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唐文_第10部卷九百九十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部卷九百九十九 (第2/5页)

无疑虑,即将永定。今奉皇帝金铨、马瑙、胡瓶、羚羊衫段、金银饼盘器等,以充国信。 吐蕃赞普可黎可足 可黎可足,元和十二年立为赞普。长庆元年遣使请盟,会昌二年卒。 与中国盟文 蕃汉二邦,各守见管本界,彼此不得征,不得讨,不得相为寇仇,不得侵谋境土。若有所疑,或要捉生问事,便给衣粮放还。今并依从,更无添改。 坌达延 坌达延,吐蕃宰相,(《旧唐书》《作大将坌达焉》)。开元二年上书请盟。 献宰臣书 两国地界,事资早定。界定之后,然后立盟书。大夫解琬,昔在安西界,望使会于河源。相与展议,蕃之愿也。 东谢蛮宋鼎 鼎,东谢大酋长,官正议大夫检校蛮州长史,继袭蛮州刺史资阳郡开国公。贞元十三年奏请朝贡。 请朝贡奏 前件刺史,建中三年一度朝贡,自后更不许随例入朝。今年恳诉称,州接?,同被声教,独此排摈,窃自惭耻,谨遣随?等朝贺。伏乞特赐优谕,兼同?刺史授官。其?两州,户口殷盛,人力强大,邻侧诸蕃,悉皆敬惮。请比两州每年一度朝贡,仍依?轮环差定,并以才干位望为众推者充。 南诏王异牟寻 异矣寻姓蒙氏,南诏王阁罗凤孙,大历十四年嗣立。贞元十四年遣使求内属赐黄金印文曰:“贞元册南诏印。”元和三年卒。 贻韦皋书 异牟寻世为唐臣,曩缘张虔陀志在吞侮,中使者至,不为澄雪,举部惶窘,得生异计。鲜于仲通比年举兵,故自新无由。代祖弃背,吐蕃欺孤背约,神川都督论讷舌使狼人利罗式眩惑部姓,发兵无时。今十二年,此一忍也。天祸蕃廷,降衅萧墙,太子弟兄流窜,近臣横污皆尚结赞阴计,以行屠害。平日功臣,无一二在。讷舌等皆册封王,小国奏请,不令上达。此二忍也。又遣纳舌逼城于鄙,敝邑不堪。利罗式私取重赏,部落皆惊。此三忍也。又利罗式骂使者曰:“灭子之将,非我其谁?子所富当为我有。”此四忍也。今吐蕃委利罗式甲士六十侍卫,因知怀恶不谬。此一难忍也。吐蕃阴毒野心,辄怀搏噬,有如?俞生,实污辱先人,辜负部落。此二难忍心。往退浑王为吐蕃所害,孤遗受欺,西山女王见夺其位,拓拔首领并蒙诛刈,仆固志忠身亦丧亡,每虑一朝亦被此祸。此三难忍也。往朝廷降使招抚,情心无二。诏函信节,皆送蕃廷。虽知中夏至仁,业为蕃臣,吞声无诉。此四难忍也。曾祖有宠先帝,后嗣率蒙袭王,人知礼乐,本唐风化。吐蕃诈绐百情,怀恶相戚。异牟寻愿竭诚自新,归款天子,请加戍剑南、西山、泾原等州。安西镇守扬兵四临,委回鹘诸国所在侵掠,使吐蕃势分力散,不能为强。此西南隅不烦天兵,可以立功云。 与中国誓文 贞元十年岁次甲戌正月乙亥五日己卯,云南诏异牟寻及清平官大军将与剑南西川节度使巡官崔佐时,谨诣点苍山北上请天地水三官、五岳四渎、及管内川谷诸神灵,同请降临,永为证据。右:异牟寻乃祖乃父,忠赤附汉。去天宝九载,被姚州都督张虔陀等离间部落,因此与汉阻绝。经今四十三年,与吐蕃洽和为兄弟之国。吐蕃赞普册牟寻为东主,王亦无二心,亦无二志。去贞元四年,奉剑南节度使韦皋仆射书,具陈汉皇帝圣明怀柔好生之德。七年,又蒙遣使段忠义等招谕,兼送皇帝敕书。遂与清平官大军将、大首领等密图大计,诚天地发于祯祥,所管部落,誓心如一。去年四月十三日,差赵莫罗眉、杨大和眉等赍仆射来书,三路献表。愿归清化,誓为汉臣。启告宗祖明神,鉴照忠款。今再蒙皇帝、蒙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仆射遣巡官崔佐时传语,牟寻等契诚誓无迁变,谨请西洱河点苍山神祠岩盟。牟寻与清平官洪骠利时、大军将段盛等。请全部落归附汉朝。山河尔利,即愿牟寻、清平官大军将等福祚无疆,子孙昌盛不绝。管诸ㄦ首领,永无离二。兴兵动众,讨伐吐蕃,无不克捷。如会盟之后,发起二心,及与吐蕃私相{山乃}合,或辄窥侵汉界白田地,即愿天地神?,共降灾罚,宗嗣殄灭,部落不安,灾疾臻凑,人户流散,稼穑产畜,悉皆减耗。如蒙汉与通和之后,有起异心,规图牟寻所管疆土,侵害百姓,致使部落不安,及有患难,不赐救恤,亦请准此誓文,神?共罚。如蒙大汉和通之后,更无异意,即愿大汉国祚长久,福盛子孙,天下清平,永保无疆之祚。汉使崔佐时至益州,不为牟寻陈说,及节度使不为奏闻天听,说牟寻赤心归国之意,亦愿神?降之灾。今牟寻率众官,具牢礼,对西洱河奏请山川土地灵?,请汉使{山乃}发动兵马,介心戮力,共行讨伐。然吐蕃神川昆仑,会同已来,不假天兵,牟寻尽收复,铁桥为界,归汉旧疆宇。谨率群官虔诚盟誓,共克金契,永为誓信。其誓文一本,请剑南节度随表进献。一本藏于神室,一本投西洱河,一本牟寻留诏城内府库,贻诫子孙。伏惟山川神?,同鉴诚恳。 嵯颠 嵯颠,南诏弄栋节度王。弄栋地名,南诏别部。元和十一年,以南诏王劝龙晟不道,杀而立其弟劝利,赐姓蒙氏。太和三年,西川节度使杜元颖治无状。嵯颠陷邛、戎、?三州。四年,上表请罪。 请诛杜元颖表 蛮军比修职贡,遽敢侵边。但杜元颖不恤三军,令入蛮疆作贼。移文报彼,都不见信。故蜀部军人,继为乡导。盖蜀人怨苦之深,祈我此行,诛虐帅也。诛之不遂,无以慰蜀士之心。愿陛下诛之。 郑回 回,相州人。天宝中举明经,授?州西泸令。?州陷,为南诏王阁罗凤所虏,更名蛮利,以为清平官。贞元中,说异牟寻内附。 南诏德化碑 恭闻清浊初分,运阴阳而生万物;川岳既列,树元首而定八方,道治则中外宁,政乖必风雅变。我赞普锺蒙国大诏,性业合道,智睹未萌,随世运机,观宜抚众,退不负德,进不惭容者也。 王姓蒙,字阁罗凤,大唐特进云南王越国公开府仪同三司之长子也。应灵杰秀,含章挺生,日角标奇,龙文表贵,始乎王在储府,道隆三善,位即重离,不读非圣之书,尝学字人之术,抚军屡闻成绩,监国每著家声,唐朝授右领军卫大将军兼阳瓜州刺史。洎先诏与御史严正诲谋静边寇,先王统军打石桥城,差诏与严正诲攻石和子。父子分师,两殄凶丑,加左领军卫大将军。无何,又与中使王承训同破剑川,忠绩载扬,赏延于嗣,迁左金吾卫大将军。而官以材迁,功由干立,朝廷照鉴,委任兵权,寻拜特进都知兵马大将。二河既宅,五诏已平,南国止戈,北朝分政,而越析诏馀孽于赠,恃铎鞘,骗泸江,结彼凶渠,扰我边鄙,飞书遣将,皆辄拒违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