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长前身_第一章破格提拔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破格提拔 (第2/6页)

,即使不搞*推荐,四个人当中又一定会是你么?跟你一起来的还有两个人吧?我觉得你真的该好好想想大家不推荐你的原因了。”

    “反省不反省是我自己的事。”刘泽文重重的把门关上,走了。

    刘泽文又找到县长朱哲“朱县长,李厚明借提拔干部搞个人意志,想尽办法有意整我们。”

    朱哲早就知道刘泽文在工作上并不很好,惰性比较重。老是到基层要这要那,在干部中反映不是很好。

    “泽文,李主任在事前请示了我,这个方案也是经过了我同意的。在当前这种情况下,这种*提拔干部的方式势在必行。我相信你今后会更出色,得到大家的推荐。”

    刘泽文并不答应。“朱县长,我就不理解,为什么李主任非要在我提拔的时候就来个改革?”

    朱哲本想安慰一下刘泽文,听了他的话,只好说“泽文,请你自己认真想一想,凭良心说话,你跟萧如峰两个人,在工作上哪个更优秀?”

    刘泽文说“萧如峰。”

    “既然这样,你就不必说什么了,他比你优秀,那就提他。干部工作又不是请客吃饭,还讲什么人情?你以为按进来的年限提拔就公平?那也不公平,能力上没有分别嘛,大家都按顺序来,那工作还有什么干头?大家都靠在那里等就是了。不错,办公室这次是搞了变革,今后,我们县政府办公室在提拔干部上都得用这种方式,再不许搞论资排辈了。”

    刘泽文怏怏地回到了办公室。

    裴志海与刘泽文同一年进入政府办公室,如果论资排辈,这次他也是候选人之一,但是搞*推荐,他就一点希望都没有了。

    “泽文,怎么样?”

    “还能怎么样,朱县长说,这是经过他同意的。志海,你说还有什么办法没有?”

    “那就没办法了。算了,泽文,我们争取下一次吧。”

    “也只好这样了,只是我把李主任也得罪了。”

    “那不要紧,李主任是个不记仇的人,他不会往心里去的。你放心好了。”

    社会上有一些传闻,说现在的干部提拔如何如何,又是说那个人工作能力很差被提到哪个重要岗位上,又是说谁谁一个二百五式的人物当了个局长。其实,这种“阿斗式”人物任职的现象在一些并不重要的部门和岗位也许存在,但在一些重要岗位上却很少。

    道理非常简单,一个乡镇的书记、镇长和一个部门的一把手。在县里是举足轻重的,人员没选好,就等于在找领导自己的麻烦。税收任务完成不了,农民收入上不去,干部教师的工资不能及时到位。今天这里上访,明天那里告状,这边为了祖坟的事宗族之间打架,那边为了山林问题村与村之间又起纠纷,把县里的领导弄得像救火队员一样,心烦意乱。从小处说,这样会连当官的好心情也没有了。从大处说,这是在拿自己的政治前途开玩笑,只要有理想有抱负想干出点成绩的人,又有哪个领导会开这样的玩笑呢。这就好像是学校选班主任一样,校长是慎重的,一定要选负责任有能力有经验的人去担任。班主任没选好,班级乱了。学校领导就要多cao心多费心,学校的整体工作就上不去,成绩就得不到提高。一个班级尚且如此,一个乡镇、一个部门就更不用说了。

    当然,照顾性的提拔也有,比如说有的同志在领导身边工作时间长了,因为能力原因,一直没有得到提拔。领导换了一茬又一茬,他却依旧原地踏步。最后,领导考虑这个人也快退了,往往会给个副科或者正科的待遇享受。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在一些大的部门工作,平衡来平衡去,单位的人都提拔了,只剩下极少数能力差一点的。最后也会提拔到一个岗位,不过,肯定不是要害部门的岗位去。

    萧如峰成了这些年来县政府办提拔起来的最年轻的副科级秘书。在山南农业大学的时候,萧如峰就拿到了硕士学位。勤快、谦虚、好学,接受能力强,是他最大的特点。在县政府办,谁都喜欢这个年轻人。

    年后分工时,分管农业的文经传副县长点名要萧如峰跟他这条线。

    “厚明,今年让如峰跟我吧。”

    “这个…”李厚明犹豫了一下“文县长,说真的,好几位领导都打过招呼了呢。”李厚明觉得有点为难。

    “厚明,这个我不管,我年纪也大了。老头子一个,马上就要退到二线。老头子摆摆资格,如果是朱县长要他,那我没说的;别的副县长,我可就不让了。”

    “文县长,我尽量吧。”

    结果李厚明找到另外两位副县长一个个解释了之后,萧如峰才跟了文副县长。

    不到一个月,文副县就对萧如峰大加赞赏。在各个场合夸赞萧如峰“如峰这年轻人真是不错,将来一定会很有前途的。”

    有一次还在组织部长马克文面前夸他。

    “老马,这个年轻人真是优秀,勤快、谦虚、好学,接受能力强。安排一项工作,马上就能落实到位,并且落实得比一般人好,有办法,点子多。不错,真的不错。”

    “文县长,你这叫做强将手下无弱兵。如峰的名字,我多次听人提起过。是不错,年轻,有能力。”

    “呵呵,老马,那以后可得重点培养培养。”

    俗话说“年龄是个宝,文凭少不了。”这两个条件萧如峰都具备了,加上工作十分出色。提拔不到半年,县委组织部就把他当做优秀的后备干部重点培养。

    转眼,就到九月份,一年的工作又过去了大半。

    一天下乡,文副县长在车上对萧如峰说“如峰,有机会去乡镇锻炼锻炼。你还年轻,现在也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了。原来又跟过分管工业的任副县长,现在跟着我对农业上的工作也多少有了清楚的了解。工业和农业是我们乡镇的两大主要工作,你在工作上也可以算是个行家。不过,在县政府办毕竟只是纸上谈兵,到了乡镇可就是真刀真枪地干了。”

    “谢谢您的关心!我听从组织的安排,如果能去乡镇工作,我一定努力干好。”

    “那就看机会吧,你这样的人才不到乡镇去锻炼,实在是可惜了。有机会我会尽力推荐你下去,我先找时间与马克文部长沟通沟通。”

    说起来好像随随便便,但萧如峰知道,文副县长其实是在征求自己的意见,也许再过不久就要动干部了。

    果然,十二月一过,刚刚进入元月份,萧如峰就被下派到自己的老家绿水镇担任镇党委副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