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生命基因(太空城)_第一章地球准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地球准备 (第1/5页)

    第一章、地球准备

    1、全体会议

    一名年轻人驾驶着一辆高级轿车在高速公路上悠然而行。

    作为一名宇宙生物学家,郭威的确可以算是相当年轻的。但是,无论是外行还是内行都不得不承认,在这一领域他已崭露头角。

    经过一番长途跋涉,轿车最后开进了一个由众多士兵把守的戒备森严的基地里。

    这里就是全球宇航中心,它汇聚着全世界所有的宇航人才和先进技术,年复一年地做出了无数的宇航探险,是许多青年一直极为向往的地方。

    郭威在一栋白色的小楼前停车下来,迈步走进里面的一间会议室。

    在这间不大的会议室里已经坐有不少人了,与会者大多数都比郭威年长,甚至还有些人已是白发苍苍。他们都是在与宇宙科学这门特殊学科及其有关的各个学科中声名显赫的人物,毫不夸张地说,他们都是郭威的老师和长辈,因为当郭威还是一个小孩子时,就对他们屡屡出现于各种文献中的大名尊崇备至,景仰非常。所幸的是,星河把自己产生于童年的对宇宙的好奇心一直保持了下来,数年来发奋读书,始有今日。不管怎么说,他认为能与这些科学界的泰斗同桌而坐,绝对是一种值得称道的荣耀和幸运。

    郭威与这些大师们一一打过招呼,然后挨着一位中年学者坐下。这时会议主持者罗伯特·唐纳森——一位衣着考究的官员开始讲话,在他的旁边有一幅供放映用的小型屏幕。郭威知道,唐纳森一向是中心出头露面的角色。

    “诸位,今天请大家来是为了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会议在唐纳森的开场白中正式开始。“中心需要大家的帮助。”

    “尽管我相信各位的天文知识都十分丰富,而且在各个领域中都做出过非凡的贡献,但为了方便大家对自己学科以外的知识有一个稍微全面一些的了解,还请允许我多说几句。”

    “我们今天所要说的是火星。这颗距离地球最近同时又是最令我们人类感兴趣的行星一直也是最容易出乱子的星星。自从19世纪意大利天文学家斯基帕雷利从天文望远镜中发现了火星上规划整齐的‘运河’之后,火星就一直是人们寻找外星文明最为瞩目的目标之一。虽然后来用更大倍数的天文望远镜证实了那位老先生所看到的不过是连绵起伏的环型山,但英国著名科幻作家威尔斯以火星人入侵地球为背景的《世界之间的战争》还是轰动一时,并在电台进行伪实况广播时引起了人们的巨大恐慌。”

    听到这里时,郭威情不自禁地微笑起来。威尔斯的科幻作品是他少年时代刚开始接触科幻小说时读到的,他就是从那时起开始迷恋科学并对科幻文学酷爱至今的。

    在唐纳森讲话时,他旁边的小型屏幕上适时地放映着各种照片和录相,从斯基帕雷利的“火星运河”手绘图到威尔斯虚构的章鱼状“火星人”以及火星陨石坑和陡峭山峰的真实照片。

    “诸位都知道,早在全球宇航中心成立以前许多年,美国在就开始了对火星的探测,在这方面进行过大量有益的工作。”随着屏幕上火星表面的清晰照片和如印度佛塔般的探测器图片的出现,唐纳森将话题拉回到了现代。“上个世纪70年代和90年代,美国先后向火星发射了多次无人探测器,为人类带回了无数颇有价值的资料。在进入本世纪以来,人类又发射了不少无人探测器。”讲话者本人无疑就是美国人,但他和所有与会的同乡们并没有就这一点有丝毫的沾沾自喜。在21世纪,宇航已经成为一项全人类共有的事业,中心就是在这样的精神下建立起来的。“这些无人探测器都是一次性的,因此从那以后,我们——对不起——美国人就没有再关心过它们,直到中心半年前进行的火星探险。”唐纳森的报告进行到这里时稍微停顿了一下。

    听到这里时,郭威旁边的那位中年人仰身向后靠去,并从原本闭着的嘴里轻声叹出一口气来。郭威很明白他的意思,他一定正在心里说:您给我们讲这些历史知识干什么呢?

    郭威相信不光是他和自己,在座的其他人一定也有同感。

    2、无影无踪

    在此次会议召开之前,所有与会者都不知道会议将要通报和讨论的内容究竟是什么,而且即将参加会议的人还被告知,不要向外人泄露这次会议召开这一事实本身,因此就更增添了这次会议的神秘感。没想到场听了15分钟之后,还是一点不得要领,是以才有了中年科学家以及星河之流的困惑和轻微不满。

    但是,唐纳森接下来的一句话却令在座的诸位与会者大吃了一惊,就像是在一潭死水中投下了一块大石头。

    “但是这次,我们没能在预定的地方找到那些探测器。”唐纳森声音很轻地说道。

    听众中顿时响起了一阵嗡嗡声。

    “请安静。”唐纳森示意大家暂时先不要进行讨论。“上个世纪的探测器我们姑且不论,因为毕竟还有火星尘暴等因素的干扰和影响。但是,我们最近发射的‘五周年’系列竟也一个也都没有被找到!”唐纳森的情绪变得激动。“大家都知道,所谓‘五周年’系列火星无人探测器,是为了纪念全球宇航中心成立五周年而于前不久才刚刚发射的。”

    郭威没有说话,因为除了探测器均告失踪这一消息之外,唐纳森以上所说的那些情况他无不了解,包括火星尘暴。

    火星尘暴是火星上的一种自然现象,类似地球上的风暴,但却不是因为空气流动而产生的风暴。因为在火星上空气极为稀薄,风本身没有可能“暴”起来。发生尘暴的真正原因,是因为火星表面各处受热不均,使得火星低层大气发生大规模的湍动,把无数细小得直径以微米计的尘粒席卷上了天空;而上升的尘粒又可以吸收更多的太阳光热能…如此反复循环,使得整个尘暴规模愈演愈烈。

    火星尘暴形状美丽,远远看去仿佛是一大团黄颜色的云。但它一旦刮起来,就可谓遮天敝日,天昏地暗,蔓延范围甚至可以覆盖整个火星表面,并历时数月之久。1971年11月,美国“水手9号”飞船飞抵火星上空时,那场自9月以来便开始肆虐横行的大尘暴仍在火星表面横冲直撞,弄得到处朦朦胧胧,使“水手9号”竟然找不到一处合适的摄影地点,转来转去也没能拍摄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