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读者与作者 (第1/2页)
第三章 读者与作者 刘安心的性格,显然不是遗传自她的母亲。她母亲的性格,大概可以用以下词汇来形容:温文尔雅、细致宽厚。安心降生的那一天,刘队长就给宝贝女儿想好了一堆响堂堂的名字,可是这一次,刘夫人没依他。 “不行,闺女不能叫那些名字,这个得听我的,我来起!” 也许是刘队长从事刑警多年,让夫人在家里不踏实,她就决定给女儿起个让人放心的名字,想来想去“安心”这两个字挺好。丈夫拗不过妻子,只好同意了。 名字虽然叫“安心”可这孩子生性却很调皮。小的时候,男孩子爬树她上房,男孩子骂人她打架,总是留着短头发,是个假小子,一来二去,竟然成为了胡同里的孩子王。 正所谓女大十八变,这假小子上了高中,性格渐渐地收敛,等到大学的时候,摇身一变,成了个淑女。姑娘长得漂亮,又少言寡语、安静娴熟的,一时成了男生们争相竞争的对象,可是她谁也没瞧上眼。 表面上,安心与她的父亲,性格是对立的:一个缓,一个急;一个爱静,一个好动。可是,她骨子里可是与父亲一脉相承,两人都是那么的争强好胜。从商学院毕业之后,安心就努力进入了一家大公司。一般的女孩子,找到这样一家公司后,就有些懈怠了,抽时间谈情说爱。可安心不同,等到把MBA的本子也考下来之后,一晃已经27岁,婚嫁大事成了棘手的问题。 这婚嫁大事之中,却也有不少性别不平等的情况。假如安心是个男人,大公司的商务经理,手里攥着MBA本子,说英语比普通话还利落,每月收入过万,只要他长得不太出圈,女孩子大多趋之若鹜。可她偏偏是个女人,有了这番事业,反倒成了累赘。一般男人是不敢靠上前来的! 为这事,她的母亲大人没少着急,拜托了各路朋友帮忙留意。朋友们倒也尽心竭力,介绍的相亲对象不少,可不是年龄大了,就是资历浅点。刘夫人倒不在乎,安心一口回绝。 她的父亲大人对这事,倒显得挺宽心,没事就劝:“孩子她娘,你就甭催了。咱家女儿不比谁差,总能遇见个棒小伙儿。” 说来也巧,正在这个时候,麦涛出现了。父女俩连眼光都相似,觉得这小伙子聪明又能干,安全又可靠。 要依着刘夫人的意思,赶紧结婚完事,了却一块心病。女儿嘴上虽不说,心里也还愿意。没想到,接连两年,麦涛的父母先后病故。婚事就这么拖了下来。 今天中午前后,安心正在开会,偷着出来接麦涛的电话。她心里其实是有些不高兴的,虽然自己性格刚强,可女孩子总还是女孩子,喜欢让人疼,让人关心。麦涛去旅游一周,每天喝得酩酊大醉,电话是基本上没打。安心当然不知道其中的原因,赶上今天还是生理期,很烦躁,说话就有点不客气,冷冷地问了句:“干嘛?” “啊?”麦涛一愣,他从刘队长的办公室出来之后,赶去赴约,公车之上,给女友拨了电话,原指望多日不见,有点小别胜新婚的意思,没想到对方口气生硬。 “啊什么呀,我这儿开会呢!” “哦”麦涛一琢磨,这是生气了。生什么气呢?他想不通。有句俗话,说“医人不医己”说的是做大夫的,能治别人的病,可治不了自己的病。麦涛也是如此,心理学了如指掌,分析他人乃至分析罪犯,都井井有条,可儿女情长一点小事,他常常转不过弯来。 “这个,小心心呢,”麦涛老是rou麻地称呼女友“没什么事儿,我回来啦。” 安心回了句什么,车上乱,麦涛没听清“啊,你说什么?” 安心重复了一句,他还是没听清。 “我说我知道了!等我开会完了再说!”这一句,他听清了,边上的人也听清了。喊得声太大了。 安心挂上电话,麦涛骂了句:“这他妈什么手机!” 其实这手机是他自己挑的,爱不释手,欧洲版本,什么都好,就是有个缺点,听筒声音比较小。 车子一路慢慢悠悠,开开停停,红灯一个挨着一个,怎么那么多呀。时逢酷暑,他又坐在靠太阳的那一面,不一会儿,汗就下来了。 他在车上慢慢地煎熬。他的艾老师,可是早早到了饭馆。 艾老师名叫艾莲,今年35,比麦涛大了7岁。为什么要叫老师呢?说起来,两人相识也不同寻常。 艾莲和麦涛同是学心理的,比他早7年毕业。毕业不久,艾莲开始写作,写的是侦探小说。起初销路不畅,生活也很贫困,终于有一年时来运转,收入扶摇直上。至今12年,艾先生的每本书,都能卖个十几万册。要说这个数字,上不了销售排行榜,不过在同类作品中,这样的销量也是凤毛麟角,何况其中一两部作品,还改编成了电影,在年轻观众心中,颇有口碑。 一个作者成了名,读者们自然成群结队,看看每次火爆的签售场面就一目了然了。不过成名之前,有一批铁杆读者,一直追随至今,让他难以忘怀。其中最热心的一个,便是麦涛。那时候麦涛还小,玩心重,也不好好上学,受到艾莲的影响,对犯罪心理学的兴趣大增,玩命苦读一年,才考上名牌大学的心理系。 从这一层关系来看,两人既是读者与作者,也有些师徒关系。两人同住在B市,家也离得不远,没事就坐在一起交流心得。对麦涛来说,从单纯的偶像崇拜,到学习交流,收获不小。而艾莲也挺喜欢这个小兄弟。 今天艾莲没事,早早就来了饭馆,等着麦涛。 这饭馆,他俩吃了五六年。饭馆面积不大,二层楼,既有些时下流行的菜,如馋嘴蛙、重庆烤鱼,又有些传统菜肴,这里的平桥豆腐、锅贴烧麦都是一绝。一层楼的客人坐的满满当当,二楼午饭时是不开放的,不过老板跟他俩也熟,为了说话安静,就给他们预留了楼上的位置。 艾莲坐在靠窗的位子上,无聊地用手指蘸着茶水画着圈。自打戒烟以来,他这个毛病就算落下了,手不愿意闲着。 等了20多分钟,楼梯口蹬蹬蹬一阵急促的响声,麦涛来了。 好不容易下了车,他跑得又是一脑门的汗。 一上楼,抽出根烟刚点上,他就瞧见角落里坐着的艾莲,亲热地叫了句:“艾大哥,等半天了吧?” “还好,你这趟旅游,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