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威尔传_10巴塞罗那:奥威尔之像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0巴塞罗那:奥威尔之像2 (第1/3页)

    10、巴塞罗那:奥威尔之像(2)

    但是,到处还是流言蜚语。6月5日下午,停战消息幽灵般冒出来,人们纷纷奔出家门购物。但是迎来的却是炮火的复燃。奥威尔又返回馆顶守卫在那里。一群避难的人拥在大陆旅馆里。那里弥漫着疑虑不定的可怕气氛。那位可疑的苏联间谍堵住来自国外的难民,胡说这一切是无政府主义者的阴谋。奥威尔鄙视地望着他,心想:如果他也算是一名新闻记者的话“他可是我头次见到的谎话连篇的记者”那天晚上,供应给大陆旅馆这些前簇后拥来自异国他乡的房客的主餐,是每人仅仅一份沙丁鱼。只有橘子大量供应。而这橘子是由被迫停滞在此的法国卡车司机拿出来的。奥威尔在馆顶又熬了一夜,但第二天,即星期五,sao乱看来最终要画上句号了。政府广播时而劝诱,时而威逼,催促人人待在家里,不要出门,还警告人们到一定时间,若发现有携带武器的,必遭逮捕。路障的数量不断减少,电车开始恢复运营。无政府主义者插上的黑旗也从电话局的上面取下了。傍晚将末,巴伦西亚政府军出现在街头。这支军队是共和军的骄傲,是一支顶呱呱的突击队。由于禁止携带武器,奥威尔他们必须把用于监视街道防卫天文馆的六支步枪,归还到统一工党的所在地,而且,这一切必须在摩卡咖啡馆里的治安警备队的众目睽睽之下进行。不过最后,奥威尔和一个西班牙的小伙子把枪藏在衣服里,偷偷地带了出来。奥威尔费了很大的劲才把长长的毛瑟枪枪管放入了34英寸长的裤腿中,总算没被人发现。第二天,突击队员的身影到处可见。他们“行走在大街上宛如征服者一般”

    这种情况简直太奇怪。奥威尔后来承认,事情发生得如此迅速,就好像没有什么事情发生。从外表来看,城市似乎恢复了正常,但紧张氛围却又时时袭来。首先,旧的问题尚未解决。不管巴塞罗那战斗的最终目标是什么,总之,它使得巴伦西亚政府得以统治加泰罗尼亚。这种状况在1936年的秋天的革命的氛围中多少是不大可能的。工人组织起来的民兵要解散,成员要分到国民军队中。统一工党被宣布为隐藏的法西斯:报刊上有一张卡通图片,带着一张面具,面具上挂着铁锤及镰刀,而其下竟是一个法西斯的徽印。尽管政府发出一个接一个的声明,但气氛仍处在未知迷茫之中。人们都竭力地弄清楚这些法令于公共利益及自己利益到底意味着什么。在这片土地上,政策随时在变化着,生活的轨迹也在变化着。一个来自共产党的朋友询问他是否想要转到国际分队,奥威尔甚感惊奇。他疑惑地问道,政府的条文法令不是已经判定他是法西斯分子了吗?这位共产党人对奥威尔解释说,你只是服从命令的,又不是发号施令的。以后的几周,巴塞罗那及其他各处,无论如何防御也都无济于事。

    他周围清白无辜的人,有的遭到逮捕,有的被迫躲避起来。一个独立工党的朋友由于前线受伤,被送回巴塞罗那,恰逢这次战乱,在塞满了犯人的监狱里蹲了8天,连躺下来的位置都没有。一个德国籍的姑娘由于没有任何证件,为了设法躲避警察,伪装成他人情妇。一次奥威尔碰巧撞到她从那个男人的房间走出,她脸上的表情“既羞辱又凄惨”奥威尔仍清楚地记得。读一读关于共和党政府袭击巴塞罗那的叙述,我们立刻就能感到这于奥威尔后期作品创作,于他对独裁国家所持的观点是多么重要。“你的老朋友可能会把你告发到秘密警察那儿,你一定会满腔愤恨的。”更令人感到稀奇古怪的是一边警察频频突然搜捕,监狱人满为患;另一边日常生活照常进行:一位打扮入时的妇人漫步在兰布拉斯大道上,胳膊上挎着购物篮,一条卷毛狗牵在脚边。距离一两个街道的不远处,步枪的“哒哒”声清晰可辨;穿着黑衣服的一群人(奥威尔推测可能是奔丧的人)试图越过加泰罗尼亚广场,但近一个小时过去了,却依然被来自居高临下的建筑物里的机枪阻拦着,过也过不去。为奥威尔制鞋的鞋铺摆起了一副不折不扣的漠不关心的姿态。奥威尔三番五次打电话催促,可毫无结果。奥威尔想或许大多数的市民毫无兴趣关心周围发生的一切吧。

    经过磨炼,奥威尔决定返回阿拉贡前线。考虑到他过去的各种关系,以及现在令人不爽的现状,的确也别无选择。辛克莱·劳特从马德里前线休假回来。一天下午,在兰布拉斯大道的统一工党的咖啡馆两人邂逅了。辛克莱·劳特曾在这里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遭到真理电台的盘问。两人讨论了战争的进展,辛克莱·劳特感到困惑不解。两人对军事情况的分析简直一模一样“但荒谬的是,他为自己解决的出路时忽视了马德里的关键的作用。他要返回死亡之地阿拉贡前线的阵营中”事实上,奥威尔清醒地意识到了西班牙首都的关键角色。看来似乎很有可能的是,奥威尔怀疑辛克莱·劳特的政治忠诚(当两人在英国又一次见面时,奥威尔仍怀疑辛克莱·劳特的政治忠诚),才不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吐露出来。5月9日,奥威尔在大陆旅馆写信给维克多·戈兰茨。这封信语气相当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