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面和花朵_10营救与拜拜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0营救与拜拜 (第9/15页)

散多年的弟弟──弟弟早已在他乡更名改姓了──现在又叫起了弟弟早年的小名和乳名一样,弟弟当然一下就扑到了jiejie的怀里──这个场面和镜头还是挺煽情的。我们把头抱到一起把泪流到一起地说:

    “我们都懂得对方的心。”

    又画蛇添足地说:

    “我们是一条心。”

    当我们觉出这是一句多余的话──那还用说吗──相互都感到不好意思的时候,我们又赶紧做出果断的样子说:

    “接着还是赶紧点名吧!”

    于是小刘儿接着点名。真到点起早年乡亲的名字,还是和点起那些毫不相干──我们之间连一根烟的交情都没有──的冠冕堂皇的名字不一样啊,点起冠冕堂皇的名字我们虽然感到崇高但是我们也感到一阵阵铁样的陌生和冰冷,点起早年乡亲的名字我们虽然感到陌生但是我们心里激起了一阵阵温暖和回忆,一个名字就是一段故事,一个名字就是一段纠葛。不点他们点谁呢?他们对你不是比别的伟大人物还要重要吗?他们是谁呢?他们是:)

    猪蛋!

    (激光枪喷射出的火焰布满了天空。天空通红得像着了大火。也算是它们对过去冷兵器时代的一种怀念和怜惜吧。)

    嗖嗖──

    孬舅!

    嗖嗖──

    六指叔叔!

    嗖嗖──

    瞎鹿叔叔!

    嗖嗖──

    (你是亲爱的瞎鹿叔叔,我们能不嗖嗖──吗?)

    老曹大爷!

    嗖嗖──

    胖老袁大爷!

    嗖嗖──

    白蚂蚁!

    嗖嗖──

    白石头!

    嗖嗖──

    (过去天鹅时代在美容院的事也一笔勾销了。在那个时代拿进去的是石头拿出来的是什么还是一个大家关心的话题,成了我们日常生活的一个精神支柱,而现在当它又还原成了一个毫不见怪和习以为常的石头的时候,当它又成了一个我们熟悉和毫不见外的弟兄的时候,不说我们,就说你石头,是不是也感到一些温暖和勾起了你对早年的回忆的一些漪涟呢?白石头也痛快淋漓和斩钉截铁地说:除此之外,岂有他哉?这也可以看出我们时代和天鹅时代的区别了。──那个时候我们和天鹅真是把我们的心给丢了,我们真是迷失方向和丢了罗盘──一个白石头就成了我们心理进攻的对象。当然我们也像成年之后再看起我们幼儿时的照片一样,我们除了感到好笑,也能原谅我们的天真呢。为了表达我们对白石头的歉意,我们在小刘儿要念白石头名字的时候,甚至建议他将声调格外提高一下,以显示我们对他的崇敬。小刘儿这时倒说,这样做反倒见外了,反倒是在计较历史了,格外的突出又成了一种不平常,而白石头的正常返回,不正需要一颗平常心吗?我们又恍然大悟。于是他在念白石头名字的时候一点没有改变声调,我们在打激光枪的时候也就正常地“嗖嗖──”了两声,白石头本人既感到温暖又没有受到格外的惊吓──三方面的平静和皆大欢喜可真不容易。为了这个,我们也该庆贺一番。但是格外的庆贺不是又显出它的意外了吗?于是我们三方面又会意地眨了眨眼,接着非常大家气派地共同说了一声:接着往下念吧!让我们童年的朋友早一点集合起来,凡是当年在大清王朝和红眉绿眼时代共过事的朋友和乡亲们,不要拉下谁──这比格外突出谁还要重要呢。──接着我们又说,还有一些后来加入的外籍朋友,也要照顾到,不要拿他们当外人──要说谁是外人,我们这些抹着红眉绿眼提着自动步枪拿着红外线望远镜的入侵者才是外人呢,但是现在我们不也从广播里听到自己的名字还在这里打枪吗?这些外籍朋友也像当年的白石头一样,虽然当年我们的相会也出自误会,但是大家共同经历了水与火和血与水的浸泡已经分不出你我了。小刘儿索性暂时停止念乡亲,先念一气儿我们的外宾。从同性关系的角度看,当年还是他们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新时代呢。在同性关系问题上,外宾比内宾贡献还要大呢。不要因为老朋友,就压住新朋友。还是先念新朋友,再回头念老朋友。小刘儿听到这里,也因为我们的觉悟有些激动了。于是会意地向我们点点头,开始压住老朋友,念起新朋友──也就拿着这些新朋友,开始往冠冕堂皇里夹和开始冠冕堂皇地往外出售了。念完一个名字,我们就跟念我们自己一样欢呼和打枪。)

    冯·大美眼!

    嗖嗖──

    (她也创造过历史的一页呀。小刘儿本人这时想起来,也感到一些历史的温馨和伤感呢。当年在第一次回故乡您的专机上,我们是怎么样呢?当年您还是我名义上的舅母呢。──想到这里,小刘儿都忘了往下念了。可见新人比旧人还让他怀旧呢。我们只见新人笑哪里闻得见旧人哭呢?小刘儿已经在麦克风面前愣了好长时间没有声音了──还是多亏中士推了推他,他才突然醒悟接着念了下去。)

    牛蝇·随人!

    (这人也好玩。)

    嗖嗖──

    横行·无道!

    嗖嗖──

    呵丝·温布尔!

    嗖嗖──

    基挺·米恩!

    嗖嗖──

    卡尔·莫勒丽!

    嗖嗖──

    巴尔·巴巴!

    嗖嗖──

    …

    (念完外宾,又接着念冷兵器时代的乡亲。因为这时飞机已经快该着陆了,小刘儿就加快了问候的速度。)

    路村丁!

    嗖嗖──

    俺爹!

    嗖嗖──

    曹小娥!

    嗖嗖──

    女兔唇!

    嗖嗖──

    女地包天!

    嗖嗖──

    沈姓小寡妇!

    嗖嗖──

    前孬妗!

    嗖嗖──

    脏人韩!

    嗖嗖──

    小蛤蟆!

    嗖嗖──

    小麻子!

    嗖嗖──

    郭老三!

    嗖嗖──

    刘全玉!

    嗖嗖──

    吕伯奢

    嗖嗖──

    …

    (这时大家开始关心最后一个被问候的人是谁了。谁是压轴的戏和压轴的人呢?找领头的人容易,找压尾的人难。冲锋陷阵时候找一把尖刀容易──找一个二杆子就成了,撤退时候找一个垫背的和掩护的就难了──这得是一个能和敌人周旋的大智大勇的人呢。心中的人和他成心问候的人往往不放在开头和中间而要搁在最后呢。跟领袖最亲近的人,见面往往不在白天而在深夜呢,往往不是开头握手的那一个而是最后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