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澜池_第七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 (第1/7页)

    第七章

    灭门

    慕容澜

    乌云叠聚,如要压毁重楼,天色宛如泼墨。

    我独立万象阁扶栏西望,风云盈袖,暴雨只在眉睫之间。

    四月十一。

    …

    雷声轰然大作,我甫入书房,雨柱已激上石阶。开门时的狂风将灯火卷得猛烈一斜,几乎熄灭,三叔忙以衣袖护住。

    我关上房门,将惊风骤雨关于门外。

    “可是出发的时辰?”二叔抬头问我。

    “再等一刻。”我在案前缓缓坐下。

    这一刻钟极其漫长,久久无人说话。

    我凝望桌上白铜沙漏,旁边香炉袅袅白烟。沉水香加松雪香最能安神定性,然而我听见二叔三叔依然气息浮躁。也许到如今一步,已无人可以泰然处之。

    今夜所有家人将趁大雨潜出慕容府,进入西山迷七。整个过程不可有丝毫泄露,否则便会功亏一篑,万事皆休。

    …

    白沙缓缓漏下最后一粒。

    时刻已到。

    二叔霍然起身,低声道:“我去传令秋飞,月渡两组。”三叔亦起身,他是去点齐第一批离府之人。

    我默默点头。

    房门打开,刹那一涨的风雨喧嚣。

    我凝视着二叔三叔离去的背影,知道慕容家筹谋几十年的计划终将于今夜启动。

    人事已尽,从今而后,成败生死胜败存亡,唯有视之天意。

    亥时二刻,月渡秋飞两组已在方圆十里内巡查结束。

    半个时辰之内,四辆马车辗转进入博山弄丁宅,第一批家人应该已由那里枯井下去,入密道,直赴西山迷七。

    我远远缀于车后,暗中巡查。雷雨声掩去辚辚车马动静。一切极其正常,暴雨深夜,城中并无人迹。

    二叔开始护送第二批家人。

    一切顺利。

    他们平安进入丁宅时,更鼓悠长贯穿街巷,子时方至。

    最后一批只是一辆马车,车中坐着老夫人,大夫人,我唯一仅剩的幼弟慕容沦,和他的母亲四夫人。

    这辆车由我亲自护送。

    我们所走路线与之前不同,车入东平巷方宅,穿墙而至博弈小街甲居,再由后门以三乘小轿抬出入林记绣馆。

    绣馆夹壁内密道直通迷七。

    一切毫无差错,直至我们在林记绣馆前停下。

    雨声嘈杂之中,我分明听见身后七丈左右一声嫌诏并非寻常。

    我心头一震,猛然倒掠,退过巷口。

    刹那间一股腥气破雨而来,我拔身跃起,险险避过一片喂毒暗器。然而四道风声已由右面巷中急电般逸出,擦身而过。眨眼已分扑四面,追之不及。

    闪电忽来,直裂长空。四道人影已踞我丈余。

    我长剑出鞘,凝神贯力,猛然翻手掷出。剑华如白虹凛冽,乘风御电而去,在空中圆弧轻转,抹过四人脊背。

    电光寂灭。

    四声惨呼似已连成一线,沉重的倒地之声。

    长剑挟风兜回,微微啸鸣,重入我手中。我接下,长舒出一口气来。

    此时才有人奔至我身边。我命他们处理尸首,彻底搜寻。

    林记绣馆大门虚掩,小轿已抬入门内。我正待进门,忽听身边一声冷笑。

    大夫人仍未进去,冒雨站在阶前。黑暗中她的目光如噬人幽火,无限凌厉怨毒,我心头猛然一跳。

    她咬牙切齿:“就是这把剑么?你是不是用这把剑杀了源儿?”

    霹雳狂雷就在此时轰然炸响。

    我不由自主地低头看我的剑,看它隐没在暗夜里的寒光。我的手在剧烈发抖,无法控制。

    我咬紧嘴唇,一言不发。

    大夫人却已近失常,她忽然张牙舞爪地向我扑来:“你为什么不敢承认?你为什么不敢?”

    我退后一步,门内已及时冲出两人将她制住。老夫人的声音冷冷传来:“湘芜,这是什么时候,容得你如此胡闹?”大夫人在挣扎中被拖入馆内。

    我默然无语,听见老夫人不辨喜怒的声音穿过雨声而来:“澜儿,一门生死荣辱,此刻都着落在你身上…希望咱们并没有看错。”

    我心中一凛,沉声答道:“祖母放心。”

    门内再无言语,大门缓缓合上。

    忽然我身边只剩下滂沱大雨,漫漫长街延展无尽。无边黑夜仿佛要将我压进深深土层,又或者要将我寸寸榨碎。

    这时我觉得冷,万分孤独。

    我记起那一夜,郁山风雨如狂,当我从大哥的身上拔出我的剑,电破长空。就在那一刻,在血污的剑刃里我照见自己…我看见自己已再无退路。此身非我有,至死方休。

    缓缓将剑还入剑鞘,我转身离开。

    大雨姑苏。

    今夜一别。

    落梅山。

    本部精锐五百人鸦雀无声地相候。

    我带领他们连夜疾行至松江境内,天将破晓,我们全数进入秘密营地。接获快马传书,森木部两百人马已乔装分散,自杭州陆续启程。

    四月十三,松江车马总行浩浩荡荡驶出二十辆大车,车中装满南货箱笼,俱贴有辽北宝盛行字样,车中自然别有乾坤。次日,松江福盛镖局大举启镖,镖师百人护送春季贡缎绣品十余船沿运河赶赴北国京师。

    五百人中如此已去三百。

    余下诸人两三人一组,乔装改扮,取道水陆两途,各自出发。

    五月初十,我已抵达呼音山麓。

    人马陆续抵达,距五月十三的最后期限仍有三天。

    …

    当夜我离开营帐,深入呼音山中。根据他信上指引,我顺利找到了阿湄所居的山洞。

    在那个山洞外,我看见一座醒目孤坟。坟前立有一块圆石,石上浅浅一行刻字,令我一阵迷茫。

    我记起少年时在后园中相遇的男子…那时箫声…他眉间的忧色寂静温华。他吹过的曲子我还不曾忘记,他说话时廖落自伤的神情宛在我眼前。

    那是离别的曲子,他曾说过,我和一个人生离死别的曲子。

    …

    我慢慢取出怀中的箫,在他坟前轻奏一曲。

    箫声凄寂悠扬,晚风使人惆怅。我忽然发觉有些人有些事,只是一瞥之间,已足以使人一生不可相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