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四章 (第4/9页)
过此词的意境,必是道出玉罗刹自己的心情,可见得她一定曾经自问“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 世上尽多的是营营役役,追求名利之人。在虚荣中,这些人虽然不会泛起惆怅,也不会有”新愁” 可是梦醒梦回,或是偶然空闲下来之时,他们总不免会有“失落”之感,自然他们不知道自己“失落”什么?亦不暇追究,他们唯有尽力把自己投入无谓的忙碌中和庸俗的欢乐里,把怅惘之情,以及青春时代的憧憬,都使之在麻醉中遗忘。 著问“惆怅”“憧憬”甚至于对年华日复一日逝去的“恐惧”有何用处?则这个答案,却是不肯定的。 也许这是哲学中某些部份的起源,而至少一个人如果不须要利用种种刺激的欢乐以麻醉自己,则他一定可以变得高雅些,也可以减少许多“患得患失”的痛苦。此外,他将会找寻有意义的人生,这样,天地就会廓阔,不再把自己禁铜在“个人”的圈子中了。 徐少龙的目光落在另一张笺上,但见字迹潦草凌乱,写的是:“可以复仇而不复,非孝也。复仇而珍把,亦非孝也。 以仇未复之耻,居终身焉,盖可也。仇之不复者,天也。不忘复仇者,己也。克己以畏天,心不忘其亲,不亦可矣。” 这一段文字,大意是说若然一个人身负莫大的仇恨,可以报复而不去报复,便是不孝。 但若是复仇后会遭遇到身亡把绝的恶果,则报复之举,也是不孝。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因不报仇而忍耻偷生,仍是对的。 因为这一仇恨不能报复,是天意。 不忘报仇,则是自己的事。 这样克制自己报仇的欲望,也是敬重天意的意思。同时紧记着忍恨活下去,乃是行孝的话,岂不是可以得到慰解么? 徐少龙看了这一段文字,不禁一愣,忖道:“这一段好像是从王安石一篇文章中抄下来的,她当然不会无缘无故抄下这么一节。” 显而易见,玉罗刹连晓君一定是心怀某种仇恨,可是一直不能报复,所以深心中感到耻辱。 因此,她用王荆公这番议论来慰解自己。 其实王荆公这一篇“复仇解”主旨是要人守法,不可私下做出报仇行为。而万一在君王无道,官吏贪腐之时,因而不能凭借法律解决,也不可以私下报仇,破坏了法律的尊严。 当然玉罗刹连晓君不会是“守法”之人,所以她略去其他有关分析“报仇”的议论,单单选出这么一节。 徐少龙随即恍然大悟,忖道:“怪不得她在帮中,如此的冰冷孤独,不与任何人来往,敢情她心底郁结着仇恨。以她倔强的个性,自然会变成孤僻的人了。” 徐少龙的目光移到另一张笺上,但见开始的几行,已经涂抹,不可辨认。但后面却清清楚楚的写着一首似偈非偈的四言绝句:“生是何物?死是何物?生生死,得得失失。” 从这一张笺上,可能窥见连晓君的思路,是怎生变化。 亦可窥测到她的苦恼,不仅是“爱情”“仇恨”而已,而是还有探索人生意义的困惑。 徐少龙现在已比较了解这个女孩子了,她不仅是长得貌美和精通武功,同时她也有思想。 他苦笑了一下,忖道:“自古以来,谁能解答这些问题呢?孔夫子说‘未知生,焉知死’,他老人家轻轻的把其中一个问题抛开,先教人如何才生活得好些。释家根本不在乎生死的问题。但可怜茫茫众生,才智既不足以解答这等大问题,便只好浑浑噩噩一过日子了。” 他不知不觉叹了一口气,睡椅上的女子,迅快回过头来,看见是他,便道:“哎呀!是你么?” 徐少龙向她望去,但见她云鬓微乱,娇靥微红,似是曾经小睡,更显一种娇慵的动人风韵。 他笑一笑,道:“如果不是我,谁敢这么大胆,闯入你的香闺?” 玉罗刹连晓君站起身,道:“你虽然是我的哥哥,可是乱闯妹子的闺房,也是失礼之事。” 徐少龙晒道:“少罗嗦,你用这等态度欢迎我么?” 他举步行去,直到她跟前,微微俯头,锐利的目光,迫视着这个美女。 连晓君初时不甘示弱地对看,可是片刻间就软化了,娇躯向前一靠,倒在他的怀中。 徐少龙有力地拥抱她,迅即吻在她那两片娇艳的香唇上,两人拥吻良久,才分开来。 连晓君幽幽道:“你早就知道帮主指定我担任这个任务,是也不是?” 徐少龙点点头,道:“是的。” 连晓君道:“但我却直到现在,才知你是我哥哥,你为何不早点告诉我,免得我白白疑虑了许久。” 徐少龙道:“我怎能早点告诉你?帮中规矩,向来如何,你又不是不知道的。” 连晓君道:“算啦!你真是这么忠心五旗帮么?我瞧却不然。” 徐少龙忙道:“别胡说,这等话何必说它。” 连晓君道:“怕什么?你现下权势倾帮,谁也不能中伤你了。” 徐少龙道:“人心最是难测,你与我之间,当然没有问题,说什么话都可以,但万一一被旁人听去,总是不妥,你说是也不是?” 玉罗刹连晓君道:“好吧,我以后不提就是,但这一趟的任务,你总可以告诉我吧?” 徐少龙道:“当然可以。” 他们各自落座,面面相对,膝头都碰到了,唯有这等距离的耳语,才可不虞被人窃听了去。 徐少龙道:“咱们是奉命到金陵去,调查总督黄翰恬的麾下,有些什么高人。” 连晓君一怔,道:“这等事也须得我们出马么?” 徐少龙道:“你语气之中,似乎不把这位总督大人放在心上?” 连晓君道:“当然不是,本帮现已查出来的高人,就已经有少林寺的‘假罗汉’段玉峰,武当派的‘冰翁’江苍松和南海‘玉尺金剪’林秋波。” 连晓君微微动容,道:“这三个人,都是当今武林的一流高手啊!”徐少龙道:“谁说不是,正因如此,才须得我们伪扮兄妹,前往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