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银_第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节 (第2/2页)

——这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结局。毫无疑问,围绕自己职务升迁的问题,无论是刘明、黄可凡,还是自己,在总行蔺明蛰行长那里所做的一切工作,都付水东流了。给汽车工业集团的20亿贷款、车副省长的许诺、刘明的努力、黄可凡的苦心经营、自己的暗中运作,等等等等,如今看来,都没有起到任何作用。一年多以来的种种经历,在他的眼前像放电影一样一幕幕地闪现,仿佛过眼云烟,但是却无法勾起他任何的感触、任何的回味了。

    毕竟结果已经如此。

    到底是什么因素使自己与一把手的宝座失之交臂的呢?是因为蔺明蛰对省分行一把手人选问题早已经胸有成竹?还是因为刘明、黄可凡在蔺明蛰面前人微言轻?是因为李副行长、邓成功从中作梗?还是因为曹平林确实已经成为一颗冉冉上升的政治新星?这些问题在杜念基的脑海里只不过是一闪而逝,他真的再也不想追究这些令人头痛的问题了——即使追究了,又会有什么作用呢?

    金融系统由于其特殊的行业特点,往往在各级机构的一把手身上实行了高度的集权。尤其是在干部任用的问题上,一把手常常具有最终的决定权。在全国商贸银行系统内,省分行是首屈一指的大行,这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在全国范围内都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这样一个大的省分行,其一把手的人选问题,必将牵动总行每一位行长,尤其是一把手蔺明蛰行长的神经中枢。在各个权力集团之间的平衡过程中,在各种政治利益的争夺中,蔺明蛰对省分行一把手的人选问题,一定是颇费了一番脑筋的。他最终选择了赵臣风,想必是有他的道理的。对于这一点,杜念基能够理解总行行长的做法——当自己一方天平上的政治砝码明显比对方轻的时候,任何懊恼、任何抱怨、任何悔恨都是无济于事的——这就是政治。

    对于自己的政治对手曹平林,杜念基也再没有什么想法了。很明显,自己走后,曹平林将升任为省分行的第一副行长,在班子中的排名提升了一位,这也是一种升迁。近一年以来,尤其是在白州市分行发生储蓄所监守自盗案件后,他同曹平林之间几次的沟通和交流,都能够达成比较令人满意的共识。他对这个自己曾经不屑一顾的老同事、老对手的能力和水平也有了越来越多的认可。杜念基不得不承认,曹平林的思想和观念正在不断走向成熟,他的管理水平也在不断得到提高。不管是为了攫取更多的政治资本也好,还是为了促进商贸银行的业务发展也好,可以说,这一年来,曹平林在吸收存款方面的工作成绩是比较突出的。尽管商贸银行为此丢掉了很大一块利润,但是其结果却是得到了总行的多次表彰。在这样的荣誉的光环笼罩之下,曹平林竟然能够通过完全独立的反思和检讨,意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错误,并能够勇于面对和积极改正,这真的使杜念基不得不对他刮目相看了,这一点也是自己暗中欣赏曹平林的地方。“这个人的本质是不坏的,只不过有时因为利益和利欲的驱动,做出了欠考虑的事情,但是毕竟他能够及时改正啊。”杜念基在心里反复地重复着这样的话,并努力地用这些话改变着自己对曹平林的认识,努力地掩饰着从自己心底里冒出来的,越来越多的醋意和妒忌——毕竟在这一番较量中,自己已经逊色了一筹啊!

    邻省分行,对于这家自己即将走马上任的单位,杜念基感到如此地陌生,如此地彷徨。虽然作为同行,杜念基对这家省分行的班底有一定的了解,但那都是一些皮毛的东西,未来的前景如何,他的心里一点儿底都没有。唉,走一步,看一步吧。

    杜念基勉强支撑着站起身,走出办公室。他还要去看望一下刘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