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清兰沁_第七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 (第3/4页)



    “没什么?”若黛狐疑地看了她们一眼,忽儿笑道:“不说是吗?好,我问逸哥哥去,什么叫‘双宿双飞’。”

    说完,作势要走,被小如一把抓住。犹豫了半天,才看向代嬷嬷道:“好嘛,我们告诉你便是!”代嬷嬷叹口气,才轻轻道:“小姐走了!”

    “什么?沁jiejie走了?去哪儿了?什么时候的事?我怎么不知道?”若黛一连问了好几个问题,显得比她们还吃惊。

    “不知道。可能是昨天夜里吧!现在正四处找呢。”代嬷嬷好心地说。

    “怪不得!”若黛眼中闪过一丝后悔之色,不声不响地离开了。

    “装得倒挺像,谁知她心里又在打什么鬼注意!”小如轻蔑地说。

    “不,她也是个好女孩!”若黛并不是她们所想的那样,也许,她们对她不该有那么深的成见。

    netnetnet

    明明说“玩几天”便回来,现在半个多月过去了。兰沁并没有如风清逸所料地归来,归期一下变得遥遥无期了,他由先前的确定变为不确定,终日在心烦气躁中度过。

    传回来的消息更让他心灰意冷“她们”竟找不出兰沁的下落。这些人都是风家仆人的后代,同他一样是负了血海深仇的。他当年接管兰家后,他意明查暗访,精挑细选出来的。是以先前的仇家藏得多么隐秘,他都能一个不漏地找出来。他们平时的身份不外是兰家银楼的掌柜、账房之类,和他来往密切,也不招人嫌疑。这一点,除了兰夕生略知一二外,就连兰沁都不大清楚。现在,兰家产业除了风清逸挑大梁外,他们也功不可没,是群难得的人才,可如今,针对行踪成迷的兰沁,他们也一筹莫展,个个焦头烂额。

    “沁儿,你气消了么?消了就快些回来好吗?”夜夜望着“鸣琴楼”,相思难捱,干脆提笔作画,竟是兰沁凝眸浅笑的样子。

    他和兰沁一样,均是文武全才,棋琴书画,无一不精,画像是栩栩如生,宛如兰沁本人一般。可画中人不解语,也枉费他一番心血。

    长叹一声,推开临湖小窗,外面已飘起朦朦细雨。

    “鸣琴楼”轮廓隐约可见,四下里死寂一片,没有一丝声响。

    自“鸣琴”“揽月”建好后,他们便分开而居。初时他极为不习惯,常常遥望对面。说也奇怪,只要看到对面楼上的火光,他便能安然入睡。有时午夜惊魂,见到那依旧不灭的烛火,慌乱的心也会奇迹般地平静下来。现在人去楼空,夜里的明灯不复存在,他也夜夜失眠。风清逸掷下画笔,在室内独自徘徊。

    突然“鸣琴楼”上火光闪现,依稀有个人影在走动,分明是个妙龄女子。就那么一点点,在黑寂的夜中,也足以照亮他的整颗心了。他仿佛还听到了擦亮火光瞬问“嗤”的声音,再也无法抑制满腔的狂喜,飞掠出去,几个起落,已落在“鸣琴楼”上,悄无声息。

    举手正欲敲门,又停下来,思忖:方才不多想,就急不可耐地过来,给人知道,岂不笑话?沁儿现今深夜归来;定也是拉不下面子。先前出走,也是恼我,如今贸然敲门,她虽不是得理不饶人之人,心中定会暗自得意。我今后在她面前岂不矮了一截,哪有威严可说?风清逸搓着手,不知该敲还是不该敲。

    正在他左右为难时“吱呀”一声,门开了,火光闪动,走出一个人来,他便是要躲,却已来不及了。风清逸低下头,讪讪不语。

    “少爷,你怎么在这儿?”那人惊呼,正是小如的声音。

    风清逸闻言猛地抬头,看火光映在那人脸上,不是小如是谁?一腔热情霎时冷了下来,空虚寂寞重新占据整个心房。“怎么是你,沁儿呢?”他冷冷地问道,忘了自己尴尬的境地。

    “小姐…小姐不是没回来吗?”小如奇怪地说道,一会儿又抿着嘴笑道:“奴婢是见下雨了,上楼来关窗的。”

    “下去吧!”他的心有种大起大落后的疲惫。

    “是!”小如应了声,走了几步又转身将烛台给了风清逸“小姐若知道,定会…定会非常开心的!”说罢,便急匆匆地走了。

    幸好在夜里,烛火又不太亮,不然小如早发现他已脸红脖子粗了。看着小如极熟念地在黑暗中摸索下楼,他竟有种嫉妒的感觉:从何时起,他成了这儿的外人了?

    轻轻推开门,他走了进去。烛火淡淡的不是太亮,但足以照见屋里每一样东西。屋子内纤尘不染,和兰沁在时一样,就像从未离开过。

    走进里屋。里屋极大,被海水蓝的锦帐一分为二。锦帐现被卷起,露出一张雕花大床。罩着粉蓝的罗帐。兰沁自幼貌美,穿什么都好看,却极爱蓝色物事。是以从衣物到用品,几乎都是这个颜色,又以淡蓝居多,整个给人一种轻松明快的感觉。

    看着被褥叠得整整齐齐的床,他一阵揪心的疼。这张床原来在“弄玉阁”,两小无猜的年少光阴大多留在这张床上,冬天兰沁赖床不肯练功,他用锦被裹住她起床,不让她偷懒;晚上不肯睡,他给她讲神话传说,哄她入眠,谁知她却有许多的“为什么”,倒越说越兴奋;在这张床上,他给她擦药洒、推拿,心疼地见她两眼蓄满了泪水却发誓要练好剑术…可是,自从他选择报仇而发了誓之后,他们之间,便隔了一堵无形的墙。他想跨过去,不敢。她想越过来,被他硬生生地阻止了。及至他幡然醒悟,才发现,这堵墙竟成了难以逾越的千山万水,他们的距离越来越远,最后成了相顾无言的局面。若不是兰沁出走,他不会知道,这些誓言、隐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