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全传_第四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 (第4/14页)

安排。继续再谈——应行嘱咐的大事,以及皇帝心里所不能消释的疑难,显然还多着,譬如恭王,皇帝对他到底是怎么个态度?是非要澄清不可的。

    但就在第二天——七月十六,皇帝早膳的胃口还很好,到了下午,突然昏厥,等肃顺得信赶到,御前大臣景寿和醇王,正带领太监,七手八脚地把皇帝抬回东暖阁,安置在御榻上。

    景寿是个拿不出主张的人,醇王年轻,初次经历这种场面,张皇得比什么人都厉害,所以东暖阁中乱作一团,几乎什么事也未做。等肃顺一到,大家的心才定了下来。他也无暇细问,第一道命令,是飞召御医,第二道命令,奏报皇后,并请大阿哥马上来侍疾。太监们答应着飞奔而去,分头通知。

    其时御医已得到消息,栾太带着李德立和杨春,跑得上气不接下气地赶了来,匆匆行了礼,一齐来到御榻前,由栾太诊脉。无奈他自己气在喘、手在抖,而皇帝的脉又细微无力,所以两支手指搭在皇帝的手腕上,好半天还是茫然不辩究竟。

    三位御前大臣都极紧张地站在他身后,等候结果,肃顺第一个不耐烦,低声喝问道:“到底怎么样了?”

    栾太不知如何回答,李德立说了句:“自然是虚脱。”

    “那就照虚脱的治法,快救!不能再耽误工夫了!”

    就这时,栾太算是把脉也摸准了“是虚脱!”他忧形于色地说“事不宜迟。先拿参汤来!”

    参汤是现成的,小太监立即去取了来,由李德立和杨春亲自动手,撬开皇帝的牙关,用金汤匙,一匙一匙地灌。虽没有即时复苏,但参汤还能灌得下去,这就很不错了。

    这时栾太已开了方子“通脉四逆汤”重用人参、附子。

    开好了亲自送给肃顺说:“请中堂过目。”

    “不用看了。快去煮药!”肃顺等他把方子交了下去以后,又问:“情形到底怎么样呢?”

    栾太很吃力地答道:“怕是很为难了!”

    “你们要尽力想办法!估量着还要用什么药,趁早说,这里没有,我派人连夜到京里去办。”

    “回中堂的话,”栾太答道“皇上的病,什么方子都用到了。这是本源病,全靠…。”

    “你别说了!”肃顺不悦地申斥着“全靠谁?有了病不就靠你们当大夫的吗?你不必在这儿糟踏工夫,好好儿跟你的同事商量去吧!”

    栾太碰了个钉子,不敢申辩。下来与李德立和杨春商议了一阵,都是一筹莫展,唯有看“通脉四逆汤”的效果如何,才能定进一步的办法。

    就在这时,张文亮抱着大阿哥,飞也似地奔了来。三位御前大臣纷纷出屋迎接,但把大阿哥接是接来了,却不知跟他说些什么。大阿哥也不知出了什么事,只觉得先是一路飞奔,这时又看到所有的人,脸色均与平时不同,心里不由得害怕“哇”地一声哭了出来。

    张文亮赶紧去捂他的嘴,哄着他说:“别哭,别哭!在这玩一会儿,咱们就回去。”

    “先把大阿哥抱开吧!”肃顺吩咐张文亮“可也别走远了!

    皇上说不定随时要找大阿哥!”

    张文亮答应着把大阿哥抱了到殿后去玩,到天快黑时,还不见动静。

    其时消息已经遍传,宫内宫外,王公大臣,文武百官,无不以惊疑焦灼的心情,希望了解皇帝昏厥以后的详细情形,但肃顺已经下令封锁消息,甚至就在烟波致爽殿外的朝房中,等着请安问疾的亲王,包括“老五太爷”、惇亲王,以及睿亲王仁寿等等,都得不到一个字的消息,这使得他们在焦忧以外,还有愤怒,觉得肃顺的把持,太过份也太可怕了!

    唯一的例外是皇后,肃顺不断有消息报告她。在服下“通脉四逆汤”以后,皇帝已经回苏,但苏醒与昏迷之间,实在也没有太大的区别。皇帝脉微无力,一息奄奄,不但无法说话,甚至也无法听话,心神耗散,仅仅是有口气而已。栾太提出警告,皇帝这时候需要绝对的安静,而且不可引起哀伤郁怒之情,所以一切亲人,皆不宜见。

    御医的话,不能不听,可是肃顺也不能不防着皇帝随时会咽气,倘或就此一瞑不视,毫无遗言,那就要大费手脚了。但只要皇帝能讲一句话,这句话一定于己有利,只是口传末命,必须共见共闻,所以他要留着醇王和景寿,做个见证。景寿没有那么多心思好想,醇王的想法却与肃顺多少相同,知道这一刻关系重大,必须密切注意着皇帝有什么话留下来?因此三个人守在御榻面前,一步都不敢离开,把外面所有在等候消息的人都忘掉了。

    终于还是景寿想了起来“六哥!”他悄悄拉一拉肃顺的袖子:“大阿哥平常这时候都该睡了,先让张文亮把他送回去吧!”

    “对了!”肃顺随即叫人去通知:“把大阿哥送回皇后宫里。”

    大阿哥早就睡着了,张文亮抱着送到了皇后宫里,其时已经天黑,而烟波致爽殿外朝房里的几个亲王,以及在军机直庐待命的军机犬臣,看见此时还无消息,断定皇帝已届弥留之时,就越发不敢走了。

    终于,皇帝能够转侧张眼,开口说话“我不行了!”他的声音极低,转脸看着肃顺说“你找人来吧!大阿哥、宗令、军机、诸王!”

    “是!”肃顺跪着回奏“皇上千万宽心,先让御医请脉。”

    说着,向外做了个手势。

    站在门口的栾太、李德立和杨春,急忙上前跪安,栾太诊了脉,磕头说道:“六脉平和,皇上大喜!”

    “该进点儿什么了吧?”肃顺问道。

    “只要皇上喜爱,什么都能进。”

    “倒是有点儿饿了。”皇帝的神气似乎又清爽得多了“有鸭丁粥没有?”

    “早给万岁爷预备了!”敬事房首领陈胜文,跪着说道:

    “还有皇后进的冰糖燕窝粥,丽妃进的奶卷…。”

    “奶卷太腻了吧?”肃顺问栾太。

    “不妨!不妨!只要皇上喜爱。”

    “那就传膳吧!”肃顺吩咐。

    摆上膳桌,依旧是食前方丈,肃顺亲自动手,带着太监把皇帝扶了起来,但望一望膳桌,便摇摇头,什么都不想吃。御前大臣和御医苦苦相劝,算是勉强喝了几口燕窝粥,倒是玫瑰山楂卤子加蜂蜜调开的甜汤,似乎颇能疗治皇帝口中的苦渴,喝了不少。

    就这一起一坐,可又把皇帝累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