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全传_第九四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四章 (第5/8页)

名,张一麟点点头说:“是的!”说完略等一下,如果袁世凯没有话,便待告辞。

    “仲仁,请你再坐一坐,有件事顺便料理一下。”说着,袁世凯向听差吩咐:“请何总办。”

    这何总办是督练公所教练处的总办何宗莲,字春江,山东平阴县人,天津武备学堂的高材生,但到差不久,跟张一麟两不相识。只是何宗莲觉得能在总督的签押房中,安坐自如,来头一定不小,所以向袁世凯行完礼后,亦向张一麟点一点头,表示敬意。

    “这步兵cao典,你怎么说?”袁世凯一面问,一面从案头取过厚厚的一部稿本,里面夹着许多参差不齐的签条。

    “回大帅的话,这部cao典,由日文译过来以后,经过仔细推敲,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原签有点吹毛求疵,只好逐条驳回。”

    “你们武夫,懂什么文墨!”袁世凯沉下脸来说:“你们知道原签的人是谁?就是这位张仲仁先生!”

    何宗莲大窘,急忙转身拱手,连声喊道:“老夫子,老夫子!”歉疚之情,溢于言表。

    “不敢,不敢!”张一麟亦起身还礼“这部稿子,是大帅交代,我不能不办。不过虽有改正,无非文字上的润饰,于原义并无出入。我不敢强不知以为知。”

    “你听见没有?张先生经济特科一等第二名,文字一道,难道你们还不服?”袁世凯毫不客气地开了教训:“越是肚子里有墨水,人越谦虚,唯有半瓶醋,才会晃荡。你把稿本拿回去,仔细再看,好好向张先生请教。”

    “是!是!”何宗莲双手将稿子接过来“叭嗒”一声,碰响了皮靴跟,接着转身问张一麟:“不知道老夫子什么时候有空?”

    “那就难说。不过,我不大出门,你随时请过来,我们谈谈。”

    “是!我下午去拜访老夫子。”

    “好,我候驾。”

    于是何宗莲又转身问:“大帅还有什么吩咐?”

    “我想,新军应该举行一次大cao,你倒不妨先筹划起来看。”

    “是!”停了一会,袁世凯不再有话,何宗莲便捧着步兵cao典的手稿退了出去。张一麟等他背影消失,向袁世凯劝说:“大帅的词色似乎太严厉了。”

    “没有法子!对此辈不能假以词色。尤其不能让武的压倒文的。否则,必有自贻伊戚的一天。”

    “武的不能压倒文的”这句话给张一麟的启发很深,觉得袁世凯能有今天,也许就得力于这一点。

    对于日俄两国在东三省的战况,袁世凯问得很详细,当然最关心的是战局的结果,究竟是日本胜,还是俄国占上风,或者不胜不败,归结于和局。

    “陆军方面,大致日本胜的把握。”段芝贵说:“俄军反攻辽阳,死了四万人,损失很重。不过,日军亦是筋疲力竭了。如今两军隔一条浑河在休息,大局要看旅顺的俄军支持得住支持不住。”

    “照你看呢?”

    “很难说。旅顺的防御工事太好了,地险而兵精,日本第三军已经发动过三次总攻击,敢死队一波接一波,乃木希典的儿子在里面,可是徒劳无功。”

    “喔,”袁世凯很注意地问:“乃木的儿子亦是敢死队?”

    “是的。”

    “结果呢?”

    “当然阵亡了。”

    袁世凯点点头,脸色沉毅“照我看,乃木一定可以攻下旅顺。”他问:“如今日军距旅顺多远?”

    “最接近旅顺的一个阵地,五、六里,现在正在攻老虎沟。

    照日本人说,如果能把老虎沟攻下来,形势就会改变。”

    听得这话,袁世凯起身去看悬在壁上的“旅顺要塞兵要图”找到了老虎沟,看到下注“二○三高地”的字样,方始明白。

    “是了!日军吃在仰攻,‘顶石臼做戏,吃力不讨好’,若能占领二○三高地,对港湾成鸟瞰之势,俄军残余的军舰,就什么作用都没有了。”袁世凯停了一下问:“我们能不能帮他什么忙?”

    “打旅顺,帮不上忙。”

    “陆军方面呢?”

    “也要看机会。反正攻沈阳,总有可以帮他们的地方。”

    袁世凯点点头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凝神望着东三省的地图,好一会始开口:“我当初不主张中立,应该帮日本打俄国,如果听了我的话,现在情形就大不同了。”

    “请…。”段芝贵说:“请大帅教导。”

    “这跟赌钱一样,日本做庄家,我们搭多少股子在里头,现在就可以计算如何分红了。如今我们帮日本,好比赌场里的混混,看庄家手风顺,在旁边打打扇,递递毛巾把子,说两句凑趣的话。等庄家站起身来,随便抓一把钱给你吃红,还得跟他道声谢。若是合伙做庄家,当然坐下来细算赢帐,这情形大不同了。”

    “是!听大帅的譬喻,完全明白了。”段芝贵又说:“前一阵,不是张香帅有个折子,主张西联英、东联日,似乎可以补救。”

    “太晚了!没有用处。”袁世凯说:“只望日本打败了俄国,能把东三省还给中国,已是上上大吉。”

    听得这话,段芝贵踏上两步,低声问道:“听说东三省要设总督,而且已经内定了,大帅,可有这话?”

    袁世凯知道有此一说,湖南巡抚赵尔巽内召,即为未来东三省总督的人选。这是瞿鸿玑的打算,因为他们同治十年辛未一榜,没有什么象样的人材,而下一科甲戌却颇有几位出色的人物,已死的如赵舒翘,现存的如吏部尚书张百熙、云南巡抚林绍年、四川总督锡良、兵部侍郎胡襢芬等人,都各有表现。

    汉军正蓝旗人的赵尔巽亦是其中之一,在湖南的政声还不错,所以瞿鸿玑想拉他一把。内召以后,先派署户部尚书,一切筹议东三省设总督之事,常派赵尔巽参与,为他未来的出处作张本。

    这些情形,袁世凯觉得不必告诉段芝贵,只问一句:“你是听谁说的?”

    “在东三省听旗人谈起。”段芝贵说:“倘若真有这话,大帅倒不可不稍稍留意。”

    “喔!”袁世凯抬眼望着,等他说下去。

    “东三省地大物博,富庶得很,我这趟去了才知道。如果总督、巡抚是自己人,将来筹饷就方便得多了。”

    听得这话,袁世凯波澜大起,但表面上不现声色“我知道了。”他用告诫的语气说:“这话,你不必跟人去谈!事情还早得很,不必急!”

    意思是说,缓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