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仙踪_第二章导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导师 (第2/3页)

于a的直线x,而你就处在直线b与直线x的交点y上了。当你离开交点y的时候,就可以选择前往直线x了,也就是前往与地球平行的空间x。当然,空间根本不是象直线那么简单,不过根据你们地球人目前的智商,如此解释也是最合理的了。”

    擅长举一反三的秦川兴奋的叫道:“我明白了!我明白了!如果给直线规定个方向,那么方向就是时间,直线上的每一个点都是某个时间下的空间!噫,不对!作为两个空间的交点,应该只能存在于某个特定时间的那一瞬间,可是‘魔鬼三角区’已经存在了很久。这是怎么回事?对了,你说你可以把我随意送到直线上任意点,这就说明你已经可以驾驭时间了。因此这个交点能随地球时间流动而固定存在也不足为奇了。”

    “虽然理解得很肤浅,不过相对于你们地球人目前的情况,也很不错了。”导师的声音竟然也被秦川感染了,带着一丝兴奋“其实驾驭了空间,就等于驾驭了时间。如果你要去古代或者未来,我只用把你传送到我本体空间b上所对应的点,再做出平行于地球空间a的空间直线就可以了。因为a,b两直线不垂直,所以非常方便。即使两直线相互垂直,我也有办法,不过稍微麻烦点而已。空间是原本存在的,并不是划直线划出来的。刚才所谓的空间直线,只是我们科第落文明用科技力量给空间的定位,交点也是我们用科技力量融合的空间重合点。其实把空间比喻成直线实在是太荒谬,太儿戏了,不过为了配合你们地球人目前的智商,也只能如此了。”

    求知欲极强的秦川并不急于赶去平行空间称英雄,他更愿意与导师交流,妄图学习先进的科第落文明。然而毕竟地球文明和科第落文明之间的差距太大,尽管秦川很有天赋,又很努力,仍然学得是稀里糊涂一锅粥,云里雾里放光彩。当然收获也不是没有,尤其是科第落文明的建筑给了秦川极大的灵感。通过三维立体投影,秦川见识了科第落文明最具代表性的建筑。科第落建筑大多追求实用,以流线型为主流,而建筑物的主要作用是用来改造周围环境。科第落人开垦荒星总是采用建筑圈地法。先造一群建筑物,在荒星上圈块地,在其作用范围里,培植适合该星球的环境生物,而环境生物的作用相当与地球上可以“光合作用”的植物的作用一样,能提供适合科第落人生存的环境。在多功能建筑群的保护下,环境生物可以稳定持续的快速进化,很快即使脱离建筑群的保护范围也可以在该星球生存。在建筑群强大工作效率下,很快一大块适合科第落人生存的环境就有了,而培植的环境生物也能辅助的起一些维护新环境,扩散新环境的作用。这时这些可以轻易移动的建筑群将撤离此地,去圈另外一块荒地。在秦川看来科第落建筑同时具有机器的特征,不同的建筑通过不同的组合,可以组成各种不同的效率极高,功能极强大的建筑群,就好象不同的机器零件用不同的组合,可以组成不同的机器一样。

    见秦川兴致勃勃,丝毫没有急着离开的意思,导师便将秦川传送到了一间模仿人类旅馆的建筑里,而“友谊号”上的食物和水,也都传送到旅馆里来了。如此一来,秦川就是要在这里住上几个月也不成问题。尽管导师的智慧无与伦比,尽管导师也偶尔偷窥地球人类,但导师终究还是不太明白地球人的思维方式,因此和秦川交流起来还是很不习惯。秦川也清楚的感到了这种隔阂,他提出一个建议。希望导师能把人类的网络接进来,网络上基本什么东西都有,导师只要上上网,就可以非常轻松的了解整个人类世界,自己也可以顺便上上网,灌灌水。可是自从人类的活动空间遍布全球,导师就一直窝在这里,只通过先进设备来偷窥地球人类,却根本不愿意进入地球人的世界,说不能违反“科第落空间法”自然更不要说偷条网线接进来了。

    秦川这时候想起“友谊号”上有台据说很尖端的“盘古三号”基地的人企图用它建立两个空间之间的直接联系,便要导师把它弄过来,研究研究。导师分析了“盘古三号”得出了结论:这是最原始的空间感光器。由于“盘古三号”和基地超级计算机“银河九号”藕断丝连,导师便将“盘古三号”改造成了空间单向控制接收器。如此一来,导师便可以在这里遥控“银河九号”再通过“银河九号”接入因特网。如此一来,秦川上网的构思就变成了现实。更加令秦川兴奋的是,导师这里没有电脑,因此给秦川做了一个思维控制器来取代鼠标键盘。用思维cao作比用鼠标键盘cao作要爽多了。脑子里一想什么,网页就自动刷到该处。

    不过很快秦川的快乐就烟消云散了,因为他在网上看到了关于自己的报导。其中让他最不能忍的一篇题为《从天才少年到变态jianian杀幼女犯——清夏准博士秦川》。大意是:秦川是孤儿,自幼缺少关爱,童年过得非常悲惨,因此埋下了心灵扭曲的种子;秦川身材矮小,相貌平凡,因为极度自卑,所以为人孤僻,没树立好正确的人生观,内心充满灰色;秦川发育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