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幕间休息陈宇呈医生03 (第3/4页)
从确诊的状况,他都会莫名焦躁。天杨在午餐的时候淡淡地取笑他:“你强迫症又犯了吧?”他没讲话,甚至没有像平时那样回复一个微笑给他。叹了口气,把面前那个几乎没动过的餐盒盖好,用力地让筷子准确地戳破盒盖。 如果能确诊出患者已无可救药,那他就是见证者这个患者的沉沦;如果连确诊都不能做到,那就是和患者一起沉沦。他不大能接受这样的自己。他不管黄昏已经降临,他也知道他的学生里面有人已经将近48小时没有睡觉,他把他们召集起来,把资料派发下去,对他们说:“明天上班之前,谁能给我一个有用的想法,真的帮这个患者确诊——不管你们是在等实习鉴定,还是在等着我的课的分数,我都给最好的。” “陈老师,如果我回去问我爸爸,算不算作弊?”这个问话的女孩的父亲曾经是叶主任的同窗,劲敌,眼中钉,在他彻底放弃医生这个职业之前,在整个华北的血液科里,都是个仿佛镀过金的名字。他摇摇头,简短地说:“不算。”“陈大夫…我今晚值夜班…”讲话的是一个修读在职硕士学位的住院医生。他笑笑,看着他:“那不是正好么?你随时都可以查所有你需要的资料。” 他是在办公室过的夜。闹钟没能吵醒他,他以为外面不过曙光微露,其实查房马上就要开始了。他微微转了个身,高度不合适的沙发靠垫在考验他的颈椎。他模糊地想:今天又什么特别的吗?似乎是星期五,是星期五吗?他艰难地坐起来,四处寻找手机,却没有找到,算了,是不是星期五,等下可以问问天杨。 一个护士破门而入:“陈大夫,昭昭突然昏迷了,心率是——” 他喜欢类似的时刻,那种醍醐灌顶一般降临的冷静和清醒,仿佛有一只手为他的大脑里撒了一把冰块,让冰凉的警觉一直沿着他的脊柱蔓延下去。 那女孩在重症监护室里待了48小时。他知道,照这种情况,无法控制的内出血几乎是必然的结局。郑老师坐在ICU的外面,从早晨,直至黄昏。黄昏的时候他缓慢地站起来,没有表情,他并没有立刻转身行走,他知识站在那儿,站在窗外的夕照的前面。似乎是在等待鸟雀落在他肩膀上。他不知道郑老师是什么时候离去的,他只知道,第二天的清晨,他又来了。一时冲动之下,他简直想过去和这个人聊聊天,他想知道,这个人是对所有的学生都会如此,还是昭昭是特别的例子。 他也想知道,当一个人可以如此倾其所有地对别人好,那是否表明,他已经不属于珍惜自己了。 又一个黄昏降临,他终于有了一点空闲的时间,坐到了郑老师的对面。他说:“她这次挺过去了。再过一会儿,就可以送回普通病房。” 那人说话的时候,盯牢了别人的眼睛:“您无论如何都得救她。” 他静静地,有力地回望回去,他像告诉他不是每个人都吃那一套,他点头道:“我会。” 郑老师的整个脸庞都散发着试图给人启蒙的讯息:“这孩子的爸爸已经要进监狱了,无论如何,请您治好她。” 他知道自己面露微笑,和上了他内心深处的冷笑声,原来这个大家公认的好人并没有什么不同——郑老师他自己一定意识不到的,他此刻要求的东西无非是“特权”跟旁人没有任何本质的区别。他只是淡淡地说:“每个病人都是一样的,我都会尽全力。”——说完这句,他饶有兴趣地想,有的人听完这句话,会觉得潜台词是在要红包,只是不知道这老师会如何反应。 郑老师依然不为所动:“可是她至少需要活到她把爸爸的判决下来那天,他们得再见一面。”坦白地讲,他的强调并不让人讨厌,相反的,诚恳而且令人信服。可是——他在心里问:你需要别人回答什么呢?你只是需要别人此刻虚情假意地适应你营造出来的煽情氛围,然后像那些骗小女孩的日本电视剧一样,用力地点头说好么?你究竟是在为你的学生尽力,还是只需要走一个无比投入的过场,好让你自己内心平静? 如果我按照你希望的方式配合过你,等她死了,这样的死亡是不是更合你的胃口? 这世界原本就是草菅人命的。比这个更糟糕的是,人们不愿意承认真相。 他站起身,慢慢地说:“我不过是个医生,您不过是个老师,咱们谁也不是圣诞老人。” 那天晚上,其实昭昭苏醒的时候,他就站在病房的门口。他远远地看到了女孩漆黑的眼睛。他听见她犹疑地问:“陈医生呢?”——别人不会懂得,当女孩在两个世界间挣扎撕扯的时候,他们之间共同分享过什么。 就在他想要走上去,跟这个了不起的小姑娘打个招呼的时候,他听见了郑老师含着笑的温暖的声音:“昭昭,生日快乐。”然后就是恶俗程度堪比春晚的戏码,欢呼,惊诧,温馨洋溢,一个特别的生日礼物——所有这些,换来女孩向这个世界投降的眼泪。 他退回了阴影处。这场景只会令他想起童年时候的奶奶,对他说:“过来吧,跟我一起祷告。”奶奶已经不在了,奶奶真的无处不在。 在她的出院手续上签字的时候,他庆幸自己没有跟女孩照面。事实上,这是他早就已预料到的结果。当护士说因为她的住院押金已经用完,必须通知她的亲戚来续交的时候,他就知道那些亲戚一定会派出其中一个来,为她办理出院手续。他见过太多类似的事情。 那天是9月1号,开学的日子。所以郑老师没有出现。 他好不容易可以在傍晚六点的时候下班。他的确想不起来,上一次和满城的人一样在傍晚归家是什么时候。有可能是一个半月以前,有可能更久。站在医院的楼下,他满心愉快地深深地呼吸着下班的空气。有个念头毫无防备地闯进他的脑子里:真遗憾,天杨今天有夜班。他问自己,如果下一次,遇到两个人都能在傍晚时候下班,要不要顺便邀请她一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