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节 (第1/2页)
第1节 第七章 1 王志刚和张凤娟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在相隔千里之外的两个地方,落入了公安局的法网。这是一个十分巧合的事情,使这对儿野鸳鸯走到了他们生命的尽头。 在常林市的那个小市场里,当王志刚出现在赵局长视线里的时候,赵局长的手机突然鬼使神差地响了起来,那个电话就是远在孟郭蹲守的姚局长给他打来的。姚局长告诉他,潜伏在孟郭的干警刚刚抓到张凤娟。就这样,几分钟后,王志刚也落网了。两个人同时出逃,又同时落网,好像老天爷特意让这对男女生死在一起似的。 在白州市看守所里,干警们在严密的监控下,让两个人见了一面,隔着一层封闭严密的玻璃窗,两个人面对面地站着,眼睛盯着眼睛,一言不发。人们都知道,他们的心里涌动着惊涛骇狼,默默地诉说着一个也许非常动人的爱情故事。但是两个人自始至终也没有说一句话,只是那样一动不动地站着,对视着,沉默着。 看到这样的情景,曹平林莫名其妙地感觉到鼻腔发酸,眼泪差点儿就要掉下来了。 王张案件的案情非常简单。生活的不幸遭遇和工作上的巨大压力使两个人同命相怜。作案的前一年,他们就走到了一起。各类洗浴中心、练歌房和不引人注目的小旅馆都成了他们幽会和zuoai的场所,张凤娟甚至还为王志刚堕了一次胎。今年以来,为了拉存款,两个人各自把自己的积蓄都倒贴了进去,引起双方家庭战争的爆发,最后达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终于促使两个人产生了私奔的念头。为了给今后的生活铺垫下一个良好的经济基础,二人决定铤而走险。借着商贸银行白州市分行资金管理上的漏洞,准备捞一笔钱。于是就发生了冒领一百三十万储蓄备用金的案件。事情的前前后后,两个人经过了详细而周密的筹划。因为他们都是储蓄业务和会计业务上的尖子,所以拟定的计划有效地躲避过了银行各个监督环节,使他们的行动能够付诸实施。拿到钱后,他们每个人带上六十万现金,分两个地点潜伏了下来,只等风平狼静后再一起远走高飞。潜伏期间因为不敢轻举妄动,两个人的钱都没有花多少。被捕后自知大势已去,就自觉地把赃款交了出来,除去已花销掉的少部分费用,再除去白州市公安局办案的费用,大约还剩下将近一百二十万元。曹平林当场拍板,买一台奥迪轿车送给白州市公安局,作为这次成功破案的答谢。于是上上下下皆大欢喜。 尘埃落定,曹平林返回省城。杜念基约了党组班子的所有成员为他接风洗尘,大摆庆功宴。 席间行长们少不了溢美之辞,对曹平林亲临抓捕一线,亲手擒拿王志刚的英勇行为大加赞赏。联想起前一次曹平林在胜利储蓄所遭遇歹徒时表现出来的英雄壮举,行长们无不佩服他的果敢和勇气。众人说的也确实是心里话——那样的奇遇,恐怕一个人一辈子都不会遇上一次,而曹平林两次都能做出不同寻常的表现,两次都以自己的勇气和胆量战胜了穷凶极恶的歹徒,的确是难能可贵的。 听了抓捕行动的详细经过,杜念基也禁不住激动起来,连着敬了曹平林几杯酒。 冷静下来后,杜念基说:“对这次白州市分行发生的监守自盗案件,我有一点儿个人不成熟的想法,现在提出来,请各位行长议一议。” “你说,你说。” 杜念基按灭了手里的香烟说:“作为涉案金额高达一百三十万的金融大案,按照总行的有关要求,必须逐级上报,并要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但是现在案子已经破了,犯罪嫌疑人已经抓到了,赃款也已经全部追回,几乎没有给我们行造成什么经济损失,依我个人的意见,我们就不必再上报总行了,以免招来不必要的麻烦。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意见,请各位行长谈谈吧。” 行长们安静下来,都不吱声了。但是杜念基能够明显感觉到大家是赞同他的想法的。 杜念基问邓成功:“邓书记,你的意见呢?” 邓成功吸了一口烟,说:“我同意念基行长的意见。说到头来,全行的安全保卫工作是由我主管的,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我也是有责任的。”邓成功不无诚意地说。他的话隐去了后一层意思:既然杜念基提出不上报总行,也就为他免去了一定的责任。 杜念基赶紧说:“不不,邓书记你千万不要说这样的话。发生这样的突发性事件,是我们大家从来没有想到的,也是防不胜防的。” 向明强说:“不报是对的。总行每年对各个省分行进行经营业绩考核,如果发生大案要案,是要扣很多分的,也是要与全行的年终奖金挂钩的。这个案子没有给我们造成什么经济损失,可别在经营业绩考核上带来损失,那可就太划不来了。” 张晓枚也摆了摆手说:“我早就跟念基说过,发生这样的案子,多报不如少报,少报不如不报。假如报上去了,还要劳烦总行领导下来过问,殊不知人家总行领导对这样的事情也是烦得很呢!我看,我们还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安生些吧。” 几位行长笑了起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