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6东西庄的桥 (第8/15页)
已经排除了1968年的红薯一样──我们才能安下心来接着描绘你们那场历史性的会见呢──也只有到了这种平心静气的时候,我们才能比较出相对于那灿烂辉煌的一刻,我们计较这一刻到来的由头──一小块发艮的熟rou──又是多么地小题大作呀。甚至,为了这由头的到来,为了这块三分之一的艮rou,我们还让姥娘费那么大劲给我们编织阴谋,我们都有些无地自容。这才是缺乏历史眼光和历史洞察力呢。姥娘,留保老妗,原谅30年前那几个胡涂无知的孩子吧。请你们在天之灵保佑他们。就像“有朋自远方来”一样,rou是不重要的,你们的历史性会见才是气贯长虹和傲视群雄呢。rou在你们的谈话中也不占比重,你们很快就脱离rou扯到了别的方面──而且,脱离rou并不是你们有意的躲避──如果是那样的话又低估了你们的素质和相互的友谊了,就像两个在饭店吃完饭争着付帐的人一样,一个人抢着付了帐,另一个人赶紧找补一句: “下次,下次一定让我付!” 这就没意思了。这就是朋友之间的一种躲避了。──而俺姥娘和留保老妗不是这样,而是自然而然的付帐──看着一个人伸到口袋掏钱,另一个人连话都不用说了──彼此心照,彼此心同,一步就跨过付帐和rou,接着就开始她们东拉西扯的另一种平和的谈心。当然,看上去是东扯西拉,其实句句切中要害;一场话谈下来,看似什么都没有谈,但是世界已经在她们面前四通八达和渠道畅通。虽是两个农村妇女──连大字都不识呢──却也深明大意;虽然鸡零狗碎,每遇大事却不胡涂。──这两个伟大的不可多得的普通的穿著大档裤的中国老年农村妇女,因为时间和地域的阻隔,好长时间没有在一块交谈和对接了,现在因为一个并不重要的由头,终于在东西庄的桥上坐了下来──记得那天的的天气又是那么地尽如人意,无风无火,万里无云,初春的太阳,照到身上暖洋洋的。本来世界是不畅通的,现在因为一场普普通通的闲谈,一切都畅通了──冰河解冻了,太阳出来了,万物复苏了,生活又以崭新的面貌在我们面前重新开始了──温暖的太阳,还将姥娘和留保老妗的鼻尖上晒出一层密密的汗珠。 这是1969年我们村庄出现的第一层让人开朗和安详的汗珠。这个时候时代和时间已经不重要了,你是1069年也好,你是1996年也好,你是一个战乱年代或和平年代也好,在这层密密的散发着两位慈祥的老太太身上特有的温馨的汗香草香灶香的混合汗珠面前,你们──已经显得无足轻重了。 什么是时刻的永恒呢?这就是时刻的永恒 虽然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但是当我们知道世界上还有这一刻存在的时候,我们就可以以一当十 我们是站在少数的立场上 当然这一切和这一刻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谁能使时间、天气、契机和由头──rou──都聚集到一起呢?从这个意义上说,虽然我们在30年前有些不懂事和感到委屈,但是我们大体上还在做着这个事情的促进派呢──我们没有在阴谋面前顽强地阻挠艮rou──这是30年后我们还有药可救的唯一安慰 … 外在的环境和你们的内心,显得是那么地统一 夕阳红晕的光芒,打在你们和蔼慈祥的脸上 你们心平气和彻底放松地在谈着什么 你们动不动就会出现会心地微笑甚至还相互纠正 ──姥娘和亲爱的留保老妗,虽然我们对这一切的聚集是那么地向往,但是我们也知道: 这时刻或许有,但不是天天有 笼罩在我们头上的,还是阴云密布的时候为多 温暖和愉快的时刻,不过是对阴云密布的暂时解脱 正因为这样,它在世界上也只能是一瞬 ──什么时候当我们知道了这一点,我们也就格外珍惜那一瞬的到来 这也是我为什么要写这一章的根本原因 也正因为这样,亲爱的姥娘和留保老妗,请你们在东西庄的桥上多停留一会好吗? 30年后,当我们再来到这桥上时,桥上的一切都物是人非。因为桥上没有了你们,这桥也立刻失去了意义成了一坐死桥。这时我们不管怎么向往和想念你们,我们想跟你们说一句多么普通的话都不得了。于是我们借着我们共同回到30年前的机会,让我们再问候一声: 姥娘,你好。 留保老妗,你好。 1969年,是故乡世界里最光辉灿烂的一年──因为它有了你们在东西庄的桥上汗珠的映照 … 接着剩下的问题是:当年姥娘和留保老妗,在当年的桥上平和而又知心地谈了些什么呢?虽然是东扯西拉,好象什么都没说──但是正因为它什么都没说于是什么都说了,这散漫和放松的内容又是我们特别关心的──因为你在世界上是不可多得的呀──因为说和不说还是不一样呀──因为30年后这谈话已经不存在了──正因为其不存在,30年后我们对它的揣摩和猜度又是多么地一厢情愿──据我对姥娘和留保老妗的猜度,这温暖和放松的历史性谈话大体会是: 首先,不会是激烈的话题,也不会是过于目前的话题。她们会延伸开来,一下把鱼钩甩到几十年前──这样的开头,才有历史的气魄呢。──大概会东拉西扯到你们当年在一块给东家扛长工和赶轿车的时候吧?姥娘在给东家割麦──金黄的麦香传遍了大地──直到现在,我还多么喜欢1969年的另一首老歌儿呀,其中有一句歌词就是: 丰收的喜讯到处传 … 姥爷──当时也是40多岁的壮年──在给东家赶车;留保老妗──当年也是30多岁的青春少妇──在伙上给长工们做饭。当时大家春风扑面,当时大家意气风发,当时大家都有一膀子好力气──谁能想到当年的青春是一场戏,转眼之间大家都会衰老和烟消云散呢?留保老妗在那里沉浸地说: “那时的俺婶,三里长的麦趟子,从来割到头都不直腰。” ──这也是俺姥娘留给我们的一大遗产,遇到任何事情和麦子,一定要低着头默默地割,不要直腰;三里总是要割完的,当你直腰的时候,没人替你去割,只能增加你的惰性和失望。在割麦的时候你可以想些别的──你可以排除麦子;在你做着枯燥重复的劳动时,麦子恰恰给你的思想和情感留下和腾出一块宽阔和自由和天地呢──麦趟子越长,不是给你留的天地越大吗?──一滴一滴的汗水洒落在你的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