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全传_第九六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六章 (第3/9页)

”他接着说:“回头慰庭要来,你就在这里便饭,替我陪陪客。”

    那桐迟疑未答。他继了内务府的遗风,精于肴馔,喜好声色,这天约了两个“相公”在家里吃饭,一味鱼翅花了厨子三天工夫,一想到便觉口中生津,但奕劻相邀,又是陪袁世凯,似乎亦不便辞谢。

    奕劻看出他的为难,也知道他的家庖精美,便即笑道:

    “怎么着,有什么美食,何妨公诸同好?”

    那桐很见机,急忙赔笑说道:“正在想,有样鱼翅,不知道煨烂了没有?”说着,招招手将王府中伺候上房的大丫头唤来“烦你传话给跟来的人,回去叫厨子把鱼翅送来,还有客…。”

    那桐沉吟着不知如何措词,奕劻却又开口了“还有客?”

    他问:“是谁啊?若是要紧的,我放你回去。”

    “不相干。”那桐只好实说了:“是二田。”

    “二田?”奕劻想了一下问:“一田必是架子比老谭的田桂凤,还有一田呢?”

    “田际云。”

    “原来是‘想九霄’!”奕劻笑道:“也是个脾气坏的。算了,算了,不必找他们吧!”

    那桐亦不愿多事,告诉传话的丫头说:“你告诉我的人,有两个唱戏的来,每人打发二十两银子,让他们回去。”

    于是一面等袁世凯、等鱼翅,一面闲谈,奕劻忽然问道:

    “文道希的近况如何?”

    “文道希?”那桐答说:“去年就下世了。”

    “下世了?”奕劻不由得叹息:“唉!可惜!”

    “王爷怎么忽然想起他来了呢?”

    “我是由‘想九霄’想起来的。”

    “原来如此!”那桐笑了。

    原来“想九霄”的脾气很坏,得罪过好多士大夫,有一次惹恼了文廷式,信口骂了句“忘八旦”与“想九霄”恰成绝对。于是有人便说:“才人吐属,毕竟不同,连骂人都有讲究。”而“想九霄”的名气,经此一骂,却愈响亮。

    于是由文廷式谈到翁同龢,由翁同龢谈到戊戌政变,奕劻不胜感叹的说:“琴轩,宦海风涛,实在是险。载漪、刚毅那班混小子在的时候,我都差点老命不保!唉,谈什么百日维新,谈什么国富民强。你我还有今天围炉把杯的安闲日子过,真该心满意足了。”

    “王爷的话是不错,无奈有人不让你过安闲日子!”

    “你是说岑三?”奕劻又愤然作色:“骑驴看唱本,走着瞧吧。”

    谈到这里,只听门外高声在喊:“袁大人到!”

    于是那桐起身,迎到门口,帘子掀处,袁世凯是穿着官服来的,正待行礼,奕劻站起身来,大声吩咐:“伺候袁大人换衣服。”

    袁世凯的听差原就带了衣包来的。更衣已毕,重新替奕劻请了安,同时说道:“多谢王爷!”

    “咦!谢什么?”

    “多承王爷周旋。”袁世凯答说:“今天一到会,瞿子玖就说‘庆邸托病不到,以后会议都请你主持,这是上头交代,请你不必客气。’上头交代,当然是王爷进言之故。”

    “不错!我面奏太后了。”奕劻答说:“太后道是,原该如此!”

    ‘慰庭,”那桐提醒他说:“瞿子玖可不是‘肚子里好撑船’的人噢!”

    这又何待那桐提示,袁世凯早就知之有素,点点头答说:“是的。所以我在会议桌上,每次发言,都问一问他,如果有不周到之处,请他改正。”

    “那还罢了!”那桐忍不住又说:“慰庭,你可得知道,亲贵中不忌你的,只有王爷。”他指一指奕劻,又指自己“族人中不忌你的,怕也只有我了。”

    “这话也不尽然!”奕劻接口:“端老四总不致于忌慰庭吧?”

    “端老四应该归入汉人之列。”那桐跟袁世凯说话,一转脸不由得诧异“慰庭,你怎么啦?”

    袁世凯这才知道,自己的脸色必是大变了。那桐是一句无心之言,根本没有觉察到这句话的分量,在袁世凯却大受冲击,果如所言,未免过于孤立,而在亲贵中如为众矢之的,更是一大隐忧!不出事则已,一出事可能性命都不保。转到这个念头,自然不知不觉的变色了。

    当然,这是件必须掩饰的事“得人之助不必多,只要力量够。”他故意装得很轻松地说:“我有王爷提携,琴轩照应,还怕什么?”

    “里头不怕,就怕里外勾结。”奕劻耿耿于怀的是岑春煊,此时很起劲地说:“慰庭,你昨天说的那句话,我想通了,而且也可以说是办妥,这都是琴轩的功劳!”

    “喔,”袁世凯很关心地问:“是何办法?”

    “一面吃,一面聊吧!”

    那桐摩腹而起,做主人的便吩咐开饭。袁世凯一面大嚼鱼翅,一面听那桐细谈如何利用铁良以制岑春煊,只觉得那家厨子做得鱼翅更美了。

    也就是刚刚谈完,袁世凯还未及表示意见时,听差悄悄掩到主人身边,低声说了两句,奕劻随即笑道:“巧了!说到曹cao,曹cao就到。”

    “铁宝臣来了?”那桐问。

    “是的。”奕劻略有些踌躇“挡驾似乎…。”

    “王爷,”那桐抢着说:“何不邀来同坐?”

    奕劻想了一下说:“好!”于是听差便去延客,另有一名听差来添杯箸。铁良一进屋,先向奕劻请安,然后与起身相迎的那桐与袁世凯分别招呼。“请坐下吧!”奕劻说道:“琴轩家的鱼翅,名贵之至,你什么话别说,先多吃一点儿。”

    说着亲自舀了一小碗鱼翅,放在客人面前。

    铁良也就不说什么,两大匙下咽,赶紧把酒杯送到唇边,不然,鱼翅的胶质会将上下唇粘住。

    “真好!上次到南边去,学了一句俗语,‘吃到着,谢双脚!’今天正用得上。”

    “你真行!”奕劻笑道:“连南边的俗语都学会了!”

    “足见宝臣肯随处留意。”袁世凯说:“那个奏报choucha营队的奏折,纤细不遗,观察入微,整整花了我几天工夫才能细细看完。说常备军以湖北最优,河南、江苏、江西次之,大公无私,已成定评。”

    于是话题转到不久之前的“河间秋cao”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