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银_第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节 (第1/2页)

    第3节

    3

    人民银行检查组最后形成了检查报告,报告内容基本没有改变,但是对处理相关责任人的问题进行了调整,并且非常明确地提了出来:建议商贸银行对主管存款工作的副行长曹平林给予行政记大过处分,对纪检组长邓成功给予警告处分,对全省各级分支行行长、主管存款工作的副行长给予严重警告处分。

    这次,孙文龙没有面对面地跟杜念基交换意见,而是派一个工作人员把检查报告送了过来,那意思很明白:他不想再跟商贸银行的人说过多的废话了,这边必须签字了事。

    看了报告,杜念基心里禁不住有些沉重。虽然这是他早已经料到的结局,但是临到这个时候,他签字的手真有点儿下不去了。

    好言打发掉来人,杜念基陷入了沉思。

    其实,杜念基心里对这次人民银行检查的来龙去脉是很清楚的,甚至可以说,是他一手促成了这次检查。前一阶段,看着曹平林、邓成功两人cao纵全省各级机构大搞高息揽储,虽然存款上去了,但是却给各分支行的经营管理和效益状况带来了无法弥补的硬伤,杜念基感到非常痛心。这种感觉的产生,与所谓的维护金融秩序稳定的社会责任感毫无关系——杜念基相信自己还没有那么高尚——这种感情的产生,直接来自于他内心里对商贸银行的一种深深的爱护和眷恋。好像这家国有大型银行的兴衰与自己有着无法割断的情缘,自己的父辈为建设这家银行付出了一辈子的艰辛,忍受了一辈子的清贫,自己也为她奉献了大半生的精力和心血。他殚精竭虑地经营管理着这家银行,努力地使她维持着良好的运转系统。他知道,这个运转系统是十分脆弱的,来自于任何方面的打击,都可能使她陷入瘫痪和濒临倒闭的深渊。这是他日日夜夜惟一担心的事情。前一阶段,车樵民出于种种目的,用行政命令的方式,要求商贸银行向汽车工业集团发放二十亿贷款,曾经使杜念基陷入了无法控制的苦恼和恐惧,好在经过众人的反复权衡和运作,使这笔贷款维持了良好的投资方向,现在也正在获得收益。后来,崔浩胆大包天,试图贪污银行资金,杜念基和李小强不惜采取暴力和违法的手段加以制止,终于保护住了自己的信贷资金。她就像自己精心抚养的一个孩子,是自己希望的寄托,是自己生命价值的体现。就像工商银行的李济周说的那样,杜念基对商贸银行的事情总是太过认真了,就好像这家银行是他自己家开的似的。正是出于这种感情,杜念基绝不允许任何人出于任何目的破坏商贸银行良好的运行系统,他必须与那些试图破坏系统的人做斗争,以保护这个对于自己来说寄托了太多的希望,投入了太多心血的银行。

    全省范围内高息揽储活动愈演愈烈,给商贸银行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曹平林还同全省联社、证券、保险行业签定了全面合作的意向书,试图把他的战线进一步扩大。杜念基意识到自己必须采取行动,阻止曹平林这样糟蹋商贸银行的宝贵资产,同时,也必须阻止他向商贸银行一把手宝座迈进的速度。因为,如果这样的人接替黄可凡的位置,那就意味着商贸银行末日的到来!

    就在这样关键的时候,存款处处长王华宇向他传递了某种信号,杜念基也准确地接收了这种信号。他心里完全明白王华宇要做些什么,也知道他所要采取行动的方式。像王华宇这样银行里的老油条,在自身能量无法使他达到某些目的的时候,只能采取一些非常规的、近似于阴谋一样的手段和方法。这一点,杜念基心里非常明白。本来从杜念基的本性来说,对权谋、作梗之类的行为是很不屑一顾的,似乎那样做,有违忠厚。但是,既然王华宇向他暗示了,既然自己对曹平林的做法也非常反对,那么自己也没有必要去阻止他这么做,由他去算了,也许凭借这种阴暗的行动,自己也有可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于是就出现了那封高水平的上告信,于是就来了人民银行的检查组。在整个过程中,杜念基充当了一个旁观者的角色,他不乏阴险地冷静地观察着事态的发展,暗自欢喜着,看着事态的发展,逐渐地向不利于曹平林的方向转变。如今,这出好戏到了该收场的时候了,他凭借王华宇、凭借孙文龙这些小角色,已经巧妙地制造出了一发足以把曹平林炸得粉身碎骨的重磅炮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