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灵4·苍穹浩茫茫_第二十章眉如松雪齐四皓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章眉如松雪齐四皓 (第3/3页)

〉,改口轻声吟道:“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卢照邻在〈五悲文〉字里行间,充满着未能出仕朝廷的委屈,进而怀疑人生。而这几句太白诗,说的正是不事权贵、游遍名山的潇洒之姿,简直就是当面抽他的脸,而且还抽得劈啪作响。

    一头幻化的白鹿自青莲笔端跃出,甫一出世,便放蹄狂奔,如行走于五岳之间,无牵无挂。五悲之云被挂在鹿角之上,一会儿功夫就被急速飞奔的白鹿扯得七零八落,风流云散。诸葛冬吐了一口血,身子晃了几晃。

    悲愁之情与洒脱之意,并无绝对强弱之分。李煜的伤春悲秋,足可压制岑参与高适的边塞豪情;而苏轼的豪放洒然,轻易便可横扫“孤凤悲吟”的元稹。

    无非只是境界高低而已。

    罗中夏准确地感知到了对方的风格,并准确地选择了诗句予以对抗。这就是他的境界。颜政和秦宜在一旁看得瞠目结舌,他们印象里那个无知大学生,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变成了这等强者。

    诸葛春原本打算是让五悲笔困住青莲,使其意志消沉,然后其他三笔齐上彻底压制,这也是他们四兄弟的常规战法。但现在诸葛冬已经动用到了五悲的层次,还是无法约束住罗中夏的境界,看来寻常方式已不足以应对了。

    诸葛春十指并拢,低声念动几句,他头顶的滕王笔,连续吐出气象万千的烟霞,烟霞中似还有孤鹜展翅。整个空间都开始剧烈地波动起来,无数裂隙凭空出现,旋即又消失不见,很快便构造出一栋精雕细琢的古朴楼阁,檐角龙梯无一不具。

    “〈滕王阁序〉?”罗中夏眉毛一扬,这篇古文他曾经读到过,不过当时他境界不够,不能领悟其中精妙之处,只依稀记得那两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千古绝唱。看来眼下这诸葛春是打算把自己困在腾王阁内。

    “可笑!”

    罗中夏深信,这些精雕细琢的东西,岂能比得过“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的煌煌大气。他从容换作〈关山月〉,足可以抵消〈滕王阁序〉的影响。

    他早已经顿悟,笔灵之间的战斗,不是靠技巧,也不是靠能力,而是靠境界。

    一轮云海间的明月,足以撑破腾王阁的狭小空间。

    可就在这时,罗中夏突然觉得一阵寒风袭上背心,他下意识地蹲下身子,一柄长枪如蛟龙出水,擦着他的肩膀刺了过去。腾王阁内太过狭窄,罗中夏无法及时闪避,只得就地翻滚一圈,朝右边躲去。长枪这东西硬直不弯,在如此狭窄的空间内如果一击不中,很难立刻收回去重组攻势。

    可罗中夏这一次猜错了。刚才长枪明明已横着擦过肩头,枪杆尚未收回,下一秒钟枪头却突然从脚下的地板突出来,从下向上猛然撩起。他的肩膀能感觉到枪杆仍旧在继续横着前进,枪头却朝着竖直方向挑刺。

    这就好像是多了两个空间缝隙,一横一竖,长枪从缝隙横进,却从另外一个缝隙竖出。

    罗中夏暗暗叫苦,如果对方能够随意控制空间出入口,那么那杆长枪无论怎么刺,都可以从任何方向刺向自己,简直防不胜防。

    正在他思考哪首诗才能完美地破解掉困局的时候,诸葛秋的声音邪邪地传到他的耳朵里:“臭小子,等着被我戳穿吧!”

    诸葛秋的笔灵炼自杨炯。杨炯诗文以“整肃浑雄”、“气势轩昂”而著称,诸葛秋的边塞笔,便是一柄气贯长虹的长枪。五悲挫其心志,滕王封其行动,然后这致命一击,就交给了化为长枪的边塞笔。

    诸葛秋长枪一送,本以为罗中夏避无可避。可罗中夏情急之下掣出了倚天剑,反身一挡,剑枪猛然相磕,铿锵作响。罗中夏的倚天剑毕竟强悍一些,拼了数招,长枪一退,又消失在半空。

    这长枪来去自如,无影无踪,罗中夏手提倚天剑,环顾四周,心中忐忑不安,不知敌人何时从什么方位再度出手。他忽然想到一句太白诗来,不禁苦笑道:“拔剑四顾心茫然…这句诗倒符合如今的情形。”他让青莲笔幻化出数面盾牌,横在身前,以备敌人偷袭,一动不动地站在原地,捕捉着战机。

    诸葛春在腾王阁外,冷冷一笑,这个青莲笔冢吏看似强悍,终于还是中了自己的圈套。

    罗中夏以为他的笔灵叫滕王笔,便以为只有〈腾王阁序〉。孰不知,〈滕王阁序〉不过是王勃的成名作,他真正最高的境界,却是另外那两句诗: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天涯若比邻。

    所以空间和距离对王勃的笔灵来说,没有意义,它可以在任何空间打开一个缝隙,并在其他再打开一个缝隙,两个缝隙之间的距离恒等于零。

    刚才边塞笔化作长枪,正是靠滕王笔“天涯若比邻”的能力,才能自由地在空间之中穿梭。诸葛春并没指望诸葛秋能打败罗中夏,他的目的,只是让罗中夏对“天涯若比邻”心存忌惮,老老实实待在腾王阁里。

    而真正的杀招,就在此时出现。

    就在诸葛春和诸葛秋两人的配合完成的一瞬间,第三个人以无比精准的时机加入战局。

    诸葛夏,以及骆宾王的檄笔。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