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骨_第二章升龙台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升龙台上 (第3/4页)

,你有把握没有?”辛追看着夜星说道。

    夜星摇头苦笑道:“我也不知道,姑且尝试一下吧。毕竟,我还没经历过这样的事。现在想来,也是令人兴奋的。想不到,会有这么多传说中的神仙滞留在人间,而世人却毫无所知。”

    辛追笑道:“这当然了,要不是南海大神对你说出真相,恐怕像我们这些修道人也和世人一样,对此毫无所觉呀。仙人的力量,毕竟比我们这些修道者强许多,岂能这么容易就被我们现呢。”

    浅浅微微一笑,不以为意的道:“其实,辛老道你还不知道么?你现在的力量,几乎已接近你们口中的仙人了。只不过,还没像仙人般经过千锤百炼而已。假以时日,你绝对会达到自己的梦想的。”

    辛追笑了笑,道:“可师傅说,我仍然比不上他。”

    “他说的,只是你的道心和法术的使用而已。你刚才难道没听到你师傅的话么?你已是青出于蓝了,你缺的只是实战经验。其他的,早已越他了。”浅浅继续说道。

    辛追淡然一笑,刚才晚饭时,赤松子所说的话,他当然明白了。但是,他毕竟一向是个谦虚的人,特别是在自己师傅面前。

    竖日清晨,马光和赤松子悄悄离去了。没有和夜星等人告别,也没有惊动任何人。一切,都是静悄悄的,与人间安谧的清晨是多么的吻合。

    清水镇。

    夜星迎着斜风碎雪,悠然步行在宽敞明亮的大街上,脸上带着些许满足的笑容。数十年过去了,清水镇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这个当年的穷乡僻野,现今已是。市著名的旅游区了。一幢幢林立相连的别墅,让夜星几乎无法相信。

    他无法相信,这里就是他的家乡。他的家,早已不复存在!那幢茅房,已在风吹雨打的岁月中,悄然而去。然而,他的容颜,不曾分改变。这里,再也没有人认识他了。这里,也不曾再有人知道他这个“强*jianian犯”了。

    抬头看着不曾改变的象山,夜星思绪飞扬。就是这座山,改变了他的命运!就是这座山,让他踏上了一个不为人知的旅途。

    天意啊天意。夜星出了长长的感叹。

    房子后面,便是夜星父母合葬的地方!这地方,连同曾经居住的茅屋,不再是荒芜,早已变成了某位人的家宅。看着面前豪华奢侈的房子,夜星虎目含泪,朝着房子深深一鞠躬!事隔多年,重游故乡,一时之间,他感触良多。

    房子的主人是一个中年人,正站在门口好奇的看着向自家房子鞠躬的年轻人。夜星抬起头来看着他,向他笑了笑后,对中年人说,他曾经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然后,征求中年人的意见,他可不可以进去看看。主人答应了夜星的要求,非常热情的邀请他进屋里去。

    凭着记忆,夜星来到了父母合葬之地,睹物思情之于,扑通一声跪了下来,对着面前那堵墙,忍不住泪流满脸,像个孩子般失声痛哭起来。哭声令人心碎,令人心酸!中年人静静站立在他的旁边,默默的看着他,更没有打扰他。中年人知道,男儿从来都是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他猜想,或许在这里,曾经生过一些辛酸的故事。而当中,主角应该就是眼前这个怪异的蓝年轻人了。

    夜星泪飞如雨,伸手轻轻抚摸着已变成了一堵墙的坟墓。在这堵墙之下,就合葬着自己的亲生父母。同时,他心里很清楚,这是最后一次回到家乡了。这次之后,或许不再回来。

    一个道士走了进来,向中年人微微点了点头,然后将夜星扶了起来。他身后,跟着一个金的貌美女子。

    这是辛追和林依晨两人。

    两人扶着夜星,慢慢的走出了屋子。临离开时,辛追递给了中年人一道符箓,并告诉他,很感谢他能让自己的兄弟进来这里。这符箓,便是送给他的。只要将符箓挂在墙壁上,就可一辈子衣食无忧,好运常伴他。

    中年人连声道谢,目送着三人的背影,消失在茫茫象山之中。

    澄澈清明、葱郁清幽的大涤山,位于浙江临安、余杭两县交界处,是天目山的余脉。《咸淳临安志》中介绍:“此山清幽,大可以洗涤尘心,故名。”大涤山一向便是三十六洞天福地之一,相传是由姜真人掌管。至于姜真人是谁,那就不得而知了。

    大涤山上道观无数,当中数天柱观为最大。天柱观建于唐高宗弘道元年,可谓历史悠久至极。更何况,此观是大涤山中香火最为盛的,属百观之。

    今天,是农历十一月十三日,也就是民间的传统节日,冬至。天柱观中,有无数民众携一家大小在此祈福,香烟升腾,道观里外热闹得很。

    俗话说:冬至大过年。意思就是说,冬至这个节日,比新年还重要。故而,也难怪今天天柱观会是这么热闹了,简直是人山人海相互重叠着。

    在人海中,有两男两女显得尤为瞩目。男的,是一老一少。特别是那个年轻男子,竟然生就一蓝色晶莹的头,虎目中偶尔也有蓝波在闪动着。两个年轻女子,都是貌美如花的倾国佳人。这四人一出现在道观中,便引来了不少目光。

    对于年轻男子的古怪打扮,众人更是目瞪口呆。而对于两个年轻貌美女子,早就引来了不少男人的目光了。孔夫子曰:食色性也。这句话,在这里还真是得到了完整的诠释了。

    老人身穿麻色道袍,似是天柱观中的一个道士。这老人一走进道观后,便急匆匆的领着其他三个年轻人消失在大堂中,边走边抱怨着道:“哎呀,小星啊,你两个媳妇还真惹人注目。”

    被叫做小星的蓝眼年轻人笑道:“老辛啊,我也不想的。来这里之前,我已叮嘱她们最好蒙上面纱,可就是不听。”说完,颇为委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