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4mdash;mdash (第4/4页)
凶恶之性,古今罕闻”是雍正给允禩最后的评价。 允祥越发的忙碌,常常是我们一块睡下,到了半夜我醒来,却见他竟已起身,在案前看他似乎永远也看不完的帐目、文书。 “这是她最后的心愿,我知道是为难你的,她当时人糊涂了,也算了,将来,你将她葬到八爷身边吧,这样就好了,”碧蓝去后,吟儿再三不肯留下,她说“我厌倦了,这些年我没有学会别的,只明白一件,就是这眼前的繁花似锦、烈火烹油,其实都是过眼云烟,百年之后,帝王将相,还不是一堆黄土,既如此,还留恋什么?” 吟儿的话倒叫我无言,她已然顿悟,从此无牵无挂也好。 只是,我却依然是万丈红尘之下的平凡女子,吟儿的离开,倒叫我下定了决心,人生在世,遗憾已经太多了,到了如今,我若不为碧蓝完成这最后的心愿,只怕我们都会抱憾终生。 允祥说一切有他,很快,他就找到了机会,带我去了宗人府。 “早知今日,你后悔吗?”再见允禩,我几乎已经认不出他了,虽然他的衣着仍旧整洁,虽然他的发辫仍旧梳得一丝不苟,但是,眼前的人,形消骨立,只有侧影,也就只有侧影,还依稀是那年的风华卓然。 “成王败寇,若没料到如今,若真怕输不起,当时,就不是这样的活法了。”允禩的笑容仍旧温暖“婉然,你这些年还好吧?” “很好,”我想笑,只是终究笑不出来。 “碧蓝她…”允禩想了想终究问了出来。 “她在这里,”我微微低下头“她说今后上穷碧落下黄泉,再不离开你,”我将怀里抱着的盒子交到他手上“我今天来,就是帮她做这最后一件事。 允禩面色一时苍白如雪,却终究笑了出来“好,这样也好,今生,终于了无牵挂了。” “你…”我微微仰起头,却再说不出话,令自己收回眼泪“保重吧,”匆匆转身,再逗留一刻,只怕真的要哭了,只是,哭又有什么用呢? “婉然,你等一下,”允禩却在背后叫住我。 “什么?”我回身,允禩递上一小块玉佩“这个是我自己刻的,玉是十四弟在西北军中征战时无意中得的,上次回京,他说遇到了一个故人,央了我刻了要送她的,当时事务忙乱,我也就搁下了,如今才完工。我想,我是完不成他的心愿了,十四弟的心思却不该随我长埋地下,你将来若见到十四弟,或是他说的那个故人,就…转交给她吧。” 轻轻将玉佩攥在手心,只看一眼,我就知道,是它,原来是它,我当年在旧货市场买到的玉佩,原来,原来如此。 我不再回头,只轻声说了“好”字,就走出了牢房,外面,允祥正等着我。 我离开的那天夜里,允禩病重,没有等到大夫赶到… 第三十六章(完结) 雍正八年,允祥病倒了,长期的积劳加上被幽禁时弄坏了身体,到了五月,情况越发的不好了,这些日子,我守在他的床边,感受生命在他身上的点点流逝。 “婉然,我们出去走走好不好,去山水间,你一直想这样的。”一日允祥早晨醒来,忽然拉住我的手,语气急切“就我和你,远远的离开京城,去过我们自己的日子。” “好,我等你说这句话很久了。”我笑,眼中有泪。 准备了车辆,安排好了人手,允祥与风音进行了一次长谈,她哭得如泪人一般,却终究没有说什么,一切按照我最初计划的,对外称怡亲王病逝,福晋瓜尔佳氏殉情,雍正彼时不在京城,就赶在他回来之前盖棺。实则,我们在王府众人的哭声中已经悄悄离开。 这一天是雍正八年的五月初四日,据说,雍正帝赶回时,悲恸不已,辍朝三日,初五日,再临丧次,奠酒举哀。谕称:“自古以来无此公忠体国之贤王”“显名厚德为宇宙之全人。”谥“贤”于涞水县水东村修怡亲王园寝。 “四哥一定很难过,我…”马车里,允祥将头枕在我怀中,早已望不见北京城高耸的城墙,但是,那城墙里确实留下了我们太多的回忆的 “你为他奔走半生,难道就不能留点时间给你自己,也给我?”我轻轻戳了他一指,让自己的语气幽怨些。 “能,怎么不能,以后,我就是你一个人的了,你去哪里,我就去哪里,再也不分开。”允祥笑了“以后的时间,都是我们两个人的时间了。” 正说话间,身后忽然传来了急促的马蹄声,前面赶车的东哥忽然欢叫,是“大贝勒” “弘昌?”我同允祥都是一愣,走之前弘昌一再要与我们同行,只是若是他也走了,这事情就会露馅。于是我们说好,过段时日,弘昌再去面圣请辞,当年胤?答应过我,给弘昌自由,他不会失言。只是如今,一天不到,他怎么就来了? “阿玛、额娘,”转眼功夫,弘昌追到了。 “你怎么跟来了?”允祥在我的扶持下坐起身问。 “皇上说,让孩儿在身边服侍您,”弘昌说。 “四哥?知道了?”允祥说,回头看我,我回给他一笑。 夕阳把马车和伴在马车身边骑马的青年的身影拉得老长,我们都没有再回头,也不知会走到哪里,我只知道,幸福从此不会再离我而去。 此时,在一处山坡上,一队人马正无声伫立,目送着前面的马车消失在滚滚烟尘中。 “皇阿玛,您真的就这样让他们走了?” “你不是都看到了。” “您不后悔吗?” “…也许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