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一章布恩格团 (第2/3页)
布恩格心里有点疑惑了:“怎么这一方向会没有人民军出现呢?难道这一方对于人民军来说不重要吗?不会的啊?西面可是人民军茅山防御阵地的背部啊?” “命令部队放慢前进脚步!多派出几路侦察兵探明前面的情况!”布恩格对部队下令。 这时在北面又转来隆隆的炮击声而且炮击声越来越响越来越激烈布恩格释然了“想必是正面进攻的联军给予了中国人巨大的压力中国人无暇也无力顾及这方吧!”他想。恰好有刚派出去的侦察兵回来报告说前面现一小股人民军。布恩格更加认为人民军是真的没有多余的兵力来对付他们了。 “全团加突进冲破前面小股中国人的阻击!”布恩格命令他现在好想快点进入人民军后方的真空地带啊!这种在不知虚实的地带瞎闯总令他有一种命悬一线的感觉。 在美军布恩格团前面出现的小股人民军是合浦预备役师二团的二营三连的士兵他们一百多人主要担任诱敌任务。人民军闸口镇防御指挥部总指挥吴命陵上校知道如果不加任何阻挡任由美军团西进美国人肯定会起疑心。他现在最担心的是这一支贸然深入人民军腹地的美军团会退缩回去那样真叫“到嘴的肥rou被狗叼走了” 担任诱敌任务的三连的行踪是故意暴露给美国人知道的他们出现的时机与地点也恰到好处正是布恩格心生怀疑犹豫不决的时候。 目送美军侦察兵逃回去不久接着在三连的前方出现几百名高大的西洋人三连所有的士兵接着命令他们必须在此认真阻击美国人半个时辰与美国人真刀真枪激战一阵子后才能后撤以体现阻击的真实性和人民军无力抵抗被迫撤退的真实性。其实说白了就是要让三连的士兵们牺牲一部分人。 三连凭借着一个洼地的高突处抵抗美军布恩格团的进攻三次成功瓦解掉他们的强攻。第一次三连用密集的排枪打压下布恩格团两个连队的进攻;第二次三连用手榴弹炸压下同样是这两个连的进攻;第三次三连用刺刀拼杀下布恩格团一个连从侧面的偷袭。待第四次美军进攻时三连的人民军战士见敌人至少有五百人从三个方向冲来他们马上撤离阵地向西面撤退了。 布恩格从人民军的殊死抵抗而又不敌败退的情况中误认为西面的人民军肯定遇到大麻烦了不然他们也不会只用这么少的兵力来阻击他们。如果人民军是诱敌的话那么人民军也没有必要作殊死阻击早应退却了。但对于先前南突时遇到的那一大股人民军为何不来追击他们他就实在是弄不懂了。后面派出的侦察兵回来报告南面的那一大股人民军目前仍留在原地未作任何移动。如果是这样的话唯一的解释只能是南面那一大股人民军可能是为了防御其它联军部队的南突才不敢移动的。 趁你病要你命!想必美国人也懂得此句话的精髓预测到前面人民军的危情布恩格果断命令:“全力尾追撤退之人民军后续部队跟上!” 三连的人民军战士且战且退好像总也摆脱不走敌军的纠缠一般。就这样布恩格团已步步深入至大6腹地离海岸线越来越远了。天已渐黑对于异国他乡这块陌生的土地美国人有一种莫名的恐惧这不同于他们在广州与清廷作战时的那种感受那时他们趾高气扬与中国人的作战就好像是在玩他们可以充分享受到那种戏谑对手的快乐那种残杀对手的变态兴奋。而在这块同样是远东中国大6的土地上经历无数残忍血腥的战斗看见身边的战友一个又一个的倒下他们感到的是深深的恐惧与被人追击合围的悲哀。 美军布恩格团的逐渐深入慢慢接近至人民军闸口镇防御阵地布于人民军第28师背后的炮兵阵地附近了这里也是合浦预备役师二团的最后阻击阵地。在这里美军布恩格团遇到的阻力明显地感到强大许多一个连接一个连地增加投入到进攻中都无果而终这使布恩格意识到他们可能接近到人民军的核心阵地了。 在布恩格团追击三连的同时合浦预备役师三团按照既定作战方案从布恩格团的北面与其擦肩而过绕到了他们的背面。这样三团从北面与西面完成了对美布恩格团的合围。而与此同时南面的已歇息了一会儿的一团接到行动的命令后全奔驰前进他们一定要在天黑之前赶到目前布恩格团与二团战斗的南面完成对布恩格团南面的包围。 在合浦预备役师二团长蛇形的前进队伍中在队伍的最末端有一个中等身材的人影幽灵般地坠在后面他前面一个个头高高的人民军战士平常习惯了排在最后今天不知怎么回事他的后面也跟有人了。高个子惊异地回头看了看见个儿只到他下巴处的身后人也是一个身着人民军预备役服的战士也就没有说什么依然有节奏地跟随着队伍向前奔去。 而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坠在最后的人影从他那尽管掩饰得很好但仍可判断出他的手定有不便的样子就可以猜测出这个小战士是谁了他就是合浦预备师一团容易兴奋过度有点神经质的杨娃。杨娃在班长成明效的监视之下在小关子的压押下到一团后勤连队报到后根本在救治营地里呆不下去艰难地熬了一个半时辰后在一团后勤连队往后方转移时他偷偷地溜了出来。但他不敢回连队更不敢回班组他怕被班长成明效训叱更怕好不容易溜出来又会被押回去。 杨娃一个人混杂在一团营地边缘的其它连队中倒也不显形。待一团接到命令开拔时可怜的杨娃就无处可混了他只得偷偷地借口小便躲到营地外围等部队集合完毕开始开拔时他才又偷偷地从草丛中钻出来跟在了全团的最后一位。 当夜幕完全降下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