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游侠传_第四章新式武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新式武器 (第2/7页)

人出阁前,乃是江陵凤凰渡邓氏的独女。”

    徐庶恍悟:“原来如此。”心:“难怪你们要着急。”

    江陵本地有三大最著名的豪门,凤凰渡邓氏列名首席,其地位影响与桓氏在长沙,蒯氏在襄阳一般无二。邓氏与刘表、蔡瑁的势力渊源甚深,荆州大部分战船,都是交由邓家船行制造。

    我道:“军师,就把韩都尉借给殷兄半年吧?”

    殷浩双手一挑大拇指:“看看,还是飞帅仁义。”

    徐庶原本也是把这人情让我做,故意又了一,才道:“主公既然发话,殷兄伉俪又如此仗义,庶自无疑议。”

    殷氏夫妇大喜。

    桓阶颇为奇怪,道:“殷兄,我们现在也不是外人了,我知道,你要借韩暨大人,为了什么啊?”

    殷浩道:“呵呵,韩都尉近日指导我手下造船师,多有奇,什么连发船弩、飞行踏板、水下铁鼓,尤其是那巨锤拍竿,威力无比,令人眼界大开,叹服不已。我夫妇欲借用他神技巧思,多加创制,他日我殷家所制的战船,必能压倒吴郡顾氏,独步江南,称雄五湖,成为天下最好的水战利器。”

    我和徐庶都是心中暗喜:“韩暨的研究大有收获,竟连这两位见多识广的战船专家也动了心。”

    桓阶道:“殷兄果然精明,这笔生意还是你大赚。”

    殷浩大笑一声:“徐军师的算盘比愚夫妇更加精明,本来这一笔是要略亏一些的,幸得飞帅大度,我才能稍稍赚那么一点点。”夫妇俩左右一分,道:“飞帅,各位,请去敝府上坐,前日有刚从江东来的极好茶饼,还要请诸位赏鉴。”

    我欣然道:“殷兄所烹之茶,我是一定要细品的。”

    建安六年四月二十三日,长沙军进驻油口(今湖北公安县北)。

    在进驻油口的当天,我得到确切的消息:江东周瑜军已于前一日袭破江陵内城,生俘守将王威以下大小将领二十七人,守军大部投降。

    新雨之后,迎面吹来阵阵的轻风,独自蹲坐在殷氏船坞附近的一处小小的高坡之上,鼻息间飘过一股淡淡的泥土气息,身心俱爽。

    “主公,上船了。”

    “主公,…”

    懒洋洋地看着那高大舰船中兴高采烈的人们,我心里叹息一声,来油口近十日,难得遇到如此的好天,不能在岸边捕蜂捉萤,寻花戏蝶,却要去跟一帮手下去江上试舰,实在是扫兴。

    坡下走上两个人,前面是徐庶,后面那个神色木讷,一身黑色粗布衣裤,乃是我军的将作都尉韩暨。

    我只好站起来,徐庶也还罢了,韩暨却很敏感,这人可是现在我长沙最贵重的物品,半年的价值就是一支重型水师。

    别让他误我对他最得意的发明一无兴趣,那可就触大忌了。

    虽然我对他的发明的确没太大兴趣。

    徐庶步履轻快,不一儿就到了我身边,韩暨却脚步迟钝,深一脚浅一脚的,路上稀滑,让人怀疑他是不是马上就摔倒在地,滚下山坡。

    好不容易等他挨到近前,我急忙扶住他,道:“韩兄,你上来做甚?”

    韩暨喘了几口气,挥袖抹抹嘴边的口沫,道:“主公,为了今日试舰,我昨日督查工匠们连夜赶制,前造出了两架主公所要之物,果然神奇。”

    我道:“哦,在哪里?让我先看看。”

    韩暨又喘了两口气,咽口唾液:“在楼船之上。”

    “嗯?好,我们下去。”我瞪了他一眼,发现他正老实恳切地对徐庶挤眼睛。

    其实乘坐这种四千石级别的重舰在长江之上巡视兜风,是长沙所有将士期待已久的心愿。荆州、江东、西川、长沙,这南方的四大势力,惟有我们没有载重四千石以上的重型楼船,一是没钱,二是没用,所以一直没有定制。现在有殷氏免费馈赠的这巨舰,人人都是兴奋异常。

    徐庶道:“主公勿虑,周瑜虽抢先占了江陵,却不比我们好受。我刚接到襄阳阿西送出的加急讯鸽,刘表已令蒯越为主将,集中了襄阳几乎所有能打仗的官武将,引精兵三万,要他不惜一切代价,复夺江陵,还任命他兄长蒯良为大军的资军校尉,坐镇麦城,总揽所有的军需后勤之用。刘表这已经是倾力而为了。反观孙氏,至今尚无一路江东的援军赶到。呵呵,这对我们是非常很有利的,任他周郎有通天本领,士元再能妙手规划,没有援军,他们在江陵就无所施展。我已令阿叙和君宇先行潜赴入城,联络汉升先生,伺机起事。殷兄此时赠送我们的这几艘楼船,对我们帮助极大,我们先在江中演练,尽快熟悉船性。”

    我点一点头,还是徐庶明白我心事。要不能夺回江陵,我要这战舰有屁的用处。

    “孙权怎么到现在还不派大军来援?难道他欲得江夏之心更甚于江陵?不可能啊!”百思不解,我问徐庶:“江东水军要来江陵,非要从江夏城里穿过么?”

    徐庶笑了:“主公真开玩笑,要那样,周瑜是怎么过来的?他伪装再巧妙,但数千大军,怎么也不能从黄祖眼皮下过去。要到江陵,有好几条水道可越过江夏,甚至有的支道离江夏很远。”

    我脸一红,我是到现代的城市分布,长江是贯穿武汉而去的,却忘了古代三国时期的水道经行路线和现代大不相同。

    徐庶道:“我也一直不太解,虽然是逆流而上,但以江东水军的训练有素,现在怎么也该有一支援军的先行部队赶到了。至今未见,实在意外。”他脸色慢慢改变,眼睛里似乎有点异光闪现。

    “昨日在殷兄家里,我听说了一个江东的传闻,关于孙氏兄弟和周瑜…也许与此有关。”

    楼船船舷上伸出好几块宽厚的长板,直接支到岸边,斜斜插入竖立泥地中甚深的铁制嵌板之内,非常稳定。

    我们三人从其中的一块踏板登上舰体。

    我随意一扫,发现这楼船居然有四层木楼,个船体突出极高,目测一下,最高处离水面不下十七、八米,比甘宁的大船还高了一倍,大了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