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风云(武侠)_第十九章风雨龙虎风云(武侠)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九章风雨龙虎风云(武侠)来 (第3/3页)

人也会全然不顾的。”

    素素美目微睁:“听你的口气,好像你的安排是”

    方豪轻淡一笑:“驱狼噬虎,未必能伤到虎,但至少可以除去一只狼,不管日后我是不是射猎到这只虎,至少削弱他们的实力,就等于增强我们的力量。”

    “未必能伤到那只虎。”

    “你不也认为虎不好斗吗?今天晚上没有月亮,大家摸黑等分晓吧。”

    口口口口口口

    今夜,确是个没有月亮的夜晚。

    夜色显得特别黑。

    有灯的地方是亮,奈何有些地方没点灯。

    这么一个夜晚,北京城里没点灯的地方还真不多,扳着手指数数,也不过是那么五、六处。

    就这五、六处,在摸黑的情形下,谁也看不见谁遭到了袭击。

    拚斗厮杀相当激烈,等到亮起灯,发现了真相后,敢情都是一家人,进袭的人想撤,被袭的不肯;放,结果,进袭的人悉数被留下了,一个也没能走脱。

    北京城是个大地方,夜色本就暗如浓墨,这么大的地方,几处小地方黑暗中发生的事,不足以惊动全局,所以,表面上看,北京城仍然是十分安详宁静的。

    这种安详宁静,使得云振天、凌翠仙、素素甚至于焦大,都感不安。

    不知道方豪怎么想,只看他的表面,那是跟这座北京城一样的安详宁静。

    而,三更刚过,一辆气派豪华的双套马匹,停在王家客栈门口,车前、车后,各两名骑着蒙古种健骑的打扮俐落黑衣汉子。

    车蓬掀处,下车的竟是云家二姑娘施施。

    云施施一个人直奔后进。

    云振天夫妇等,除了方豪,一见施施都怔住了,在施施叫爹娘、meimei、大叔声中定过了神,惊喜地拥作一团。

    施施表现得很冷静,几句话之后就转向方豪:“方豪”

    方豪截了口:“玉琪让你来的?”

    “对。他让我来谢谢你,谢谢你把九格格的性命,交在了他手里。”

    方豪道:“我只求你谅解一点,我无意帮他凑聘礼。”

    施施很平静,也很坦然:“此时此地,这种事无关紧要,紧要的是我不能不来,因为玉琪已经知道你们住在这儿了。”

    “你来告诉我,让我们尽速迁离?”

    “你不用担心走不了,他让我告诉你,不论你们迁到那儿,他决不阻拦。”

    “当然,他算准了我非去参加祭典不可,既有那一刻,我们迁到那儿都是一样。”

    施施目光一凝:“方豪”

    方豪截口道:“你不要再劝我,甚至可以说不要再劝我们,因为我们没有一个人愿意躲他,你可以放心,不到祭典那一刻,他不会动我,我也不会动他,麻烦你把我的话转告给他,从祭典那一刻起,甚至于只等我踏上煤山,他跟我无时无地不可以碰头。”

    施施的目光从方豪坚毅、肃穆的脸上移开,掠过乃父云振天、乃母凌翠仙、乃妹素素,以至焦大,四个人脸上的神色,就是最好的答覆。

    施施的目光,最后仍回到了方豪脸上,她没有多说一句,也没有丝毫的留意,一点头道:“好吧!”

    说完了话,转身就走。

    凌翠仙毕竟是个做母亲的,她上前一步,抬手张口要叫施施。

    云振天抬手拦住了她道:“这个女儿,从现在起,已经不属于你我了,她有自己的决定,也有自己的路,让她去吧。”

    凌翠仙无力地垂下了手,没有说话,脸上也没有悲痛的表情,只是在两眼之中,有些亮亮的东西在闪动着。

    素素出奇的平静,平静得近乎冷漠,只望着施施在院子里转眼去远,转眼消失的身影,一动不动。

    口口口口口口

    景山,座落在“神武门”北,距京城不过百步之遥,又名万寿山,相传其下储煤以备不虞,故俗称煤山。

    实则此山乃筑紫禁城,掘护城河时所积之土丘,周围二里,高仅数十丈。

    景山因崇祯帝之自缢而家喻户晓,崇祯缢死煤山时,衣怀遗诏曰:“朕凉德藐躬,上于天咎致逆贼直逼京师,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勿伤百姓一人。”

    崇祯帝的自缢处,即在景山东麓之海棠树上。

    自满清入关后,即将景山视为大内之镇,列为禁地,平民百姓休得登临,就是想要走近些都不可能。

    口口口口口口

    夜色颇浓,微有月色,是一弯钧月。

    整座景山,笼罩在昏暗的冷辉之下,空荡、寂静。

    今夜的景山,一片的寂静,除了森森林木跟殿台阁榭外,的确看不见一个人影。

    从登山道往上,经正门“北上门”、倚望楼,或者经山后之东明左里门、之西的右里门,到寿皇殿、观德殿、倚圣殿、万福阁、兴庆阁、永思殿到处空荡荡的,看不见一个人影。

    每日里巡弋的禁军,布啃站岗的侍卫营密探,全撤了,撤得无影无踪。

    但,任何人只一近景山,就会清晰地感觉出一股逼人、懔人的肃杀之气,令人毛骨悚然,令人不寒而傈。

    谁都知道,今夜的景山,藏着无穷的杀机,每一寸土地,都可能致人死命,都可能是令人血溅尸横的地方。

    谁都知道,今夜的景山,上罩天罗,下布地网,只要踏进一步,就是只飞鸟,恐怕都别想再飞出去。

    但,今夜的景山,还是有人来,而且来的人还不在少数。

    二更刚过,步履声划破寂静,幢幢的人影也驱走了空荡,陆续有人踏上了登山道,每一个步履是那么从容,神态是那么安详,不管是从容或安详,却都带着一股不可侵犯的肃穆之气。

    登山的队伍,陆陆续续,但都是从正面登山,绝没有一个走山后的登山道。

    参加祭典的各地义军首领,陆续到了。

    保卫营的密探也好,护卫九城的禁军也好,还没见一个。

    最先登上景山的,是一前四后五个人。

    这五个人,一个黑袍老者,四名黑衣壮汉,四个壮汉身上,都背着一个不算小的黑包袱。

    五个人脚下不停,目不斜视,一路登山。

    入北上门,经倚望楼往东,一直到东麓那株枝叶不算茂盛,但枝哑纵横,让人有铁骨嶙峋之感的海棠树前。

    五个人有着片刻的肃立,然后四个壮汉解下了身上包袱,就地打开,四个包袱里完全是祭典上应用之物。

    抖开一块黄绫铺好,然后烛台、香炉、祭品…应有尽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