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5:铁血文明_第五节碧蓝的湖畔抢工决水的烈焰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节碧蓝的湖畔抢工决水的烈焰轰 (第5/5页)

够?”嬴政低声问了一句。

    “君上,”郑国粗重喘息着“李三郎还都了?”

    “对。我向他借粮,他问我要钱。”

    “李三郎能否不走?”

    “河渠令何意?”

    “呀!秦王当真不知么?”郑国有些着急“李冰这个三公子,工技之能比那个二郎还强,只是水中本事不如二郎,若有李三郎帮衬老夫,大料工程无差!”

    “好!只要前辈张口,我对李涣说。”

    “天也!王怕老夫容不得三郎?”

    “水家多规矩,我得小心也。”年青的秦王笑了。

    李斯一步过来:“君上,郑老令最是服膺李冰父子了。”

    “好!天意也。”嬴政双手猛然一拍“李涣何在?”

    “臣在!”白花花人群中,一个粗布短衫的黝黑汉子大步走了过来。

    “你是,三郎…”郑国愣怔地端详着。

    “郑伯不识我,我却见过郑伯。”黝黑汉子对着郑国深深一躬。

    “噢?你见过老夫?”

    “三郎五岁那年,郑伯入蜀,在岷江岸边挥着探水铁尺与家父嚷嚷。”

    “啊!想起来也!小子果然少年才俊,好记性!”

    “郑伯,家父弥留之际还在念叨你。他说,身后水家胜我者,唯郑国也。”

    “李冰老哥哥,郑国惭愧也!”骤然之间,郑国两行老泪夺眶而出“目下秦王也在,这话能说了。当年老夫入蜀,本来是助你老父修造都江堰去的。不期韩王派密使急急追到老夫,指斥老夫不救韩国反助秦国,是叛邦灭族之罪。也是老夫对秦韩内情浑然不知,只知报国为大,便有意与你父争执分水走向,以‘工见不同,无以合力’为由头,回了韩国。而今想来,一场噩梦也…”

    “老令无须自责。”嬴政高声道“我看诸子百家,水农医三家最具天下胸襟。李冰、郑国、许行、扁鹊,哪一个不是追着灾害走列国,何方有难居何方!与公等如此胸襟相比,嬴政的逐客令才是笑柄!秦国朝野,永为鉴戒。”

    “秦王,言重也!”郑国悚然动容了。

    “老伯,”黝黑精瘦的李涣连忙变回了话题“秦王要我一起来看看泾水河渠,我便跟了来。晚辈已经看过了中山引水口与三十里瓠口,其选址之妙,施工之精,教人至为感叹。三郎恭贺郑伯成不世之功,泾水河渠,天下第一渠也!”

    “泾水河渠规制小,不如都江堰。”郑国连连摇头。

    “不!都江堰治涝,泾水河渠治旱,功效不同,不能比大小。”

    “好!不说了。”郑国转身一拱手“君上,有三郎襄助,或可与上天一争。”

    “老令万岁!”满场一声高呼,精神陡然振作。

    嬴政对着郑国深深一躬:“老令一言,政没齿不忘。”转身对臣工人群一挥手“大决泾水,夏种成渠,可有异议?”

    “没有——!”所有人都可着牛劲吼出一声。

    “好!河渠抢工,要在统筹。本王决意重新整纳河渠人事,以利号令统一。”

    “臣等无异议!”

    “长史宣书。”

    王绾踏上一方大石,展开一卷竹简高声念诵:“秦王特书:河渠事急,重新整纳职事如左:其一,擢升河渠丞李斯为客卿,总揽军民各方,统筹决战泾水;其二,郑国仍领河渠令官署,总掌泾水河渠施工;其三,擢升李涣为中大夫兼领河渠丞,襄助河渠署一应事务;其四,擢升下邽县令毕元为内史郡郡守,统领关中民力决战四百里干渠!本王行营驻跸瓠口,决意与秦国臣民戮力同心,大决泾水!此书。大秦王嬴政十二年春。”

    片刻寂静,峡谷中突然腾起一阵秦王万岁的震天呐喊。

    李斯郑国等人的领书谢恩之声,完全被呼啸的声狼淹没了。

    这些吏员工将军最是粗朴厚重不尚空谈,平日远离国府王城,许多人甚至连秦王都没见过。今日泾水瓠口的治水朝会,教他们实实在在地亲自感知了这位年青秦王的风采。秦王说理之透彻,决事之明锐,勇气之超常,胸襟之开阔,对臣下之亲和,无一不使这些实务吏员与亭长乡长里长们感慨万端。然则,更要紧的还是,这些实务吏员们看到了秦王决战泾水的胆魄,看到了秦王不拘一格大胆简拔能事干员的魄力。有李斯、郑国、李涣、下邽县令这些毫无贵胄靠山而只有一身本事的干员重用在前,便会有我等事功之臣的出路在后!多难兴邦,危局建功,这是所有能事之士的人生之路。既入仕途,谁不渴望凭着功劳步步晋升?然则,能者有志,还得看君王国府是否清明,是否真正地论才任事论功晋升,君王国府昏聩乱政,能事布衣纵有千般才能万般功劳,也是白说,甚或适得其反。这些实务吏员们,十有八九都是山东六国士子,当初过江之鲫一般来到秦国,图的便是伸展抱负寻觅出路。多年勤奋,他们终于在秦国站稳了根基,进入了最能展现实际才干的实务官署。可就在此时,有了那个突兀怪诞的逐客令,他们竟被莫名其妙地一杆子打出了秦国。那时候,这些实务吏员们真是绝望了,要不是蒙恬王翦一班大将,将他们拦阻屯扎在桃林高地的秘密峡谷,又不断传送变化消息,不知有多少人当时便要自裁了。唯其如此,实务吏员们对这个年青的秦王是疑惑的,捉摸不定的,甚至在内心是不相信的。然则,今日亲见诸般事体,亲耳听到了秦王对逐客令的斥责,谁能不怦然心动,谁能不意气勃发?

    年青的秦王向李斯肃然一躬:“秦国上下,悉听客卿调遣。”

    “君上…”

    李斯喉头一哽,慨然拱手,转身大步跨上一方大石,盈眶泪水已经化成灼热的火焰:“诸位同僚,秦王以举国重任相托我等,孰能不效命报国!秦人与天争路,泾水河渠大战,自今夜伊始!本卿第一道号令:目下臣工三分,经济十署一方,合议河渠外围事务;全部县令工将军一方,合议民力重新部署;河渠署一方,合议诸般施工难点与工匠配置。本官先行交接河渠署事务,一个时辰后三方合一,重新决断大局部署。天亮之前,全部赶回营盘。明日正午,河渠全线开战!”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一声秦誓震荡峡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