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感应 (第2/3页)
他拧着眉对着那堆了一桌子的药材发傻,我举起手在他眼前晃了晃,说:"你也别为难,就这样小打小闹皇上早晚有习惯的那天,等惯了自然就不当回事了。当然了,王爷以后什么毛病也没有自然是最好的。" 他重新靠回枕头上:"亏你有这些歪理,怎么着,给我更衣吧,新儿媳妇不还等着呢么?" "王爷歇着吧,我去说一声,这个又不急。" 他想了想坐起来去扯披着的衣服,摇头说:"不妥,好歹也是嫡室,婚事已经减了,别的还是按着礼数来,别叫人家看着咱们不当回事一样。" 我拗不过他,只能穿戴好了扶他到了厅里,弘晈带着他的新福晋还等在那里。这个查郎阿的女儿我到今天才第一次见到,她没有惜晴高,长得也没有惜晴细致,头没有惜晴低得恰到好处,茶碗也没有惜晴端得姿势优美,惜晴…惜晴…惜晴… 她每做一个动作一个细节,我都忍不住要跟惜晴比较,以至于连茶都忘了接。这或许不太公平,但也的确没有办法,这世上没有完美的人,却有着完美的记忆,完美的眼睛。 "给额娘请安。"她乖巧地蹲在我跟前,我礼节性地拉过她的手,仔细端详。 "你叫什么?"我问。 "回额娘的话,孩儿名叫绿映,绿草如茵的绿,相映成趣的映。"她说话声音有点硬,感觉应该是很倔强的人。 听了她的回答,允祥都忍不住歪了歪嘴角,我笑道:"还真是个周到孩子,打今儿个起就是自家人了,但凡有短少,有委屈,都来跟额娘说,别外道明白么?" "孩儿谢额娘疼爱,孩儿虽然蠢笨,也一定会学着尽心孝顺阿玛额娘。"她说完这句话把头完全抬起来,对上我的眼。我有些错愕,她很面善,好像很久以前就见过,表情虽然谦恭,可是看向我的眼光,却带着很深的寒意,甚至还有不屑。 一旁的弘晈一副公事公办的严肃相,让我一下子没了情绪,而且允祥烧得两眼通红,再不回去歇着也是不行的。我笑着对绿映说:"今儿个不早了,改日得了闲咱们再好好摆一桌团圆酒,你们回去歇着吧,待会儿我打发人过去,想吃什么只管吩咐下去,要有不方便的,到我这小厨房来也行。" 弘晈听了说:"正要回阿玛额娘,儿子觉得,还是带着绿映回城里去住,家里月额娘如今是没心思管事了,心额娘怕顾不过来,倘或没个人坐镇似乎不妥,儿子能给阿玛额娘分担的,也就只有这个了。" 我听着倒是很有道理,转头看允祥,只见他眼睛在弘晈两口子身上来回看了两下,"咳"了一声说:"也罢了,老三,你说这话固然是你孝心虔,只不过这新婚嘛,也不需过分忙叨了,只捡要紧的时候照看照看就好,毕竟家里头的事,我想你额娘心里都有数呢。" 弘晈点头答应着,又带绿映上来再行了礼就一并走了。看着他们出了院子,我才站起来去扶允祥,嘴里不住地唉声叹气。允祥斜着眼看我:"这是怎么了,发热的又不是你,你倒显得比我还不自在。" "你瞧着这个媳妇怎么样?"我问。 他说:"我如何瞧得仔细,你是婆婆,你看着调教吧,只是府里的事,你还是要盯着才是。" 我仰着脸长叹一声:"王爷果真是老狐狸啊,动动眼神儿我就得多cao多少心,多受多少累呢!事事都要我这个老太婆盯着,娶了儿媳妇做什么用的?" 他的笑容慢慢隐了下来:"老三啊,他可是'嫡长'。" 我登时笑不出来了。 那晚开始,允祥每日都是白天尚好,一到晚间就开始低烧,伴有一些轻微咳嗽,常常整宿整宿睡不成觉,天不亮就得爬起来跑去圆明园递军需房传上来的折子,间或还得连造办处几头都盯着,连我这仅仅陪着更衣洗漱的都有些吃不消了。 太医说他的低烧还是他体内的病根勾起来的,早些年腿疾存于体内的寒毒难免引到别的地方,脾肺皆有可能,但是如果可以就这么养着,心情顺畅而且生活闲适安逸便容易好,我听了心中叫苦,这顺畅倒还有限,只是闲适安逸四个字对他来说实在是太奢侈了。 八月中,那场由当街拦轿开始的"名垂后世"的曾吕文字狱还在进行着,雍正到底也是上了年岁的人,早年的沉静的性子在习惯这么多年唯我独尊之后也不容易再克制了。早先我只是知道那本即将产生的《大义觉迷录》,却不知道他的辩驳早在造反开始时就随着开始了,而且乐此不疲。我不禁对雍正肃然起敬,与人辩驳尚且需要耗费大量精力和智慧,那么与一场运动辩驳需要什么呢?大概是他的尊严、固执,也许还有信念。 这样的时候皇帝的心情当然不会好,不好的时候就要时常寻些节目,中秋节,皇后被接到圆明园,于是雍正就心血来潮要来一次赏桂,地点竟然就在九州清晏和竹子院中间一块很角落的地方,听允祥说,之前他也不知道竟然在那里还有几株桂花,还是皇帝亲手种植的桂花。 小茶宴就摆在竹子院里,我跟着皇后熹妃一起坐,她们全都闷闷的,我也什么心情都没有了。允祥那一桌都是亲贵和宠臣,说着一堆奉承话,好像要热闹很多。雍正坐在正殿前,时而开怀时而沉思。只听熹妃说道:"这院子可真是选对了,正好是下风口,满院子的桂香也需得配这个幽静才不烦躁。" 皇后说道:"你们知道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