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章奔走抗争 (第6/14页)
郭处长不理姜亚男,望着卓小梅,说:“你的意思是?”卓小梅忙说:“我们想请您找一找省里领导,能否在我们的报告上签个字,这样市里也许会认可。” 郭处长把报告放到茶几上,说:“找省领导签字恐怕有些难度。我这人教师出身,迂腐得很,除工作需要偶尔跟有关省领导有些接触外,并无特殊交往。就是有特殊交往,也是不好拿这种事情去打扰领导的。” 卓小梅难免有些失望,看来白跟姜亚男走这一趟了。不过想想也是的,你一个市里的幼儿园算什么?值得郭处长这么劳心费力么?而且郭处长这种年龄的机关干部,正是往上爬的时候,如果为你幼儿园的事情给领导添麻烦,惹得领导不高兴,影响自己的前途,那就太不合算了。姜亚男却不依不饶,朝郭处长一横眼睛,说:“找领导签字没有难度,那小梅两个早就自己找领导去了,犯得着来找你大处长吗?而且是我主动带她们上家里来找你的,你想敷衍,还得问问我同不同意呢。我不止一次两次跟你说过,小梅是我幼专时最要好的同学,这件事你没给她办下来,我是不会放过你的。” 这话让卓小梅大为感动,真不枉跟姜亚男同学一场。哪怕郭处长不给你找省领导签报告,有姜亚男这几句话,卓小梅也深感慰藉了。 郭处长大概听惯了姜亚男这种口气,优雅地一笑,对卓小梅说道:“卓园长听到了吧?这便是你这个老同学的德性。不是今天才这样,平时也是用这种居高临下的口气跟我说话。有什么办法呢?当年我追她的时候,她就是这么个姿态,十多年了,至今风范犹存。我只能这样侍候着,怕是一辈子都不抬不起头了。” 三个女人都张嘴笑起来。卓小梅说:“这可是大好事。我可见得多了,在家里抬不起头的男人,在外面总是抬头挺胸的,做得起人,说得起话;相反那些一回到家里就大吼大叫的男人,一出家门往往就成了太监嗓子,说法细声细气,蚊子一般,没个男人样。” 这话让郭处长很是受用,说:“卓园长真不愧搞幼教的,心理学学得好,一句话让我六月天喝了冰镇水一般舒服。好吧,为了卓园长的冰镇水,也为了夫人的嘱托,我去找找省里的领导,看能否让领导在你们的报告上落几滴墨水。” 眼见得山重水复疑无路,岂料柳暗花明又一村,卓小梅重新看到了希望,自是欣喜,暗暗吁了口气。姜亚男也跟着高兴,给卓小梅兜了底:“小梅这事你就放心好了,我家老郭嘛,没有别的能力,只是平时没少给省里这首长那领导办事,他们的亲戚朋友有子女要上名牌中学,读名牌大学,让秘书打来电话,递来条子,咱家老郭总是尽心尽力cao办,哪怕爹妈死在了棺材里,也可以扔下不管。而且cao办得非常圆满,滴水不漏。现在老郭拿着你们的报告叫领导签个字,又不是割领导身上的rou,领导有什么屁可放的?” 卓小梅昕得出,姜亚男这是转着弯子夸耀自己男人的能耐。看来她主动请你上家里来,叫你递报告给她男人找领导签字,一半是对你这个老同学的关心,一半就是让你来见识她男人的能耐的。女人都这样,男人有些能耐,自己心里有数还不够,恨不得天下人特别是自己的姐妹们都知道自己男人了不起,那才有意思。 不过姜亚男的话虽然不无炫耀,却不全是妄词,卓小梅是听得出来的。她完全相信郭处长这个实力。他能把姜亚男追到手,能摇身一变,从普通中学教师成为教育厅要害处室的处长,自然不是等闲之辈。 临出门时,郭处长交代卓小梅:“你该知道,你那老同学是个典型的弹匠。自古以来,这世间的事情往往谈的容易做的难。尤其是找领导,不是你想找就找得着的。有时就是找着了,也不是你要他签字,他就给你签字,毕竟手长在他手上,不是长在你手上,是他领导你,不是你领导他。不过你们的报告我会牢记心里,在恰当的时候递给领导。办什么事情都得有个时机,时机来了就容易办成。所以你们也不要在省城守候,回去等我的电话。如果你们运气好,省领导在报告上签了字,有人会直接发往市里有关部门,市里领导总得有个说法。即使省领导不肯签字,我也会把情况反馈给你们,对你们有个交代。” 卓小梅心头一热,不知怎么感谢郭处长才好。还是苏雪仪机灵,走近正坐在电视机前看体育节目的孩子,变戏法从包里掏出一个厚厚的红包,塞到孩子怀里。姜亚男要过去制止,被卓小梅拦住了。孩子还算懂事,犹豫一下,起身要退红包,被苏雪仪一把按住,说:“阿姨来得匆忙,也没给你带什么。你拿着,自己上街买喜欢的书。” 拉扯了一阵,姜亚男夫妇不再坚持,两人才出了门。卓小梅对苏雪仪此举非常满意,说:“雪仪你还有些头脑嘛。”苏雪仪说:“这个头脑谁没有?求人办事,尤其是求机关里的人办事,舍不得出血,办得成吗?这也是大家都普遍遵循的潜规则了,就是经历的少,见识的少,听到的总不少吧?” 说得卓小梅点头不迭,深以为然。 虽然没能直接拿到领导的批示,可事情能进展到这一步,也算是不虚此行了。回到维都,卓小梅和苏雪仪说起这次省城的遭遇,园里职工唏嘘不已,把两位看成有功之臣,觉得希望依然存在。可不是么?若郭处长能让省领导在报告上签上大名,市里也许真会改变主意,放机关幼儿园一马。 这也就是说,机关幼儿园的命运就系在郭处长身上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卓小梅做什么都没心情,园里的事务都交给苏雪仪和曾副园长去打理,自己一心候着郭处长的电话。其间只提着在省城买的糕点和中药回了一趟父母家。父母笑纳了糕点,当卓小梅面一人吃了一块,津津有味的样子。至于那几包中药,母亲愿意给兵兵服用,反正中药副作用不会太大。还说有些病不是药物能解决得了的,何况兵兵现在状况不错,也许过不了多久,身上的病症就会完全消失。这话自然是有道理的。卓小梅觉得母亲这辈子虽然没读什么书,可对世间事物,往往比自己看得准。 郭处长的电话迟迟没来。开始卓小梅还稳得住。郭处长说过,办事得看时机,时机来了,事情就容易办成。渐渐地耐心有些不够了。这事是姜亚男揽给郭处长的,他尽管当着姜亚男和你的面说得那么动听,是不是真的上了心,卓小梅不是很有底。即使郭处长上了心,平时他也给领导办过不少实事,可领导随便找个借口,硬不在报告上签字,郭处长作为下级,也是没太多办法的。 疑虑着,卓小梅几次想打电话过去询问,又觉得郭处长有言在先,要你等他电话,催逼过急,多有不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