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章重生 (第1/4页)
第十章 重生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醉花荫》·李清照 在洛水之滨,今日,一片喧嚷声。 在昶王的主持下,超度大会隆重地展开,各方百姓蜂拥而来,想来瞻仰这位仁慈的王爷,想来看看这位隐居多年的王爷。 人很多,人山人海似的汹涌而来。 他在士兵的护卫下,艰难地往前行,可脸上始终面带微笑。 秦可风在百姓蜂拥里随波逐流,远远额望着他,不断在心中蓄积着勇气,累积着对他的杀意,扼杀她对他的情意;袖里的手紧握着短剑,身上穿的是她最爱的白色衣裳,也是为他穿的丧服。 法号吹起,渐渐掩过鼎沸的人声。 百姓们仰着头,看着昶王朱见云一步步走向高台。 法轮转动,多位大师念着诸佛的佛号,听起来是这么的宁静安详,但她的心里却翻腾着杀意。 她必须杀他,她不得不杀他…钻过人群,她向高台前进。 素白的脸上没有上胭脂,她是杀他的刺客,也是他的王妃,她不想隐瞒,也没有必要隐瞒。 所有的声响在朱见云高举起手后渐渐静下来。 他看着百姓,深深地吸了口气“各位,今天的法会是为了超度那些枉死的冤魂,其中有部分是被以前的我所杀的。” 台下百姓们皆露出惊讶的面孔。 可他坦然以对“是的,我杀过人,不只是敌人,也错杀过我国的百姓,不知让多少人流离失所、妻离子散,我知道就算我道歉一百次一千次也不足以弥补一切过错,伤害已经造成,死去的人也不会复活,我曾经决定出家为僧。”他动手拉下头上戴的假发。 哇!底下的百姓立刻爆出一声惊呼,议论纷纷。他们的王爷出家当了和尚? “五年前,我的确出家为僧,但念经拜佛还是不够,造桥铺路、赈灾救贫仍是不足…过去的冤魂仍不原谅我。”他看到了她,却平静地往后退,退到了高台边“杀人必须偿命,是我国的律法,我要说,就算我的个王爷也不例外。” 突然,高台下有人认出秦可风。 “王妃,是王妃!” 众人好心的让出一条路,让她一步步地登上高台。 他不惧地望着她“我要说,杀人报仇也是犯罪,千万不要让自己的手染上血腥。” 她沉默以对,倏地亮出了手上的利剑,一步一步地逼近他,可脸上的泪水一颗颗的掉落。 所有的人愣愣地看着,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 但士兵还是上前想要保护王爷。 “不准上前!”李央大喊,痛苦地叫道:“随他们去,让他们一次把所有的恩怨都了了吧!” 时间像是静止了,唯一在动的是朱见云的声音,还有秦可风的脚步声。 “你何苦把自己逼上绝路?”选这么一个众目睽睽的场合下手,根本是寻死。 “我本来就没有后路。”她咬牙,晃了晃手上的短剑“为了我的爹娘,为了我的族人,我必须杀了你。” 他缓缓摇着头“为了你,我不能让你在此时此刻杀我。” 她冷笑道:“现在,由得了你吗?”她握着利剑向他扑过去。 他闪过她的第一个攻击,顺势抓住她的手腕,严肃地低语“离开这里,要杀我以后有的是机会。” “不!没有机会了,我现在已经无路可走。”一个反手,利刃划过他的手臂,一道鲜艳的血痕染在他白色的长袍上。 她再一个旋身,飘舞的身影带着骇人的冷光逼近朱见云。 他步步后退,一个翻身,独立在扶拦上,衣袂迎风飘扬,背后是一片苍茫的白雪,底下是滔滔流着浮冰的江水。 有那么一瞬间,她愣住了。 然后,她也跟着翻身上扶拦,长法狂乱地在她脸颊上飞舞着,她颤巍巍的手紧握着利剑放在腰侧,猛吸一口气,刺向他。 他却脸色平静地伫立不动。 目标越来越近,她的心却越来越感绝望,她知道他不会伤害她,也知道他有心求死,两个悲哀的灵魂,用生命当作救赎的最大筹码。 猛地,她往前一突刺,泪水窜流… 他的手紧紧抓住她握着剑柄的手,她的间落空了… 他侧身躲过,不知是该喜,还是该悲? 他在她耳边低语“活下去,勇敢地活下去,这是我最后的愿望!” 她的心刺痛地颤抖着,独自活下去不是她的愿望,她累了。 突然,他放开她,放开所有依持的力量。 “见云——”她凄厉地叫,看着他失速地往下坠。 底下是滔滔洪流和一块块尖锐的浮冰,他正往那里坠落… 不!恐惧在她的脑子里炸开。 “见云!”她惊恐地嘶喊,纵身一跳。 她奢望的不是杀他,也不是救他,而是企盼在最后一刻,她还能握住他的手,两人一起赴黄泉。 两个人影在半空中越来越近,如两只白色的飞鸟,自***地飞向冰冷的波涛。 她的手终于握住他伸出的手,她破涕笑了,他叹息着。 原来,同归于尽是他们两人最圆满的结局。 “砰!”坠入冰冷的河水,他们都没有挣扎,任冰冷的水漫进他们的口鼻,涨痛他们的肺,可他们的手仍紧紧相握,剩下的是最后一个愿望——一起走。 两人的眼里只有彼此,将水光照映下的他(她)刻进心里,在这最后一刻,他们蓦然明白,他们之间的关系不是“仇”而是“爱” “唉!”是谁的叹息声传入他们的耳里? “来吧!来我这,我来给你们一个好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