孩子花更大力气教育的聋哑儿童们,甚至连普通科也上不了…这世道是不合乎道理的。

    被排斥在学校之外的,不只是自己的女儿花子。眼睛看得见的聋哑孩子、耳朵听得见但眼睛看不见的孩子们或许也是。

    “聋哑学校哪怕增加一所也好,老师,哪怕增加一个人也好!”“对!”

    月冈老师连连点头。

    她看了看孩子们的母亲,提醒她们说:

    “清一君的mama,您说话的时候,必须让您孩子看得见您的嘴才行。不然他不懂啊。”

    她接着说:

    “面朝这边,也就是让他看着你的脸,比如说画上有兵,你就指着那兵说‘士兵’。如果不让他看着你的嘴,那就说什么也白搭。还有,即使照着书本上写的教孩子,孩子也不明白。如果画的是男人,就对他说这是‘爸爸’、‘叔叔’。”

    母亲们各自蹲在孩子的桌前,一起看画册,同时在说些什么。但有的难为情,有的故作姿态,似乎教得不大好。大概是因为用大嗓门说亲切的话,又要反复说几次,觉得不大对劲,自感有失常态吧。母亲们互不通气,各自显得十分拘束。

    下课铃响了。

    “把书收起,把书收起。”

    月冈老师说完,作为信号,咚地一声敲了一下大鼓。

    她把衣钩上剩下的一顶帽子拿在手上发问:“这是谁的帽子?”

    谁都知道那是最小的贵美的。

    “是贵美子的帽子!”

    “是贵美子的帽子!”

    那个最小的男孩模仿老师这么说了一句。

    排成一行的孩子们,踏着老师的鼓声在原地踏步。随着鼓声逐渐加快,开始走步,过一会就开始跑步。

    在教室跑两三圈,精神倍增之后,各自喊出:

    再见!

    再见!

    再见!

    反复道几声再见。

    “再玩一阵也行,再玩一阵也行!”

    老师对每个人都这么说。接下来是老师帮他们穿雨衣。

    有的孩子拥抱一下老师便走了。

    “花子也再见啦!”

    月冈老师把花子带到大鼓跟前,连续地用力击鼓。

    月冈和她们母女约定,下次家庭访问时一定去花子家,那时再好好商量。

    花子母亲伫立在校门前好久,望着雨中归去的孩子们…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