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章诗歌与巫术 (第3/3页)
敏锐,嫌疑犯很少能逃过她的火眼金睛。不过从性格上说,可能是她过于男人气了,起先有个丈夫,没两年就离了婚。家里只有她一个人,她更是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是个人人敬而远之的女强人。 不苟言笑的薛蓉蓉分队长,早就有些看不惯爱开玩笑的麦涛,这次的杀人案又是由她全权负责,多少有点冤家路窄的意思。说起来,刘队长不可能不知道手下这两人有些不对付,却还是安排他们在一起共事,也许是刻意锻炼麦涛吧。 麦涛来晚了,薛蓉蓉自然而然地说了句不中听的话。当然,开会不是私人争斗。笑过了,她也就不出声了。 刘队长睁只眼闭只眼,咳嗽了一声“好了,我们开会。” 本次会议,是专门围绕近日连续抢劫杀人案的召开碰头会,因此大家开门见山。 各部门的负责人,首先交换了自己的意见。 当然,对于有习惯性思维的众位警官来说,抢劫杀人这个名头是没有问题的。确实抢劫了,也确实杀人了,这事情毋庸置疑,不过其中总有蹊跷。 首先,抢劫来的东西,不知道出手的途径是什么。这几日,不仅是西直门等地已经被严格排查,互联网上,警方也派人注意,没有发现疑似用品出手。此案的凶手与平时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小劫匪是不同的,那类人往往为了获利,都尽快将财物出手。 其次,凶手的犯罪模式没有变化,但杀人手段却越来越精确。他自制了凶器,而不像过去的案子,凶手顶多是用些榔头、扳手之类的。这展现出了杀手与众不同的计划性和执行性,凶手的成熟与精明也是前所未有的。 再者,案发的时间与地点,与夜深人静这样的词汇也是格格不入。凶手的胆子很大,且下手干净利落,一击得手,逃之夭夭,竟然找不到目击者。可见此人能够很轻易地潜藏在人群之中,并不引人注意。 碰头会开了半天,竟然是毫无收获。 警队中也有些人与麦涛的关系不错,此刻便将视线投在他身上,想听听这个年轻人有什么高见。 别瞧麦涛平时嘻嘻哈哈的,有些玩世不恭,可开会的时候,却是纹丝不动,面无表情地坐在那里,像尊雕像似的。别人看他,他也没什么反应。 除非队长发话,不然他是不会说出自己想法的。 想想自己的模样,麦涛也觉得好笑,嗯,这还是受了凶手的启发呢,就当作是拿胶水把自己的嘴巴粘上了! 果然,众人发言完毕,刘队长瞧了瞧麦涛:“麦涛,你有什么看法。” 这命令一下,麦涛打开了话匣子,滔滔江水般的不绝于耳“队长,各位前辈,”他总是这样很有礼貌地打招呼“那我就说说自己的拙见了。” 支持他的人,认为这是当仁不让;质疑他的人,觉得他总爱自我表现。 “凶手为男性,感觉和常人不同,不懂得后悔,不知道放弃。他对上层社会人士、富人和白领存在很强烈的仇恨。这从他总是选择有身份的人下手,就可以看出来。以凶手作案的计划性和胆大程度,他应该在30岁至45岁之间,强壮,有极强的自我控制力…” 话还没说完,薛蓉蓉便插嘴,提出反对意见“按照你的说法,如果凶手有仇富心理,那么他为什么不选择更富有的人下手呢?从第二被害人身上,我可看不出他有钱。” 第二被害人,就是昨晚遇害的杨瑞星。由于现场没有发现证件,附近居民也不认识,警方还不确定他的身份。 薛蓉蓉本以为麦涛会立刻反驳,没想到他只是笑笑“薛队长问得对,关于这个问题,我还没弄清楚。” 正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自己凭空挥了拳头,对方却只是笑笑,并不把她当作对手,薛蓉蓉反倒吃了哑巴亏,没再说话。 “为什么不对富翁,而是只对公司部门领导下手,现在还是个未解之谜。不过这同时也给了我一个提示,凶手看上的,并不只是钱。从陶晓薇一案中就可以看出,她的提包里有车钥匙,而拿到钥匙的凶手,却并没有把车子开走,所以…” “那也许是因为他不会开车。”又有人质疑。 “对,这当然也是一种可能。甚至是他可能担心,车子太过招摇,让自己被抓住。但是有一个有趣的事情是,陶晓薇的工作证尚在,可第二受害者的工作证却不在了。这很奇怪,从公司离开之后,被害人还穿着工作用的黑西服,那么他的胸卡很可能也在身上。但是凶手却把它拿走了。我的意思是,凶手不仅带走了财物,也顺便带走了死者的身份。” 这一番话,出自艾莲的提醒。 虽然那首翻译过来的欧洲诗歌,并不好听,但是其中有这样的几句:“你的财富、华服、钱币和珠宝,你的房屋和土地,必将受到新主人的照耀。” 在歌谣里,这个新主人也许是死神,但在本案中,倒是与凶手的所作所为有些贴切。 值得注意的是“照耀”这个词,格外刺眼。 因此,麦涛才大胆地推断:凶手要的,并不是富人的财富;也许他真正的目的,是死者的身份! 这话一出,会议室里像开了锅,沸沸扬扬。 一个人,又如何获得别人的身份呢?凶手到底想要得到什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