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把金针度与人_史地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史地类 (第5/5页)

迹,而景物名胜皆在所略。创稿时年二十九,及成书,年五十矣。宁都魏禧见之,叹曰:此数千百年绝无仅有之书也!"以其书与梅文鼎《历算全书》、李清《南北史合钞》称三大奇书。《读史方舆纪要》一书,集历代舆地的大成,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地理学名著。书中对形势险要,行军用兵之道,尤其详尽,所以又是国防地理的专书,是有志安内攘外者不可不读的大书。全部共分十八部分,除第一部分"历代州域形势"、第十七部分"川渎"、第十八部分"分野"外,其他都是按地区的分论。

    魏源:《海国图志》

    魏源(一七九四~一八五七),字默深,湖南邵阳人。二十八岁中举人后,去做小官;五十岁中进士,六年后太平军起事,他因为迟误驿报,被革职。后来恢复原官,六十三岁死去。

    源谊的著作面很广,在史地方面,有《海国图志》、《圣武记》、《元史新编》等,在古籍注解方面,有《书古微》、《诗古微》、《公羊古微》、《大学发微》、《孝经集传》、《曾子章句》、《董子春秋发微》、《孙子集注》、《老子本义》等。他的杂文,都收在《古微堂集》(文集·诗集)里。

    在魏源的著作里,影响最大的是《海国图志》。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后七年,魏源根据林则徐的《四洲志》稿,增补成为一百卷的《海国图志》,主张"师夷以制夷"的理论,呼吁变法图强。日本人首先受了这部书的影响,促进了维新。中国人反倒慢吞吞的,但总算从这部书里,了解了不少世界大势。后来曾国藩、左宗棠、沈藻祯、李鸿章等的洋务运动:都是顺着这一思路下来的。

    魏源是清朝中衰时代,首先能觉悟的知识分子。他和龚定盦一样,都在这种觉悟下,走向经世致用的方向。他比龚定盦小两岁,但多活了十六年,所以实际的成绩就更好了。

    范成大:《石湖大全集》

    范成大(一一二六~一一九三),字致能,号石湖居士,江苏吴县人。他是宋朝进士。做官时,很有见识,论力之所及者三,"曰日力,曰国力,曰人力,今尽以虚文耗之。"皇帝很赞许他。后来派他使金,他义正辞严,一度惹得金朝满朝文武大怒,甚至金太子都要杀他,但他不怕,"致书北庭,几于见杀,幸不辱命","竟得全节而归"。

    《宋史》说:"成大素有文名,尤工于诗。上尝命陈俊卿择文士掌内制,俊卿以成大及张震对。自号石湖,有《石湖集》、《揽辔录》、《桂海虞衡志》行于世。"纪昀《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中说:"成大有《石湖大全集》一百三十六卷,《别集》二十九卷,今皆未见。"《石湖大全集》一百三十六卷明见于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和《宋史》(艺文志),自然是他的全集的应有名目,可惜失传了,所以连纪昀都看不到了。

    范成大的诗、词、梅谱、菊谱都有单行本问世。他的《吴船录》、《吴郡志》、《桂海虞衡志》也都各有专书。鲍廷博《知不足斋丛书》收有《石湖纪行三录》,是一种好版本。《吴船录》是范成大在一一七七年(宋孝宗淳熙四年)五个月的游记,写他自四川到浙江的见闻,内容颇为详赡,是游记中的上品。

    徐宏祖:《徐霞客游记》

    徐宏祖(一五八六~一六四一),字振之,号霞客,江苏江阴人。他少年时候,就"特好奇书,喜博览古今史籍,及舆地志、山海图经,以及一切冲举高蹈之迹。每私复经书下潜玩,神栩栩动"。这种神游名山大川的抱负,早就藏在心中了。

    徐宏祖十九岁时候,父亲死了。办完丧事,他"愈复厌弃尘俗,欲问奇于名山大川"。他的母亲赞成他出去跑跑,他就出发了。他二十二岁到四十岁间的跑法,和四十三岁后不一样。四十岁前母亲在世,他多少要受"不远游,游必有方"的约束。母亲既死,他就大游特游起来,从此不计程也不计年,大过他"万里遐征"的瘾了。

    丁文江《徐霞客游记序》中说:

    当明之未,学者病世儒之陋,舍章句而求实学,故顾亭林、王船山、黄梨洲辈,奋然兴起,各自成家,遂开有清朴学之门。然霞客先生,生于顾、黄、王诸公之前,而其工作之忠勤,求知之真挚,殆有过之无不及焉,然则先生者,其为朴学之真祖欤?

    徐宏祖在乱世中足遍天下以知苍生,独往孤行,死而后己,这样脚踏实地的人,值得我们怀念他。

    方苞:《方望溪先生全集》

    方苞(一六六八~一七四九),字灵皋,晚号望溪,安徽桐城人。他是清朝进士。四十三岁时候,发生了文字狱,他被牵连。《清史稿》说:

    五十年(一七一一),副都御史赵申乔劾编修戴名世所著《南山集》、《孑遗录)有悖逆语,辞连苞族祖孝标。名世与苞同县;亦工为古文,苞为序其集,并逮下狱。五十二年(一七一三),狱成,名世坐斩。孝标已前死,戍其子登嶧等。苞及诸与是狱有干连者,皆免罪入旗。圣祖夙知苞文学,大学士李光地亦荐苞,乃召苞直南书房。…六十一年(一七二二),命充武英殿修书总裁。世宗即位,赦苞及其族人入旗者归原籍。此后他在朝里做官,后来因为刚正敢言,被人整冤枉,乾隆时-上乃降旨诘责,削侍郎衔,仍命修《三礼义疏》,苞年已将八十,病日深,大学士等代奏,赐侍讲衔,许还里。十四年,卒,年八十二。在学术地位上:

    苞为学宗程、朱,尤究心《春秋》、《三礼》,笃于伦纪。既家居,建宗词,定祭礼,设义田。其为文,自唐、宋诸大家上通《太史公书》,务以扶道教、稗风化为任。尤严子义法,为古文正宗,号"桐城派"。"桐城派"的文章,游记每被人忽视,我特别提出来,做为样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