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第3/4页)
的第一个对手是崆峒派首席大弟子谢渊停。 案亲不许我向任何人提起此次约战,命我自行闭门备战。 战前七天,父亲,大哥,和我一同出发时,父亲忽然淡淡地说, 此次约战是以你大哥的名义,谢渊停才肯应战。届时你要以你大哥的身份示人。 我怔住,不明所以。 我从不曾与父亲争执,何况这件事如此匪夷所思,争都无从争起。 大哥在旁冷笑:"怕我抢了你的风头么?不过输了的话,还要我来担待。" 我再无话可说。 我易容改装与谢渊停决战。 我与大哥本来体貌相当,略作易容便难以分辩。谢渊停丝毫没有看出破绽。 我在第八招击败谢渊停,令他最为得意的幻雨十七剑仅使了不满一半。 当我以为这场尴尬终于结束的时候,其实才是事情的开始。 在这一年后来的十一个月之中,我代大哥连胜了十一名敌手。 我们的秘密无人知晓,即使是我们的家人都毫不知情,世人更无从得知。 慕容府长子慕容源因此声名鹊起,成为江湖后起之秀中最为耀眼的一个。至于次子慕容澜,早已不复有人记得他甫出道时那些微不足道的胜利。 我心中雪亮。 我至此才明白什么是我应演的角色。 我不是慕容澜,我不是他另一个儿子。 我只是慕容源的影子。 我是一个影子剑手。 无名的影子。 然而我还不曾绝望。 至少父亲他知道,他看见,我的胜利我的成长。 当我战胜越来越多的敌手,当有一天,他终于相信我可以独挡一面,也许那时,他会还给我慕容澜的名字。 至于世人,他们其实与我无关。如果我想过要世人知道我的胜绩,我也只是想让我的父亲为我骄傲。 我这样地安慰自己。 然而我控制不了我日益无语的沉寂与泄露在眉间的忧悒。 "你要怎样才脑旗活呢?"阿湄曾经这样问我。 我不知道怎样回答。 最后我说,"也许,当我在乎的人也在乎我的时候。" 但是,那究竟是什么时候? 有时我觉得那一天就近在眼前,触手可及。有时我又觉得那一天似是永远也不会来临,渺茫得不能去想。 以后的两年大哥越来越有资格挑战一流高手,我的压力与日俱增。 我开始负伤,有时伤得不轻,但每一次,我总能设法击败对手,不负父亲的期望,不坠大哥的声名。 大哥名望扶摇而上,隐隐已可以与江湖三大剑术高手分庭抗礼。 案亲对我依然淡然。 而大哥,我亦看不出他的喜怒。 以他的心高气傲,应该不会隐忍我越俎代疱这么长久,但他与父亲仿佛早有默契,并无一辞。 我不懂得我的父亲和大哥。 我甚至不懂得我自己。 我不知道我这样下去究竟在等待什么。 除了一次次应战,我看不到自己的前途与未来。 我有时会中夜惊醒,浑身冷汗,无限惶恐空虚,因为我看见梦中的自己面目模糊,在梦里我甚至说不出自己的名字。在梦里我仿佛看见我毕生无法改变的命运。我深深害怕这样的梦境会变成现实。 我代大哥出战的最重要一役发生在我二十岁那年的秋天。 挑战当今三大顶尖剑手中的武当掌门松岩道长。 我对那一役毫无把握。 世人皆知松岩道长的绝招"万壑松涛"威力无匹,一发难收。曾出手四次,从未有人生还。 我没有信心我会是第一个自此绝招下生还之人。 决战前我陪了阿湄三天,那就象是我和她的诀别。 我只需要与她一个诀别,因为除她以外,再没有人会关心我的生死。 我们离开时,阿湄追来相送。 她不知道也许从此以后她再也看不见她的二哥。 武当绝顶。 数十名武林顶尖高手观战。 山下尚有数千等待消息的武当弟子及江湖人士。 我已与松岩道长激战五百招。 从日出战至日落,落了雨,又放晴,他仍未施展他的"万壑松涛"。 我全神贯注严阵以待,但当他大喝一声"小心!"使出那一招时,我才明白无论怎样防备,这一招依然防不胜防。 那一剑仿佛狂风摧卷,万壑松涛滚滚撼动连绵浩邈扑面而来。 那一剑其实是霎那间攻出的无数剑,推波助澜潮涌而至。无可退避,无可抵挡,当者披靡,势无生理! 电光石火间,他轻点的剑尖已刺入我右胸。 我尽力避让,随即又中两剑。 山风骤起,我几乎立足不稳。忽然间,灵光一现,我不及多想,凝聚毕生劲力,无视扑面剑影,一剑直刺他的手腕。 万丈松涛霎那归于无形。 我死里逃生,气血翻涌。抬头,见松岩道长面如死灰。 "为什么,你为什么能破?" "树欲静而风必止",我说,"你的手就是摧动万壑松涛的风。" 松岩道长忽仰天长笑,抛下手中长剑, "我本来怜才之心已起,不愿你死在我的绝招之下。可惜一时好胜,终于忍不住出手,却自取其辱,自取其辱!" "胜败尚未分出,道长何出此言?" 他摇头叹息, "绝招已为人所破,尚有面目再战么?" 转身欲行,忽又回身, "公子资质非凡,于剑术一道前途不可限量,五年以后将无人可敌。保重!" 我知道他要我保重是要我尽早医治那三处剑伤。 那三剑快得旁人难以察觉,伤口却不浅。血流很急,只不过在黑衣上看不出血迹。 但我不能就此离开,我还有没有演完我的角色。 案亲携我与那些上前祝贺的人应酬寒暄。将近半个时辰后我才脱身回到客栈,已近虚脱。 我的衣服已被血水染得尽湿,大量失血令我感到头晕目眩。 我自己要来热水,处理了伤口,换好衣衫。还未及收拾,已有人敲门。 我开门,看见父亲。 他漠然扫视我屋中零乱,却只是说, "晚间的庆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