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第1/4页)
第三章 再过五日即是除夕夜,不管天下如何纷乱,时局怎样动荡,对于这个大节日,大家仍以最谨慎、最期待的心情来迎接。 包何况对于元菟郡两千五百户,共三万多口的人民来说,这个年的滋味还真是酸甜并具,苦乐参半,教人难以形容得全。 酸是失去了他们多年来所仰赖的大家长桑忠,苦是从此怀上了不知曹cao何时会吞并了元菟郡的恐惧,甜是幸而还有桑迎桐的留守,最乐的则是她所举办的比武招亲进行顺利,据称至慢在过年前后,就会出现最后的结果;换言之,元菟郡就快产生新主子了。 他们信赖桑忠,连带的也就愿意支持桑迎桐的任何决定与计画,相信她必然能为大家找到另一位明主,并为自己寻获理想伴侣。当然也有人颇不以为然的说:“太守尸骨未寒,入土才多久?她便天天打扮得光鲜亮丽、妩媚娇艳,周旋在众角逐者当中,成何体统?太守地下有知,一定难以心安。” “你懂什么?”持相反意见的人听了,总会马上为女少主辩称:“如果不是为了大家,桑姑娘又何必如此强颜欢笑?这样拋头露面?她大可以随夫人南下,不管我们的死活。” “留下来的决定是很感人,但真有用处吗?一个千金小姐,平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能有什么作为?” “再不济,也比她三位兄长管用,至少她没有只顾自己的安全,不管咱们的未来,溜得无影无踪。” “就算她真的有心继承父志好了,他日曹cao万一真的攻来,她能提剑执弓上战场去吗?” “所以说啰,她才会赶着招揽贤婿,不惜以自己为饵,想帮我们找位文武兼备,能够捍卫城池的姑爷。” 辩到这里,原本对于桑迎桐的作法,只差没有大肆加以诛讨的人,态度终于稍微软化,却也仍然不肯就此罢休。“但她开出的条件是除了自己之外,沓愿意以整座元菟郡陪嫁,万一所托非人,或者来日曹cao假借天子名义下诏,另派太守前来,而我们所谓的‘姑爷’抵挡不住,那又该如何是好?” “你有时间cao这许多心,怎么不干脆跟我们一起到城内去看看,就算是帮咱们的小姐挑人,也是应该的呀!听说来比武的人,俱是一时之选,而且人数众多,绝不怕挑不出最好的人来。” “不会只比蛮力吧?” “依桑姑娘那样冰雪聪明的人,会只看中孔武有力而毫无脑袋的人吗?你放心好了,我听说除了武功,也考文采,而且桑姑娘日日都亲自出来观战,仔细得很。” 原本满心反对、一口讥剌的人,至此终于被挑起了兴趣与信心。“她当真日日都会出来?” “瞧你,心动了吧?”劝说的人听出了他的弦外之音,忍不住便取笑道: “以前总听人说咱们太守的掌上明珠生得美,姿色绝不下于弄得董卓与吕布反目成仇的貂婵,可惜她深入简出,我们寻常百姓,还真是难以得见一面,到后来甚至会揣测所谓的‘貌若天仙’,是否仅为传言;等到真瞧见了…喝!” 本来以为在喝釆声后,会有更精釆下文的人等了半天,却只见说的人一脸神往,哑然无息,不禁着急的问道:“结果呢?” “结果?什么结果?” “结果桑姑娘究竟长得如何啊!”“这个嘛…坦白说,老弟,我还真形容不出来。” “瞧你说这话,不存心要吊人胃口吗?看是美是丑,哪儿美又哪儿丑,怎么会形容不出来?” “我没诓你,还真是难以形容,这么着,今晚她打算宴请角逐最后入选机会失利的人,听说若兴致一起,还会临时加段舞蹈,你要不要随我去看看?” “真瞧得着?我听人说那擂台搭得足有三、四人高,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用来测试挑战之人够不够胆识。 “不错,如果连翻上台去都不敢,或者不行,那就甭比了。” “所以我说啰,那么高的台子,我们就算挤到最前头去,又能瞧见什么?” “瞧不瞧得见,自然得等去了才知道,废话少说了,还是快走吧!” 结果桑迎桐并没有令所有赶到擂台前的人失望,她身着一袭灰蓝色素衣,头插和阗白玉簪,益发衬得她黑眸水灵、粉颊酡红。 虽然到宴席的最后,她依然没有加入表演的行列,但一颦一笑、一举一动仍是众人注目的焦点。 今夜她宴请的主角一共十位,包括明日一早或席散以后,便将离开元菟郡城的落败者,以及最后脱颖而出的三位佼佼者。 以前桑忠在世时,即有自腊月十五开始,便与民同乐至元宵的习惯,今年父亲虽已不在,但迎桐依然坚持要跟百姓一起过年。 所以大家便看到他们那清丽可人的女主人频频敬酒,柔滑的十指几乎与她掌中的玉杯一样白皙,而每当她将杯子凑近娇艳欲滴的红唇,众人便恨不得自己能够化为杯中的酒液,由得她一仰头滑下喉间,再没入他玲珑的胸口。 “小姐,别再喝了。”一直随侍在一旁的王明最后实在看不过去,终于轻声出口制止道。 “不妨,这一点酒,我还挺得住。”迎桐笑脸盈盈的说:“各位公子,请再饮一杯。” “小姐,”王明不死心的说:“方才在台上,你已经跟在台下的百姓喝了十来杯,现在回到园内,就不要再逞强了。” “总校尉,你说的正好相反,方才与百姓共饮是传统、是规矩,如今敬各位英雄,乃出自我的一片赤诚与谢意,感谢大家远道而来,皆愿助我一臂之力,所以虽然夜宴已散,诸位又即将各奔前程,迎桐仍想与大家再畅饮千杯。” 话才说完,她已经又饮一杯,移驾至郡城园内的十位男子与桑家仆从卫士若不仔细看的话,还真会忽略掉她眼底的哀愁。 但少虽少,还是有人注意到了,只见坐在左手侧最末位的那名男子笑了笑道: “比武之初,桑姑娘都是在惊鸿一瞥的亮相以后,便避至屏风后头观战;要我们吟诗或者作赋时,你也都藏在帘幕之后出题或者聆听,难怪有些参赛者要抱怨若时机掐得不准,就连凑巧赶来的元菟郡百姓,也能比他们将桑姑娘看得更清楚。” “窦公子是在责备迎桐不公平?” “不,”说他自己姓窦名伟长,并且因天生一对微泛金色的褐眸,自开头便深受大家嘱目的男子慢条斯理的反驳道:“我是在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