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旧事说从头 (第2/3页)
名正言顺将我杀死。 “第二天,爹仍然一本初衷,重整衣衫,再备礼物,结果被蓝衫神君用荆条毒打了一顿,并且将爹绑在马后,在雪地冰石上拖着狂奔,直到爹遍体鳞伤,奄奄一息才罢手。 “为了不负你娘,也看在她的份上,爹咬牙忍受,没有作丝毫反抗,匆匆裹伤敷药,第三天一早,又去了韩家堡…”海云情不自禁地低叫道:“唉!可怜的爹爹!” “这一次,爹的几位结义好友都已闻讯赶到,你娘也顾不得羞耻,含泪亲自跪求父兄,他们才没痛下毒手。但却将你娘割发断钗,剥去外衣,当众驱出了家门。 “就这样,爹和你娘总算结成了夫妇,可怜成婚之日,你娘身上还穿着向邻妇借来的旧衣,当行礼成婚后,洞房里看不见一丝笑容,那情景,当真是‘红烛照愁颜,冷酒含泪咽’。你娘痛哭了一整夜,从此成了海家主妇。” 海云听得热泪盈眶,鼻酸欲泣,轻问道:“从此以后,娘就没有再回过韩家堡?” “不!”海一帆摇头说:“每年的三月,我们都不辞千里赶去韩家堡向你外公祝寿,但每次都是乘兴而去,败兴而归,前后整整十年,韩家堡始终对我们恩断义绝,闭门不纳,除了乳母周大娘还偷偷由后堡溜出来和你娘私见一面之外,父女之情,岳婿之义,根本就不存在。 “你娘心灰意冷,忧郁成疾,竟不幸得了这呕血绝症,于是,我们才全家退隐海岛,发誓永不再回故土。” 述完了往事,海一帆紧揽着爱子,颤声问道:“孩子,你替爹想想,这能叫人不记恨么?如果这祸事发生在三年前,或许为父会勉强为其难点头承担,现在你娘已饮恨而逝,我们和韩家堡还谈什么情?还谈什么义?” 海云无话可答,只好低头不语。 海一帆仰面长叹,喃喃又道:“那十年之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企求他们的谅解,结果什么也没有得到;我们何尝不想娱亲心,尽孝道?是他们吝于接受,岂能责备我心地狭窄?” 海云轻叫道:“爹!别再说了,咱们回去吧!” 海一帆道:“孩子,你说咱们是个心地狭窄的人吗?” 海云首道:“云儿不敢批评爹爹,但是” 说到这里,连忙住口。 海一帆张目追问道:“顾不得损寿折福,只求她能多活几年,为博她欢心一笑,爹愿意倾其所有,连性命亦在所不惜。” 海云轻叹道:“可惜娘去世了,如她老人家还活在世上,只怕会对爹爹大感失望…” 海一帆不悦道:“云儿,你这是什么话?” 海云屈膝跪了下来,仰面道:“爹!请恕孩儿直言冒犯,爹当年所受的委屈,孩儿深为不平,也深感难过,但那究竟已经过去二十年了,而娘一生耿耿于心的,正是未能重回韩家堡侍亲尽孝,爹既然深爱母亲,为什么竟不肯成全母亲的夙愿,替她老人家代进孝道“住口!”海一帆须发怒张,沉声喝道:“你娘何曾有过夙愿,要为父替她代尽孝道?即使有,韩家堡如今已经片瓦无存,这孝道也海云应声道:“娘留下香囊地图,绣有‘急时可相寻’字句,这就等若她老人家的夙愿遗言,爹爹若愿挺身出面,承担下缉凶复仇的责任,岂非等若替娘尽了孝么?” 海一帆怒道:“说了半天,原来你也跟爹唱起反调来了。爹和你娘苦求了他们十年之久,仁至义尽,自问已无亏孝思,这只怪他们。” 海云接口道:“宁可他无情,不可我无义,爹爹一向宽厚,何苦再为二十在前的旧恨持怀,俗语说人死恨消。求爹爹念在娘的情份,舍小怨而就大义。” 海一帆冷然摇头道:“你不必拿这些大道理来压我,我既已发誓不再返回中原,岂能食言反悔,况且武林恩怨纠缠难解,咱们也犯不上去惹这些是非,你是爹的好儿子,就该遵从父命,不用多说海云含泪说道:“爹爹之命,孩儿怎敢不遵。只盼爹爹再让孩儿禀告一句话,决不敢强求爹爹食言毁誓。” 海一帆沉吟了一下,终于颔首道:“好吧!你说。” 海云哽声道:“记得娘临终的时候,曾经一再叮咛孩儿,要孩儿学爹爹当年‘无畏’、‘无馁’的豪气,好好做一番事业。孩儿牢记此言,夙愿未解。却想不到爹爹犹当盛年,竟已壮志消沉,宁将有用之身,闲置无用之地,莫非爹爹就这样自甘老死孤岛,做一个默默无闻的凡夫俗子么?” 海一帆听到这里,忍不住热泪滚滚而落,一把挽起爱子,颤抖着叫道:“孩子,爹爹何忍将你终生困在孤岛上,可是,武林中jianian险诡诈,恩怨缠结,一旦涉足其中,再想抽身就难了。” 仰面长吁了一口气,接着又道:“爹是在江湖中打过滚的,那种刀头舐血的日子,倒也过惯了,自从你娘患病,才看淡了人生,决意摆脱江湖恩仇,十年来,爹已经心如止水,不复当年豪情了。” 海云道:“当年爹退隐孤岛是有原因的,如今娘已经去世,遗仇待报,她老人家倘若泉下有知,必然会因爹爹这般颓废消沉而感到痛心。” 海一帆默然良久,点了点头道:“咱们今天就谈到这里为止,你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