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08章天意 (第2/3页)
匈奴、鲜卑、突厥那样拥有整个大草原的霸王! 愚蠢的营州契丹还在指望平卢军吧?哈哈…平卢军!一个只会假报军功的**军队,怎么可能敌的过十万健儿?更何况,还有默啜部在后突击! 娑固觉得自己的运气实在是太好了!按照原本的计划,攻取营州后,再向南攻击平卢、范阳一线,如果平卢军和范阳军据城坚守的话,不善于攻城的草原骑兵将会受到很大的损失,可是偏偏营州契丹那个可爱的废物,那个叫做“李光弼”的小子把平卢军引了出来,在草原上歼灭平卢军,以后攻击幽州就会更加顺畅! 只要拿下幽州,站稳脚跟,南下的所有零散部族就会慢慢融合进奚族…这是上天在预示着新一代草原王者的诞生吗!? 娑固眼望着天边的晚霞,心情激动澎湃,恨不得催前面百里外的默啜部再走快一些! “王!大巫要见您!”侍卫的声音在身后想起。 娑固猛地皱起了眉头,提到族中这个大巫,他就有气,自从白灾降临,部族准备南下的时候,大巫就一直反对,激烈的反对!说什么南方是死亡的绝地,南下就是走向幽冥的捷径!哼!这些巫祝,每一代人都被人供养着,他们早就没有了草原汉子的豪气和胆量!这次一定又是要哀求自己放弃! 不过…不去见又是不行的,巫祝在牧民中的地位还是很高的…罢了!且去敷衍一番吧! 娑固无奈,兜马向来路奔去,他因为激动,一直走在队伍的前方,而巫祝们却乘着毡车,被簇拥在长长队伍的中间。 大巫祝的毡车外,娑固不情不愿的草草整理下衣服,退步弯腰抚胸对毡车行礼,口中说道:“上祝大人,娑固来见!”对族内地位很高的巫祝,一般尊称为“上祝” “族长请进来…”毡车内传出的沙哑声音让人想象的出这声音的主人有多么衰老。 娑固立即轻轻跳上车子,毡车十分的大,比普通马车宽一倍、长两倍,里面坐二十个人都不成问题,拉车就要用前后两排八匹马,娑固每次看到这辆大毡车,都十分厌恶,在他看来,这些巫祝就是族中的蛀虫!是一群完全腐烂的人! 揭开车上毡帐的帘子,娑固钻进毡帐内,宽阔的毡帐里面只坐着四个人,一位不知道多大岁数的老人和三个中年人,那个老人看上去很是骇人,他似乎从生下来就没剪断过身上的毛发,这老头儿几乎被银白色的头发、胡须、眉毛整个儿包成一个茧子,另外三个中年人成三角形盘坐在老者的外围,将老者卫护其中。 “上祝,上天有何谕示?” 苍老沙哑的声音从帐中心那个“白茧子”里传出来:“族长啊,这次我看到了非常清晰的未来…西南的方向上有冲天的死亡气息,那里遍布着游走在人间的恶魔和不甘心死去的幽灵,族长,那里是奚族的地狱!不能再向西南走了!躲避白灾可以向东,去辽东、去乐狼都可以!不能再向西南了!” 随着老巫祝的言语,娑固的眉头越皱越紧,心里越来越不耐烦,千载难逢的机会怎么可以只求躲过区区白灾?!几十万部族聚集在一起是那么容易的吗?!这些愚蠢的巫祝,以他们懦夫一样的胆量,什么事都做不成! “上祝大人,西南的死亡气息正是预示着敌人的覆灭!天下间没有能够击败我们数十万草原健儿的力量!” 老巫祝沉默一会儿,又不甘的说道:“族长…默啜部落已经让出了他们的牧场,就让我们的老弱妇孺在这里放牧吧,族长带着勇士们去争取荣耀,妇人们会在你们回来的时候为你们献上热酒…” 娑固无奈,这是巫祝们的底线,虽然说在部落中,族长的权威是最大的,可是这时候和巫祝们有所争斗的话,实在是不智,就让一步吧… “好吧!就按上祝说的办!请上祝带着牧民们在此地扎营牧羊吧!我必会把胜利的消息带回来!”娑固巴不得赶快结束这让人生气的会面,按他所想,巫祝们一定会很高兴的留在这远离战场的地方。 “不!我们和你一起去战场,草原的勇士们虽然可以勇猛的砍杀敌人,但他们无法面对恶魔!我会跟你一起去,即使部族灭忙,我也要带着那个凶手陪葬!”老巫祝语气坚定的说道,不容娑固反驳“你不要劝我,我会让徒弟们抬我走,你不用管我!” 娑固有些发愣,他想不出巫祝为什么作出这个抉择,他也懒得再去想,重重的点一下头,回身钻出毡帐,命人叫齐了各部酋长,将把老幼妇孺留在黄水南岸的决定宣布下去,那些酋长们倒是很高兴,这样作无疑更加保险一些,而且这些老幼还会拖慢速度。 经过一番调整精简,娑固和其他十二位酋长带着十三万五千骑兵,分成四路出发。第一路是性急而野蛮的靺鞨人,他们人很少,只有五千战士,这些家伙被娑固蛊惑的,以为唐军不堪一击,这次来就是抢粮食、抢铁器、抢女人,肆无忌惮的向营州柳城冲去。 第二路和第三路并行而走,不徐不急,第二路是由奚族构成的主力,人数最多,这里是整个奚族的精华所在,大概有七万五千战士,娑固就在其中,而第三路则是契丹族和室韦族的混合,大概有四万人马,速度稍微比奚族人落后一些,有些观望的意味。 最后一路是那些散碎的部落拼凑而成,包括突厥人、鲜卑人、乌丸人、柔然人等等乱七八糟的部落,加在一起有一万五千人,可他们却是不折不扣的乌合之众,就是跟来喝汤的。 四路大军浩浩荡荡的沿着土护真河南下,长长的黑褐色队列,让人产生错觉,似乎土护真河多出来一条平行的直流… 四路大军在土护真河畔缓慢的行军两天两夜,彼此之间拉开了不少的距离,前锋靺鞨族跑的最远,几乎追上撤退的默啜部落的尾巴,而第三路的契丹和室韦族则动作最慢,他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