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全传_第五三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三章 (第2/7页)

兵、工两部议准,手续都清楚了以后再付。”

    “那么,其余的三万两呢?”

    “其余三万两,等崔尊彝到京,结案以后自己付。”

    “既然这样,扣下五千两在情理上就不通了。如果你认为孙家穆没有办妥,兵、工两部未曾议准,可以扣住那三万两不给,为什么先扣五千两?”沈家本问道“你想想看,是不是情理不通?”

    他问得含蓄,赵舒翘却是直揭其隐“这五千两,”他问“是不是给周瑞清的酬劳?”

    潘英章早就在路上便接到警告了,千万不能牵涉到周瑞清跟他以上的人物,所以用斩钉截铁的声音答道:“决不是!”“然则所为何来?好了,这话暂且也不问你。”赵舒翘说:

    “你再往下讲。”

    “到后来我就不大问到这件事了,一来要忙着引见,二来,水土不服、身子不爽,一直在龙家养病。”

    “龙继栋也用过百川通的银票,是你送他不是?”

    “不是!”潘英章说“我自己有一万银子,划出五千给龙继栋,是还他的房价。另外送了四百两银子,是津贴他的饭食,送他老太太的寿礼。”

    “李郁华呢?有没有帮着你游说?”

    李郁华是个不能“共事”的人,潘英章一到京,跟周瑞清和龙继栋谈起云南报销案时,就受到过警告。此时老实答供,同时又说:“李郁华曾经一再问起,我也不敢冷落他,所以拿崔尊彝托买东西这件事,转托李郁华去办。”

    “这是什么意思呢?”

    潘英章苦笑不答。其实这是无须问得的,当然是借此“调剂”之意,要问的是,李郁华得了多少“好处”?

    “托李郁华买的什么东西?”

    “是人参、鹿茸这些珍贵药材。”

    “交给他多少钱?”

    “是…,”潘英章想了想说“两千五百多两银子,细数记不得了,是开了单子买的。”

    “李郁华是不是照单子买了?”沈家本问。

    “大致照单子的。”潘英章说“有些东西买不到,或者货色不好没有买。一共买了两千一百多两银子。”

    “这就是说,多下四百两银子,可曾缴回?”

    潘英章迟疑了一会才答:“送给他了。”

    问官相视而笑,又彼此小声商量了一下,由刚毅问道:

    “你将你替崔尊彝经手的帐目,说一遍看。”

    “是!”潘英章眨着眼思索了好一会,很谨慎地答说:“备用报销银一共十万七千六百两,我代崔尊彝买东西,花了九千四百多两,余下一万五千八百多,交给他本人了。”

    “那十万七千六百两,是云南的公款?”

    “是的。”

    “这一说,除掉部费八万两,余下的两万七千六百两,是崔尊彝挪用了?”

    沈家本的这一问,分清了眉目,略有倦意的问官,无不精神一振,凝视着潘英章,要看他怎么说?

    潘英章有些紧张,结结巴巴地回答:“这,这也可以这么说。”

    “什么叫‘也可以这么说’?事实俱在!现在我们替崔尊彝算笔帐看,他自己私项是三万二千两,借用顺天祥两万八千两。就是六万,再挪用公款两万七千六百两,总共八万七千六!”沈家本提高声音问道:“一个道员进京引见,何致于用到这么多钱?”

    翻来覆去的盘问,问到这一句上,才是击中要害。但问官的想法不同,有人求水落石出,有人讲“就事论事”赵舒翘感念潘祖荫在王树汶这一案上的自悔鲁莽,歉然谢过,因而对他在云南报销案上所持的“完赃减罪”不事苟求的宗旨,觉得应该做到“不为已甚”这句话。而此时正是他该执持宗旨的时候。

    于是,他先咳嗽一声,意示他有话要说,接着看一看左右,是打个招呼,等于在说:“稍安毋躁,且等我说完。”

    未说之前,先看一看潘英章的神态。他眨着眼,凝望着砖地,显得非常用心的样子,此时只要一声断喝,便可以教他张皇失措,但赵舒翘不愿意这么做。

    草草问了几句,吩咐还押,接下来便是提审孙家穆。潘英章未到案以前,都推得一干二净,此刻人证俱在,无可抵赖,他见风使舵,觉得不如和盘托出,一则见得诚实不欺,再则责任分开来担负,罪名可减,所以一堂下来,案情纵非水落石出,大致也都明白了。

    当然,周瑞清是个关系特殊重要的人物,孙家穆只管在报销上替崔尊彝弥缝,他所收的四万五千银子,都分了给本司的官吏,与堂官无涉。如说王文韶、景廉受赂巨万,当然是周瑞清过付。但是,牵涉到一二品大员,非司官所能讯问,因而在眼前,要问他的,也只是如何在崔尊彝、孙家穆之间说合而已。

    他的供词与潘英章的话无甚出入,问到应付五万,何以只付四万五,为何留下五千?他却说不出一个究竟。只表示那五千两银子,一直未曾动用,仍旧存在顺天祥,便是他未曾受过任何“好处”的明证。

    案子办到这里,分开两部分在“追”明的是追人追赃,照孙家穆所供,凡曾分到钱的官员,是奏请解任或革职,到案应讯,书办则由步军统领衙门,派兵逮捕。有的逃掉、有的畏罪自尽、有的心惊rou跳,但也颇有人鼓掌称快,认为经此雷厉风行的一番整顿,官场风气,将可丕然一变。

    暗的部分是重新调集顺天祥、百川通的帐簿,清查崔尊彝的收支,要想揭开一个疑团:何以他进京一趟,要用掉八万多两银子。

    盈千上万的进出,自然用的是银票。由崔尊彝写条子通知顺天祥、百川通开票,而银票承兑,大致亦可查明来龙去脉,银楼、绸缎铺、药店,都有他们往来相熟的银号代为兑过崔尊彝所开的票子。一笔一笔追根到底,连崔尊彝花在“八大胡同”的缠头之资,亦很清楚,这样结算下来,有着落的花销,总计是五万三千多,还有三万四千多银子,不知去向。

    “这用到那里去了呢?”沈家本向问官表示看法:“三万四千多银子,不是一个小数,总要有个交代。不然…。”

    不然如何呢?他虽未说,大家亦都了解,言官未见得肯默尔以息。

    “再说,惇王对这一层看得很重,如果含混了事,也怕他不会善罢干休。”

    “很痛快地说吧,”赵舒翘将双手一摊“明知道他这三万四千多银子,用在什么地方,只是死无对证,我们不能武断,说这笔款子一定是送给谁了。各位看,这话是不是呢?”

    这话当然说得是,连沈家本都不能不默认。

    “于此可见,这件案子入手之初,就要用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段,逮住崔潘两人,才是正办。如今,崔尊彝死了,什么话也都不用说了。”

    “崔尊彝虽死,有周瑞清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