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失_第3章莫名好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章莫名好感 (第2/3页)

照旧埋着头,啃书本,做笔记,故意磨磨蹭蹭。等同学们都吃完了,陆陆续续地回到教室,他才悄悄地拎上咸菜罐,打上三两饭,躲在食堂的角落,头也不抬地吃下咸菜拌饭。

    按道理,这样一个陷入生活窘境的家庭本应该享受城市贫困家庭补助的。可生性倔强、饿死不低头的父亲就是舍不出这张脸。他总是对儿子们说:“你们都记住了,人活在世上,全身上下都用布包着,就露着这张脸,无论如何不能脏了、污了,宁可身上受累,也不能让脸上受热!”

    眼看着家里的大小伙子,一个个比赛似的进入高中,进入大学,仅靠他打零工,老伴糊火柴盒,根本无法支付学费,要了一辈子脸面的父亲低下了头。他哈下腰,赔着笑,走进了街道主任的办公室,请示:“领导能不能考虑给我们家办个贫困补助?”

    街道主任叼着烟,用眼角余光不屑地瞧了瞧一身煤灰的老人,不冷不热地说:“你们家有四个活蹦乱跳的大小伙子,日子还能不好过?”

    “孩子们都上学呢。”

    “供不起就别念了嘛!哪头着急顾哪头,日子都过不下去了,还念哪门子书?”

    “可是…”

    “甭说了,困难的群众太多啦!您没瞧见,大家都在排着号地申请困难补助呢!我再了解了解情况,回去等通知吧您哪!”

    父亲退出街道主任的办公室,一步慢似一步地向回走,腰上好像系着铅坠,弯得更低了。

    一起拉煤球的老友劝说父亲:“老哥,现在谁还管你困难不困难?领导那是跟您要礼呢。要不就送点吧,现在时兴这个,您拎上两瓶二锅头,准能成事。”

    父亲笑得比哭还难看,说:“兄弟,我要是有买酒的钱,我还申请啥困难补助啊?不为别的,丢不起这张脸!”

    听天由命地等吧,万一老天开眼呢?

    街道的通知一直没有来。

    忽一日,拉煤球的老友对父亲说:“行啊,老哥,困难补助弄下来了?”

    父亲苦笑说:“别逗了。”

    老友不高兴了,说:“别人都知道了,你咋还瞒着我呢?”

    父亲说:“我瞒你干吗?根本没那事儿啊。行了,兄弟,别拿老哥开心了。”

    老友不满地哼了一声,自顾自地拉着车走了。

    后来还是一块拉煤球的老友搞清楚了,得到困难补助的是一个与田敬儒父亲同名同姓的人。怎么这样巧?拐弯抹角细一打听,原来那人是冒着他的名儿得到的补助。就是说,街道主任是以田敬儒父亲的名义从上边申请了补助款,然后给了那个根本就不困难的人,那人是街道主任的亲戚。

    气愤之下,父亲捶头痛哭。但他只恨自己没本事,让老伴和孩子跟着吃苦受气,对徇私枉法的街道主任却无可奈何。

    田敬儒得知这一消息后,第一个念头就是回去跟那个混账王八蛋主任拼个你死我活。后来虽然冷静下来了,却在不止一个梦里将那主任给千刀万剐了。

    大学毕业后,田敬儒一步一步走上了领导岗位,这自然与他的素质和能力有关,但与他对贪官污吏的刻骨仇恨也不无关系。同学们曾经议论说,如今的官场成了烂泥潭,进去一个陷里边一个!有本事干别的吧,别去那种是非之地。田敬儒却不以为然,他认为:“有正义感和责任心的人,都应该争取打进官场去。我们进去把烂泥掏出来,换成一潭清水不是很好吗?”

    说来似乎他有点狭隘,田敬儒就任清凌市委书记后,头一把火烧的居然是小小的街道办事处。当然,也怪那些街道办事处自己不小心,撞到了田敬儒的枪口上——市区二十五个街道办事处,在“低保”问题上,竟有十个办事处遭到了群众的举报。其中比较典型的是,某街道书记的外甥一面开着歌厅一面吃着“低保”;某街道主任的大舅哥两口子分别在两个社区吃“低保”有人问起来,就说离婚了,事实上两口子正恩恩爱爱地经营着地下麻将馆;而某街道一对老夫妻成年在菜市场捡人家丢掉的烂菜帮子,或去饭店要点剩饭剩菜,老头儿有病没钱治,眼睁睁死在了医院的走廊里“低保”却与他们无缘…接到举报,田敬儒立刻责成民政部门组织了十个调查组,由一名市委常委和一名副市长牵头,展开了全面大清查。结果是,二十五个街道办事处中,有十个书记、十三个主任、七个副主任、五个民政助理被拿下。按照惯例,这些人通常会被降级使用。田敬儒脸一黑,说:“这种人还怎么使用?用他们干什么?让他们有朝一日爬上来继续祸害老百姓,继续给我们党抹黑吗?不!我的意见,统统双开,让他们也尝尝当个普通老百姓是什么滋味儿!”

    小小街道不足挂齿,可是一下子处分了这么多人,集中起来不啻是一场地震。田敬儒旋即博得了全市百姓的交口称赞。而接下来的两件事,更使他的声望达到了令人仰望的高度。

    第一件事是,原建委主任陶承林利用职务之便,贪污受贿,涉及金额达几百万元。

    陶承林是原清凌市人大主任的侄子,又是清凌市卫生局局长的妻侄女婿,在清凌的关系可谓盘根错节。

    案件刚刚开始调查,省里的领导、兄弟市的哥们儿,说情的电话纷至沓来。老同学、老哥们干脆追到了田敬儒的办公室和家里去求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算了,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得饶人处且饶人嘛!

    最难缠的是陶承林的叔叔、原市人大老主任,老头儿平时走路噔噔的,这天却拄着根拐杖,颤颤巍巍地来到田敬儒的办公室,一进门“扑通”一声跪在了田敬儒面前,老泪纵横地说:“田书记,今天我舍出这张老脸,求你放小林一马。小林虽说是我侄子,可我拿他和亲生儿子没有两样。他今天违法违纪,理应受到处罚。可是念在我为党、为清凌当了一辈子牛马的分上,您饶了他这一回吧!他收的拿的我们都还回去,他贪的,我们都补上,行不行?”

    田敬儒蹲下身扶起老爷子,说:“您老这是要折我的寿啊!您是清凌的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